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鋼筒向外移達7米 路政署稱結構安全 但會請專家調查公仔箱論壇- m# w6 g7 k2 m
; e) j9 b; v% H" e
5.39.217.76, L7 X' ?' F5 ^
5.39.217.76) l2 k' W6 ]4 _: k: O
早前港珠澳大橋的人工島再被揭發出現移位。路政署署長劉家強今日召開記者會回應事件,承認人工島下的85個鋼筒中,有22個移位三米或以上,最多的移位幅度達七米。路政署強調情況安全,但會聘請專家檢視移位原因。tvb now,tvbnow,bttvb& c; k' m: Y( K2 W7 G/ L+ Y
tvb now,tvbnow,bttvb; W7 ~$ z. s; I1 k
劉家強指出鋼筒向外延伸的最大幅度只是七米左右,而不是傳媒所指的十米。而傳媒早前提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邊的連接路,接駁人工島的位置,鋼筒伸延的幅度僅低於兩米。7 o5 P* u. S, g0 a! e
劉家強解釋,人工島採用「不浚挖式」填海方法,他們在填海時會用幾米高的土堆加壓下層淤泥,期間面層會因壓力向外延伸:「情況好像要做一個兩層的蛋糕,在底層上放忌廉,然後在忌廉上一層蛋糕。當放上層蛋糕時,忌廉會因為上層的壓力而向外伸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b/ A0 J+ {( @
3 ?( Z* g1 b4 w, e( ~
劉家強:工程師早預期鋼筒移位
$ J2 U& a0 q7 F; v+ m$ F9 Itvb now,tvbnow,bttvb
7 f0 M0 e9 ~9 `/ x4 P; o公仔箱論壇劉家強形容,在設計「不浚挖式」填海工程時,顧問工程師已預期鋼筒會出現橫向移動的情況。他又指鋼筒只有在頂部移位,並沒有在底部移位,強調這對海堤結構安全沒有影響。tvb now,tvbnow,bttvb& u8 G% d! [' _( K
/ s* e; }- |, i1 W) ~, t \
劉家強稱雖然鋼筒頂部向外伸延的情況愈來愈穩定,但由於向外伸延的情況較預期多,而且「不浚挖式」填海方法是首次在香港使用,他們將聘請專家了解鋼筒伸延的成因:「我想強調人工島現時是安全的,但我們仍希望聘請獨立專家,為我們提供更多資料,以更好地解釋鋼筒頂部向外伸延情況的原因。」5.39.217.76. D: _8 J- f0 g9 o3 v$ r
, o" w. F6 `+ F被問到是否需要向立法會申請額外撥款,劉家強指有信心工程的應急費用足夠應付加固工程開支,他強調整個港珠澳大橋工程仍然以明年底完工為目標。
- ]+ f0 G! M Z* [, J& m公仔箱論壇
6 a/ l& x- b' Z, G; E: Jtvb now,tvbnow,bttvb早前路政署向《立場新聞》承認,人工島移位1至2.9米,填海工程顧問評估後認為海堤穩定。隧道承建商已作加固,以配合隧道鑽挖及建造豎井工作。路政署又否認隧道工程會因此停工,強調工程維持2017年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