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讀書好: 本土語文演進史

讀書好: 本土語文演進史tvb now,tvbnow,bttvb2 F( j+ Y0 n- G/ z8 H
& I/ X* J+ Q$ z8 o8 _+ |9 _" s

  }4 A1 [1 U$ U3 Z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H! d0 K4 p7 k5 V2 }7 d; Q
台中全民造字運動中,參與者自行創造新「漢字」。(圖片來源:全民造字運動網站)公仔箱論壇! F( q" Z4 X- T3 l5 ?0 u

: m6 W9 d& ~- K- O  _  y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5 S7 o' m9 o' I# G) C/ |
          本土語文保育tvb now,tvbnow,bttvb  A# C# H0 T* V: h  Q& J- g
5.39.217.769 ~$ v9 `0 s. b1 H5 D6 m
台北文創記憶中心有正體字扭蛋,大家都很想要,
+ [/ m  \6 m8 o8 A9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原來正體字也可作玩具擺設,6 e( T! \4 g! \2 x8 [; w, S( R# d* o0 B2 m
去年台中也有全民造字運動,
6 i$ t/ X  D/ \/ N4 b以合文造字法一齊動手創造新正體字,作品貼滿行人道。* ~: B- R5 R7 x1 D* t: X
語文,從來都被視為工具,思想的載體。
' e2 ~5 V  e0 N$ Wtvb now,tvbnow,bttvb我們很少想過語言文字本身,經過歷史演變,
, m, h' v& D2 ~3 P' t6 [2 Q1 i公仔箱論壇本身亦成為文化的一部分。tvb now,tvbnow,bttvb. ^, [2 q% F/ x$ n& x( k/ b
香港近年繁簡普粵之爭,正在於官方只從工具層面理解語文,tvb now,tvbnow,bttvb) K' n8 ^, q9 ?4 I5 u
沒有從文化角度來看待正體字及粵語,
$ G$ x9 L- X( Y% h9 k- ]所以才處處碰釘。
! o3 i. u+ S/ U# ltvb now,tvbnow,bttvb語文是文化,需要保育,也需要發展,7 i9 h! t7 E5 o5 l1 Z* c4 R5 |
既是記憶,也是未來。
' c5 N, S! h( k1 c( G
本土語文演進史
5 N* C. U* J5 w
2 E; z! v3 ^1 h

. ^" E( C: ?9 V3 G" A5.39.217.76
, T# `; P6 I! K# z& c5.39.217.76

5 B9 l6 `0 P" o* W/ O3 y王家衞電影《花樣年華》中,梁朝偉的角色,據說就是以在報館當副刊編輯的劉以鬯作藍本。
0 ~3 T# q) r5 X& M- }6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1 w, B: D; J! S
語言文字是人類溝通工具,既是文化的載體,經過歷史演進,語言本身也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香港文化一直受語言表述所困擾,自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在知道精英間掀起激烈的反傳統思潮後,普通話的口頭文字「白語文」成為現代漢語的主宰地位,那時候港英殖民地的身份,香港沒有走上新文化運動的革命之路,反而在港督金文泰及華人知識精英合作下,高舉傳統主義的旗幟。
5 V* W( @" j, W" V+ J% n9 g5.39.217.76
) f& B( R9 A) i- h, I- Y公仔箱論壇反五四走自己路% |' v1 m' X! J/ A9 V/ ]1 F
公仔箱論壇5 W& t; A2 Z6 P8 J3 ?
8 @# \/ [* {, f$ w

) u3 W4 Y2 n, E# O' X/ y" k( N5.39.217.765.39.217.76& e# w0 l. a' f; F& t6 g, [5 O2 m' C+ y
公仔箱論壇) ^+ d8 t9 z+ f4 Y4 m4 A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一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一書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對香港沒有甚麼影響。邊緣地區的知識精英在思想上卻比中心地區的同儕更保守和執着,對新文化運動表現得更排拒,書中引述本土作家在1966年回憶,「那個時候,頭腦頑固的人不但反對白話文,簡直也否定白話文是中國正統文字的地位」。1927年魯迅來港講學留下差劣印象,對香港瀰漫國粹論調最為不齒,表示「若夫香江之於國粹,則確是正在大振興而特振興」,矛頭直指總督金文泰及香港大學中文總教習賴際熙太史。這造成了五四之後持續幾十年內地文化精英貶低香港,而語言的表達,一直都是香港文學面對的難題。一般香港人也自我懷疑,相信不懂普通話,不能夠寫出優秀的中文作品。
3 ^8 \) T* ^) _) p$ m) s& q"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 L7 d! K# w# v- Y- E/ V
雅俗不分tvb now,tvbnow,bttvb6 X2 h6 I* Z: f1 z
tvb now,tvbnow,bttvb2 `" _/ c, M$ Z$ x

+ I/ J- q$ o4 c, J% b7 C4 Q5.39.217.76. ~* d: W2 E% ?' m: f6 ^

2 X, D! |& @3 j, S1 W) n: r3 o7 E% @: ^; @5 V! }
tvb now,tvbnow,bttvb4 F4 L: ]; l5 ]( f. Q, o
. l+ K8 ]& c1 d0 M
7 h+ t5 e' y: A" {* F  P

1 }! p% M0 F) R$ a' e, r+ q) q公仔箱論壇
假如脫離五四以來白話文定於一尊的標準,香港粵語所衍生的文化產品,是有別於五四文人的框架,誰雅誰俗,猶如橙與蘋果。中大中文系教授樊善標以五O年代《新生晚報》新趣版為研究對象,指出以粵語入文,以通俗大眾化書寫為主,如新趣版受歡迎作品如以連載小說及詩事諷刺的《怪論》。代表人物乃高雄的經紀拉系列及三蘇怪論,三蘇文字是三及第,即文言、白話及廣東話並用,《經紀拉系列》是以廣東話寫成的譏世諷俗小說,與《儒林外史》、《老殘遊記》一脈相承。至於真正有意識運用粵語於散文的是另位南來作家十三妹,她將英國文化史大師湯恩比的Reconsiderations譯作「要諗過一排」。她認為粵語是中國南北語言中,「最富有聲光與色彩之妙者」。十三妹致力為香港專欄文章定調,指文風以雜為主,以粵白入文才見風格。日本作家廚川白村對小品文解釋,更接近香港報章專欄文化:「興之所至,有冷嘲,有警句,有Humor幽默、也有Pathos感憤。所談的題目,天下國家的大事不待言,還有市井的瑣事,書籍的批評,相識者的消息,以及自己過去的追懷,想到甚麼就談甚麼,而托於即興之筆者,是這一類文章。」這些大眾文化隨着時間推移,猶如傳統文學中的元代戲曲、晚明小品文、宋代話本及晚清諷刺小說,晉身文學的領域。至於文、白夾雜而又典雅的,當推香港粵劇,南海十三郎、馮志芬及唐滌生作品,既有傳統詩詞之典雅綺麗,中間則夾雜粵白唱出來,加上粵音乃中原古音,可押入聲韻,又可變調,唱出來更加吸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f/ Y! |3 n$ G/ \9 ]' b

, X# H$ U+ _4 z+ Z/ G4 Z5.39.217.76龍門在哪?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6 v  k1 T+ m1 G$ Q. G

3 K% z, t* A/ ]5 b' F# z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N4 s% y. X( z9 L' `8 v

0 w; t' S5 J4 Z" N, S5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在中文教育方面,既保持粵語授課,但書寫中文則以白話文為主,一九五O年頒佈「小學國語科課程」,規定小一至小三全部以教授語體文為原則,小四至小六側重語體文之教授,惟得酌情選授淺易文言。教學語言用粵語,書寫則用白話文,排斥粵語文字及文法,這令兩文三語,成為香港特色,至於港人書寫的白話文,不斷受粵語及英語之滲入,究竟視為文字修養不足,抑或如十三妹所言,以粵白入文,特別生猛呢?有大量粵白入文,此書獲得以內地文學審美觀為主的「紅看你的標準在哪裡,站在哪一邊作批評。香港作家黃碧雲的《烈佬傳》樓夢」奬大獎,她在報章撰文表達感受:「無意做一個撐廣東話的姿勢,我們在香港寫作,注定在邊緣,寫作權力中心以外。邊緣有它的自由。」
. Z; d$ x! U* w& P: r#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t" ]+ c5 y8 U; h- o# h- h& w, Y
. _& h, h' j. h0 h  E' j; D

0 q- ~/ ]. U9 R) i7 ~" ^9 y/ n5.39.217.76
% C9 A% h# f' W$ Y
; O# k9 I5 q2 k& m3 E
  
讀書好: 正體字與粵語古音 — 吳順忠專訪
; E. s2 u; p% {$ \- }' E8 w) I3 qtvb now,tvbnow,bttvb
  R( I4 g$ b+ s! w( V& k" ?3 ^* p
, z5 Y4 l/ ^' s $ R. p6 Z0 q6 h& \- a8 ^. v
吳順忠幾十年在文字中打滾,退休後將工作心得編成《正字典》,教人辨別錯字及詞語。
5 J# o& I' V0 ~8 G  s+ j  s+ o
, m! X2 i! X8 E: }% M# j香港文化一直以電影、音樂、電視等流行文化為主體,港式中文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但奇怪之處是這些流行文化的載體,卻是粵語及繁體字,周星馳的廣東話gag,內地人不會明白,許冠傑唱「財神到,財神到好走快兩步」,文字出口成歌。香港文字,其實也有獨特的性格,用字簡潔,生動,一針見血少廢話,文白廣東話甚至英文夾雜「四及第」,而塑造香港文字傳統的,是中文報紙,四九年後南來的文人,知道香港當職業作家難餬口,最後選擇以文字搵食,一邊在報館當文字編輯,一邊自己在副刊寫稿,方塊文章就是這些香港寫作人耕耘出的一片天地。這些文字人精通粵語,但又可用白話文寫作,對文字也有獨到認識,是香港文化保育的重要一環。* q0 A4 l/ W, j! z. g8 }

4 ?8 t5 z! x, `! L- L5.39.217.76吳順忠先生,在廣西師大師從魯迅弟子左聯詩人陳白曙,七九年來港,朋友舒巷城勸喻指「煮字不足以療飢」,乃成為文字工作者,是《壹週刊》文字編輯部負責人,由創刊初期工作至退休,將歷年工作上遇見的別字、錯字,編成《正字典》。他在內地畢業於廣西師大,既認識簡體字,也曾以普通話教授中文,但對簡化字深痛惡絕,對粵語古音則推崇備至。tvb now,tvbnow,bttvb5 B& Q$ t% a0 b- t9 k

! K, @, F4 X& }! s1 s' ^& K5.39.217.76讀:《讀書好》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o6 t( u" ?2 K" q8 ?% Q- u
吳:吳順忠

7 t- H0 v; W2 ~公仔箱論壇
, k1 v# Z! D0 U% O5.39.217.76讀:當初來港為何會以文字搵食?
& R* W0 |1 ~7 {) Z8 v& u) F& m2 O吳:我在內地時,父母兄弟姊妹均在香港,弟弟在筲箕灣開茶餐廳,那時舒巷城常在此「打躉」,所以來港不久已認識,他是文人,中英文俱佳,可自己翻譯作品成英文,在洋行做會計。我也是先到貿易行當中文祕書,之後申請到讀者文摘,是那時候認識戴天,八九年去出版社編中國文學教師手冊,之後戴天介紹梁天偉找我加入《壹週刊》做文字編輯。% h# t* j' c3 z; S
tvb now,tvbnow,bttvb3 i) Z# E! `6 r& C' b
讀:以你對文字的認識,繁簡粵普皆通,你對簡體字有甚麼看法?
9 v# [5 ^" n9 }: @) U3 o1 ~tvb now,tvbnow,bttvb吳:我認為簡體字的缺點有四方面:首先是無規律,亂簡化,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但簡化字是沒有規則可依的,例如「認」的簡體字「認」,以「人」代替「忍」,但他又可以代替「隊」的偏旁,簡化為「隊」;以「燈」取代「燈」,但「鄧」的簡體字則是「鄧」;「區」的簡化為「區」,「乂」等於「品」,但它又是「趙」的「肖」,「岡」的「岡」。「辦」的簡體字是「辦」,但「蘇」的下半部「穌」又是以「辦」代替。最莫名其妙的是「又」,成了萬能偏旁,像孫悟空般神通廣大要變甚麼就變甚麼,他可以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裏或外地地代替「歡、雞、艱、難、勸、鄧、對、戲、權、樹、聶、轟、鳳」等字的偏旁,簡直亂七八糟。
) `0 t3 N$ g' p6 X3 }5 K公仔箱論壇
+ h2 b* d; k# O第二個缺點是違六書,反傳統:中國古代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歸納出六種條例: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形聲是形符和聲符並用的造字方法,既能表意又能表音。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估計佔百分之九十左右,我們就用形聲字的標準來檢驗一下簡體字吧。「誇」的形符是「言」,聲符是「夸」,沒有了形符,能誇嗎?「衛」字的形符是「行」,聲符是「韋」,簡化成為「衛」,甚麼都沒有了。「舊」就乾脆形聲符都不要,生造一個怪字「舊」。漢字講究結構,要端正、穩重,左右要呼應,揖讓,「舊」字兩邊互不相涉,變了韓文字。公仔箱論壇5 G* o0 L% |. y* H! I

6 P* |/ e( s* Y  c-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三個缺點是棄書法,輕國粹;用毛筆書寫漢字,二千多年來已成為一種藝術,獨一無二,古代的書法家留下了異常精彩的墨寶,一代一代的人百看不厭。更重要的是後人得「咸以為楷範」(歐陽詢語)。漢字簡化後大部分沒了楷範,書寫變得無所遵循。我們至今還沒有見過一幅簡體字書法可以登大雅之堂。4 X8 D% {, _* V2 K/ H! E+ B  E7 J

/ A  x( b. i. i! D+ S第四個缺點是尊官腔,廢方言;好多簡體字讀音均不遵正體字的聲符。須知正體字的讀音不是任何人隨意確定的,而是經過長期通行,根據大眾的意向定下來。唐宋以前比較穩定,只是從元代開始,北方話受金、蒙、滿等胡語影響,逐漸變了樣,卻成了官話。簡體字厚官腔,定於一尊,背離古音。如「鬱」和「郁」,古音完全不同,且皆入聲,今天卻把「鬱」簡化為「郁」,唸「預」(yu),這樣一來,「郁」變出兩個音。「隻」和「只」合為「只」,「隻」的古音沒了。「乾、幹、干」合為「干」,一字兩音多義,「葉,叶」不同音,前者被簡化為「叶」。「蘿蔔」的「蔔」,簡化為「卜」,形符和古音符都不要了。粵港人見「卜」,抓破頭皮也不會讀「白」音。「鬆、松」聲母不同,聲調有別,港人見「松」,無論如何不會想到「鬆」。「鬚」和「須」、「嚇」和「吓」也是這樣。簡體字缺陷太多,難令香港人接受。內地的路已走了五六十年,恐怕神仙難救難回頭,香港人惟有固守原體字的陣地,不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沉淪和湮沒吧!5.39.217.761 H  f, L# `" s

. n5 g8 }$ u! [! D" V公仔箱論壇讀:有人認為從功利角度學懂簡體字,可以北上搵食,有着數?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8 p1 l/ [; m: v+ k
吳:科技大學曾有一教授說簡體字最大的功勞是掃除文盲。當年內地的報紙也反覆說,漢字筆劃多,難認難寫,為了掃除文盲,普及教育,必須盡量簡化。殊不知學會了簡體字,卻變了古籍文盲,腦袋只有那些肢體殘缺的字,只會讀語錄、社論、雷鋒日記,看不懂史記、資治通鑒、明史、詩經、唐詩宋詞,思想給簡化了,人就變得順從、聽話了,最恐怕也是一種「齊民術」吧。教授又說懂簡體字可閱讀大陸出版物,本小利大云。不錯,內地一些科技醫學(尤其是中醫)、生活、常識、美術、運動等書是有參考價值的,香港人根據上文下理閱讀並無困難,大中學生稍加指導也大抵看得懂,根本無需專門在課堂上教導。公仔箱論壇% k6 C9 P5 U- z+ a  A. b

5 M5 U/ t5 V6 O; H0 b5 @讀:你說過普通話的讀音也有問題,元代之失去了大量入聲字,而粵語反而保持古音,用粵語又有何好處?
" ?/ p( ?2 k1 Y8 ~. z( K2 }7 Y6 Q吳:元朝之後北方話胡化,完全失去入聲字,粵語則全部保留,古漢語有八百多個入聲字,去掉一百多個生僻字,七百個左右的入聲字,普通話念作平聲的佔了一半以上,其他念作上聲或去聲。這樣一來,問題可大了。由詩經、古體詩至唐詩、宋詞押入聲韻的多不勝數。這些詩詞,今天用普通話來念通通變了樣。如曹植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個入聲字,普通話中兩個變了平聲,一個變了去聲,完全出韻走調。普通話比粵語古漢語更遠了。作家白先勇來嶺南大學講課用的是普通話,但講到古詩詞,就叫學生用粵語來朗誦,效果零舍不同。
4 K# q1 f7 k; M$ V( T  Z2 G1 A% _7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E0 p" Q+ O" R5 ~/ A5.39.217.76還有粵語的特色是有九個聲調,再加上變調,例如劉先生,可變成「阿劉」(扭)、「陳仔」(診),亭檯樓閣的「亭」,同「呢個亭」聲調又不同。粵曲及流行曲可以用變調唱出來,更加多樣化,所用韻字不用重複,粵語音樂性強,可以隨口唱出來,「財神到」一曲唱同講出來差不多,只要加上強弱、變調、高低、拉長便可成歌。
2 F9 o. I1 N( q/ {公仔箱論壇
8 v' t) Q. @* A, B5 \& d# T) k' d
1 l/ [" H- W$ Q. C3 R5.39.217.76上一代的文字人,總是寫得一手好字體。
( B; F$ }  Y( {- x) v" V公仔箱論壇% ^# N5 u% y7 R  S# ?- y/ r; `8 o3 y
讀:那麼你對用普通話教中文有甚麼看法,是否可以提升學生中文運用的能力?. {8 g; A: \) U
吳:有人說我手寫我口,寫出來的才是標準的中文,粵港人說粵語,寫文章不合規範。這話只說對了一半。他們指的中文,是現代漢語。古人用古漢語,元代以前南方人與北方人操同一種語言,大同小異,用同一種文字,誰也不比誰有利,寫文章作詩詞,不分軒輊。唐朝南粵就出了個張九齡,官至右拾遺,中樞侍郎,其詩文就不比同代的北方人遜色。宋朝的余清也很有文采,明代的陳獻章是著名的大學者。近代的屈大均、陳恭尹、吳趼人、蘇曼殊、康有為、梁啟超等,他們著作乃至白話小說,更可與北方人分庭抗禮。五四運動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提倡以現代口語北方話為基礎的白話寫作,從此北方的作家就有了優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8 M6 l+ C( A( i* `8 E, D4 w

( J+ s* p- z3 q但香港的舒巷城,平日是使用粵語的,他是典型的兩文三語人,粵語普通話英文古詩詞,全部頂呱呱,是殿堂級的鄉土文學大家。國際著名經濟學者張五常用英文寫作時用英語思考,用中文寫作就用粵語思考,年幼學過的古文和詩詞隨時從腦海裏噴湧而出,很有文采,小說家散文家李碧華文筆揮灑自如,得心應手。公仔箱論壇% X( ], Y$ \  d- p& s# |0 T3 T
現實上並非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作家,學校也出不了作家,作家出自社會大學,一般人寫文章,只要比較通順,能清楚表達就行了。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教只是一方面,主要還得靠自己的努力。我在外省教中文以普通話授課,但不少學生寫的文章都很差的;相反,我也曾在廣州以粵語授課,學生中有好幾個寫的文章特別清通流暢,不管以甚麼語言教學出作家的機會是均等。4 D& s5 a( s) X  \2 ?6 P
5.39.217.76" b4 F6 J$ t# ^, U+ I% v: t! I
最後一點很重要。我認為,普通話不等於全部中文,普通話等於現代漢語,但不等於古漢語;現代漢語在一定程度上大於粵語,粵語在一定程度上或等於古漢語。文字及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粵語能夠成為聯合國認可的七種通用語言,不是方言,因為仍然有很多華人堅持用粵語,對粵語有一種優越感,而在中國眾多語言中,只有粵語全部有文字對應。我相信粵語是不會消亡,除非廣東人死光,或者中國傳統文化被人為地消滅。■tvb now,tvbnow,bttvb8 n, I. U# z6 c5 r5 `

* u7 K2 F! z  [: a6 z5.39.217.76
  
廣東話宜家就係人為消滅紧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