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9-10 10:30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g& E3 B4 G0 X' @1 t1 m5 X# b
. x$ @/ Y/ P" D+ ^0 Rtvb now,tvbnow,bttvb【讀書好】朱凱廸不是票王,他是一場運動+ X7 T+ n+ H9 ~$ k: |" P- Y: G+ V
# T; F& k7 b) a" ^* C% g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7 K* }, g# ]0 k& C
5.39.217.76$ g, r5 c! E" Q6 c( g
2 p2 }$ ?- m3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朱凱廸在新界西北踏實做事,真正「自己社區自己救」,而不是純粹作倡議者。5.39.217.76- e, B, K1 w4 C% ]/ Y& }
公仔箱論壇1 g: g8 ]& b. L, N! S! I4 L5 g
九月四日立法會選舉,充滿激情,市民排隊幾小時為投一票,「左膠」朱凱廸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勝出成為新西票王,宣告小眾的生活革命走進主流。最近一套法國紀錄片《自己地球自己救》在港上映,此片原名《明天》,由法國兩位影人Cyril Dion、Melanie Laurent聯合導演,榮獲法國凱撤獎的最佳紀錄片獎,之後出版同名書本及繪本。這套紀錄片告訴大家「朱凱迪現象」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 v5 Q# S# ?2 I6 j( h! xtvb now,tvbnow,bttvb
$ D" }" ?' \9 t+ u, w5.39.217.76兩位導演走遍歐美、亞洲,介紹各地人民在金融海嘯後「自力救濟」的故事,內容精采,趣味十足,他說出一個道理,就是與其埋怨「港豬」,咒駡官紳黑商勾結,不如自己社區自己救。此片分能源、經濟、政治、工農、交通、教育各章。導演去到美國破落汽車城底特律及法國市郊迷你農場,介紹這些城市有機種植農場,大家平時忽視認為只不過是「農青」小玩意,但導演發現城市農業竟然比機械化大農場更具經濟效益;而城市垃圾運往市郊邊緣地區變為堆肥更是雙贏。又例如英國小社區自己發行鈔票,確保利潤回到小商戶手上,對抗大集團,冰島人在2008年經濟崩潰後由下而上商議改革失效的民主制度,芬蘭人展開了持續的教育改革,做到真正的平等教育。這些故事激勵人心,有些在香港又似曾相識,原來這不就是近十年由朱凱廸、蔡芷筠、陳景輝、卓佳佳等「左膠」,從天星皇后保育硂八十後反高鐵運動、創辦《獨立媒體》、菜園村保育、馬寶寶農莊、復耕運動、撐小店運動、反東北發展一路走到今天的故事,這過程所積累的人,成為朱凱廸競選班底,核心支持者,一路滾雪球。有人認為他吸引了「文青」,其實不是,正因為他是踏實地在新界西北實踐「自己社區自己救」,而不是純粹作為倡議者存在,所以支持者反而很多是街坊、普通市民,單靠文青何來八萬多票。 ' J9 `" n: r# f
3 m' G% J! X- V2 r- N1 l4 K$ Z jtvb now,tvbnow,bttvb後物質主義生活
( Y9 N8 F( N5 @# K3 @9 w# z5 S J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J' C4 ]0 g; S
2010年出版《站在蛋的一邊:香港八十後》一書,分析朱凱廸當年反高鐵運動,編者鄺穎萱說:「八十後反高鐵青年要衝擊官方發展是硬道理的意識形態,由保衞皇后、天星碼頭開始,這種重視歷史與人文保育的社運背後,是挑戰八十年代以來經濟發展及規劃主導的模式,當年用運輸基建帶動社區發展,製造出天水圍、將軍澳等無煙城市,社區變成無數商場,區內除了低技術服務業,沒有其他經濟活動可言。本土保育運動的意義遠不止於保留一座碼頭,一個牌匾,而是一種價值,以人為本,以社區為本,重視歷史文脈的發展觀。」八十後反高鐵是宣示一種新的香港生活態度,打破獅子山下一代所遵從的麥理浩時代發展觀:以大建設、鐵路、新市鎮開發為主軸,朱凱廸帶動的是一場生活革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l- b& `# k: ?8 l: ^
0 Z5 ?3 L3 r' Y% G" R* K; Q2014年出版《革你小命:DIY創意生活》一書,介紹香港另類的自主生活方式,我在序言中寫道:「這幾年這場生活上的小革命,由小眾開始,正在逐漸擴散開去,影響更多人投身DIY自主生活,核心價值是打破資本壟斷,用創新方式重塑生活。」這些十年來努力改革香港的邊緣小眾,你叫他們「左膠」、「環保撚」、「文青」、「農青」也好,終於等到了2016雨傘運動這機會,走入主流:「自己XX自己救」、「命運自主」叫得響亮,無疑這場運動在政治上沒有短期成果,左膠們被口誅筆伐,但佔領區七十九天的生活實踐,是真正觸動到人心。最後在選舉開花。 `& C8 G% S# p. x. p& e1 X1 S$ L
5.39.217.76$ X9 Y% K& p4 n% H4 e& h0 I
2007年8月1日,梁文道在皇后清場前夕,寫了封公開信給林鄭月娥:「人固然可以推倒歷史的遺物,但人終究會被歷史埋葬,在你推倒皇后碼頭那一刻,就是我們說再見的時候了。而時間,始終是站在我們這一邊。」下個月當朱凱廸宣誓成為議員那一刻,林鄭又會否記起當日在皇后碼頭對峙的這位年輕人?又會否想到十年前再見之後,還有再會之時! e, U" |; I$ h; Y, v8 ]7 _2 \
7 D( I7 K% r; x0 _# t公仔箱論壇時間,始終是站在朱凱廸的一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