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裹蒸粽」 幾多故土情
' T. l( M4 z$ l: \
! Y3 u& V. s4 w3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b- G/ j) j1 O3 n
又到一年端午節,有遠在海外的華人朋友早早規劃好,於節前千里迢迢地趕回故鄉,專程在這個重要節日與仍留在中國的家人團聚。當一大家子圍桌而坐,齊齊動手,熱熱鬧鬧地共同裹上一大鍋粽子,再準備些應景的艾草糍粑、鹹蛋或者茶葉蛋,食物的香味四處飄散,濃濃的親情也滿屋氤氳。- L0 E; G% Z1 z: H! G4 Y
' i! u' \" u" [2 O& i1 z公仔箱論壇當年北宋詞人柳三變名播天下,民間曾有「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之說。其實過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對華人社會影響之廣泛,絲毫不亞於柳三變詞作之於彼時中國的城鄉百姓,而其淵源無疑更為深遠,內涵也無疑更為豐富深刻。
% F) i2 I Y, C6 ?9 s/ L3 @7 r5.39.217.76) B, Y! j+ N* _$ _
千載歲月悠悠而逝,粽子在中華民族的歷代傳承中,早已成了端午節必備之物。最初人們用它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後來逐漸變成了美味的大眾應節食品。
! T% h3 s1 G3 c$ k3 X( I5.39.217.76
. m* B# F7 {2 [, J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盡管現代社會節奏一天快過一天,如今的人們已經很少保持自家包粽子應節的習俗了,然而許多中老年華人的記憶之中,依然深藏著兒時家中長輩在廚間淘糯米、備方肉、剝花生、洗粽葉的忙碌身影。
) k, c1 _1 e* _/ T2 n X9 P% L6 I5 j4 v1 q
等這些包粽子的食材都準備好了,搬個小板凳坐在父母膝前,看他們將碧綠的粽葉折成漏斗狀,再將糯米、方肉、花生、鹹蛋黃等物依次填入、壓實,用細細的麻繩緊緊地捆好,再放入鍋中蒸煮——每一道手工程序,都洋溢著踏實的生活滋味,而親人們在手腳不停的勞作間隙透過粽香相視而歡的場景,哪怕過了多少年之後,回味起來,依然是如此溫馨親切。
1 ]+ E; v5 z4 g. [9 p5.39.217.76
) b5 s3 |; V( ^/ r6 S當今社會的物質供應比起十幾、二十幾年前不知豐富多少倍,人們生活的便利程度也不知提高了多少。中國國內就不必說了,就算在海外不少華人聚居的地方,即便非年非節,想吃粽子也不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然而超市販售或者網絡訂購的粽子,不少味道雖然不錯,許多人卻始終吃不出那份獨特的「家的味道」。tvb now,tvbnow,bttvb5 z# S4 \9 |" [& s7 }8 o5 x6 `
5.39.217.76: h: H, X t! b7 T- o4 G
這不單是因為每家每戶自己包的粽子,配料與做法各異其趣,更在於一直深藏於各自記憶之中的那個「最好吃的粽子」,含有對個人來說獨沽一味的最關鍵食材——親情。
$ I) d& R- Y" O$ Ntvb now,tvbnow,bttvb
$ d E" C3 o2 K+ s這種親情,不單是長輩對晚輩單向的關愛與付出,更包含兩代人之間的親密互動:在共同的家庭勞作中,共同構築美好的「合作」時光。
7 c1 o3 M9 Q: _, y8 Wtvb now,tvbnow,bttvb
- W, k& E: E2 Q* r+ g7 x9 B親人之間,尤其是親子之間的情感培育與鞏固,最需要這樣令人回味的互動。這或許也是華人為何如此鍾情美食,又如此享受家庭聚餐樂趣的秘密。
: [4 ~# {& b! v
! O+ O# \9 t9 r8 W% d! _9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而對那些鄉情難捨的遊子來說,「家的味道」有著更為特別的意義。就算去國離鄉再久、漂泊得再遠,那一口「母親牌」裹蒸粽的香味,也總會牢牢地印在心裏,牽起對故鄉、對親人的深深思念。
8 @: K: B9 @& Z& P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G) r& ^) D( B) s8 }, g
現時不少家長常常憂心與子女關係的疏離,對如何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束手無策。還有許多身處世界各地的華人朋友,擔心遠離故國,自己的下一輩漸漸淡漠了那份血脈中的中華情,其實這小小一隻端午節的裹蒸粽,已經傳遞了如此濃厚的故土鄉情,告訴了我們許多有關華人家庭的愛的密碼。有心人不妨試試以「家的味道」這塊「他山之石」,去想法獲取親密親子關係的「寶玉」。君不聞:「想留住他(她)的心,先設法留住他(她)的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