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電/回顧台灣這20年來朝野對立的一頁民主內戰滄桑史,說來諷刺,翁啟惠竟然難得地成為藍綠放下惡鬥慣性的公約數,不分國民黨與民進黨,都一致譴責翁啟惠在浩鼎案的角色,以及他處理浩鼎案風暴時種種荒腔走板的舉措,並一致要求翁啟惠主動請辭下台,為形象重傷的“中研院”留一點顏面。
' J' t7 Q: y9 V' I; t9 @$ ?5.39.217.76
! v8 N6 }5 b" e# n8 a5.39.217.76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然而,在藍綠與主流民意齊聲一致要求翁啟惠下台的此際,翁啟惠日前向馬英九報告時,不但未主動向馬英九請辭,還踰越分際拋出不知所雲的“提前交接”,欲轉移外界要他辭職下台的焦點,甚至以“偵查不公開”為理由企圖迴避“立法院”質詢,簡直把“中研院”長的尊嚴當兒戲。 tvb now,tvbnow,bttvb: h3 \" B; ~+ u' [* @$ U$ e
3 k, n( t: t2 W7 F! R8 A1 i5.39.217.76
F( O$ R6 M9 C1 ]0 \ T& ?5 \tvb now,tvbnow,bttvb 除了翁啟惠外,另一個行為可議、讓人難以尊敬的則是“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中研院”從最高的學術殿堂,於今光環折損、尊嚴掃地,李遠哲要負極大責任。李遠哲在2006年卸任院長時,即不顧自肥議論,無視利益迴避,主導“中研院”修改內規,讓特聘學者得不受70歲退休之限制,使當時年屆70的李遠哲繼續以“特聘研究員”身分,每月領50萬元高薪,比他擔任院長時還高,也超過“總統”薪水。 5.39.217.762 T. r7 w! d; z$ @
9 M6 x' r9 k# `% A, |! G) j
而在翁啟惠涉入浩鼎案、各界要求翁啟惠下台後,在新院長人事上,李遠哲又再度堂而皇之地重演踐踏“中研院”傳統與內規的惡質手法,主導修改遴選辦法,引發為自己屬意人馬量身訂做的質疑。這種種舉措不僅在道德上有虧,在民主國家,都是極其離譜、不可思議的事。
, ~1 j8 _1 o: |& s5.39.217.76
3 m+ w* M) ^1 d 翁啟惠與李遠哲兩人都該好好讀讀顧炎武寫的〈廉恥〉:“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翁啟惠在浩鼎案給人“無所不取”的惡劣觀感,李遠哲為一己私利權欲,屢屢枉顧程序正義、量身訂做地修改內規,這種“無所不為”的作風,更是“中研院”“向下沉淪”的始作俑者。
0 W4 p6 B9 a! l) ~8 u. F5.39.217.76
. Z+ u9 f$ {% H4 U; }; k" v0 G2 R 兩人更該好好想想另一位前“中研院”院長吳大猷曾說的話:“知識分子最應具備骨格。”兩人不要應了顧炎武所言“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不要成為吳大猷口中那種“睜眼說瞎話”、“最讓人看不起的人”。為了捍衛“中研院”的聲譽、骨格,翁啟惠必須知所進退,李遠哲必須知所節制。不過,以二人只問權力與利益的為人處事作風,令人不敢奢望,那麼,社會輿論與民意機關就應該加強監督與批判力道,“中研院”被二人踐踏後的爛攤子,朝野、輿論、檢調應聯手整治。& P0 z/ _# X$ \4 H
公仔箱論壇" @, c1 d: ]1 t5 A+ j5 _
於檢調及輿論,浩鼎案如滾雪球般擴大,翁啟惠已列被告,其涉案情節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拼圖一隅,追求真相的子彈仍應繼續飛,務必勿枉勿縱、還原事實。於“國會”,“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將再度邀請翁啟惠對浩鼎案做說明,翁若藉故請假,務必強硬要求他不得請假,悍然不辭的翁啟惠仍是院長,就有義務到“立法院”報告說明,接受質詢。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k: U* ?' F- X. g5 q. [+ [" E
) d, N! g3 [4 P! R' B3 ytvb now,tvbnow,bttvb 若翁啟惠到“立法院”備詢,朝野都應加大力道監督,莫重演4月18日教委會“軟趴趴”質詢的笑話,先放話“用力監督”,但等到翁啟惠到了“立法院”,民進黨“立委”的質詢表現得像是同情的護航,連應為監督主力的國民黨,竟有11位國民黨“立委”登記未到,登台質詢的國民黨“立委”也沒有火力,致教委會虎頭蛇尾地草草結束,招引國民黨放水的譏嘲與質疑。朝野既然齊聲批判翁啟惠,就請做足功課、用心質詢,特別是國民黨,不要再自失監督立場,讓人看破手腳。
; X7 k. X0 ~9 U0 D7 y+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U0 l9 q$ e
於馬英九,以目前看來,對翁啟惠的道德呼籲恐難奏效,於今之計,離卸任不到1個月的馬英九也只有退回新院長名單,或者把名單留給蔡英文圈選一途。也就是讓新“總統”去決定“中研院”新院長的人事。而於蔡英文準“總統”,就請審慎決定,未來“中研院”人選的好壞,蔡英文必須承擔完全責任。
- D9 R* z: v% x- c, w; a$ W- v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A! S; C0 u+ |# b& b2 Z
除了“中研院”長的人事決定外,蔡英文領導的新政府更有責任改革“中研院”,打破李遠哲長期介入下,“中研院”出現的政脈、金脈、學脈聚頂扭曲的亂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力促“中研院”的透明化,要建立有力的內部監督及客觀的外部審議機制,打破院長隻手遮天、前院長黑手伸入的寡頭權力現象。 tvb now,tvbnow,bttvb7 Z8 [6 c+ D- z! J/ N
/ T$ }4 h4 v, H8 W% R$ x
多管齊下,子彈齊飛,才能喚回“中研院”骨格,重建社會對“中研院”的信心與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