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 偽本土 扮港獨5.39.217.768 p. w' |8 J7 G
1 J+ T* U" ]! v3 S5.39.217.76
1 N" A5 S Q+ T$ Q) y4 I' c; Ttvb now,tvbnow,bttvb九月三日,《成報》頭版文章以「青年新政扮港獨」為題,指出這個所謂本土政團,佯與當局為敵,實獲當局扶持,與中共駐港辦公室、《大公報》、紅色政客劉迺強等,關係萬縷千絲,負責削弱民主派。這樣的評論,見於親共報紙,格外觸目。5.39.217.765 i' x$ p- S' w5 i5 f: Y' |6 K
公仔箱論壇! B8 I) J4 z+ t& p5 u- d$ B
公仔箱論壇" X/ U5 U' @. H7 G6 e! F
tvb now,tvbnow,bttvb6 l/ ?/ _) w5 L# ~% r, A& I+ c- K
香港那些所謂本土派,如熱血公民,如青年新政,如本土民主前線,憑「打倒共產黨」之類口號,博得「激進」聲譽,然後以「激進」姿態,不斷鋤擊民主派,反覆申言:「民主派與土共政府沆瀣一氣,不先剿滅,何以抗共?是之謂先安內,後攘外也。」所以,立法會選舉期間,本土民主前線領袖黃台仰毫不諱言:「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搶奪民主派選票!」這樣的先安內故事,史書上並不罕見。5.39.217.76- s( u& R* E% p& S) g
' e( t% i; O. E.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1 \5 A9 N6 `! I# h: c
# O# W! t! x! I- X/ e& X5.39.217.76春秋末年,越王句踐蓄意亡吳,只恨吳國重臣伍子胥屢沮其計,就重賂吳王嬖幸太宰嚭,教他誣陷伍子胥,向吳王說:「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外倚諸侯(勾結外國),願王早圖之。」吳王夫差於是賜伍子胥屬鏤之劍,着令自殺,結果吳國為句踐所滅(《史記》卷六十六)。今天本土派之毀民主派,和當年太宰嚭之毀伍子胥,如出一轍。
% K; f" U N7 N/ U) u/ Y
` \3 n" |5 @$ l8 \# b" N/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t) ?& k- a. J" r* ]3 _. I7 N7 ]* _8 l% E8 N0 [3 A7 L1 w
《韓非子》卷十也有一個故事:西周鄭桓公欲吞鄶國,先把鄶國忠臣姓名一一記錄,再在各人名下寫上官爵之封,良田之贈,作盟書狀,隆重埋於城外。鄶君中計,「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隨即出兵,滅鄶而還。今年七月,中共港澳辦公室主任王光亞突然稱民主派為「治港體制的一部分」,又自言「私下有和民主派見面」,這無疑是師鄭桓公故智。熱血公民國師陳雲還怕港人不明白,為王光亞作鄭箋:「謎底揭開:民主派親共,屬治港體制。」
& B1 |( n, \9 @4 ~ f- U. @) Z5.39.217.76
4 } h$ v5 G' ]: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H3 ^' T! `# l
8 ?6 ^2 ` k) W( W2 M0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去三年,我多番披露當今鄭桓公之謀,數說香港太宰嚭之奸,對本土派幾乎是孤軍作戰。有讀者愛我,賜函相勸:「熱血公民勢力龐大,對梁國雄、梁家傑等民主派人物之攻訐,壓地遮天。先生屢犯其鋒,不可不妨。」我這才知道,他們連民主派之中最激進的梁國雄,都不放過。孟子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攻訐且由他們攻訐。% @, ?, e B0 G, S
' M" O/ B2 `; {; ]( L(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D# ]9 M, q: H/ e8 n0 O3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V9 x4 a) M4 ^$ o5 F B
又有朋友最近賜函相告:「熱血公民教主黃毓民公開與先生絕交。」這倒令我有點愕然。黃毓民曾對我笑言:「我和曾鈺成,政見儘管不同,卻是好朋友。」他連共產黨徒都可以交往,怎麼竟然絕我交誼?這裏且借後漢朱穆《與劉伯宗絕交詩》,敬贈黃毓民:「北山有鴟,不潔其翼,饕餮貪污,臭腐是食,長鳴呼鳳,謂鳳無德。鳳之所趨,與子異域。永從此訣,各自努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Z9 Z7 S4 z3 n0 g! b' n
7 r8 K" K/ s! P' r. l公仔箱論壇& X9 I8 M1 s# `! u/ ~" ^
& [) ~: R1 a1 y0 j
三十年前,一位朋友報上贈詩,說我「抗共路上,荷戈獨往」。今天,我還是那樣獨往獨來,只是許多人都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