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盡人事
1 @% m. P1 p# u9 V0 T5.39.217.76
1 v: ]% A$ s/ p9 U% O5 Y" `* Q一位讀者連續多天寫信給我,要求我去救香港。其實,不要說救香港,作為香港人,當然有責任去為香港盡力,建設香港,也等於建設我們自己的家園;作為父輩,為下一代留下資源與基礎,亦應是我們傳統生活價值的一個重心。但是,個人識見有限、能力不足,怎樣救香港呢?也便只能回到中國的傳統:盡人事。這不能靠個人,只能依靠社會大眾一起努力。作為個人,在某些具體事情上,我們可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世事龐雜,涉及的利益與因素眾多,在政策層面上,不可能按邏輯道理而成結果,或許這正是改革的困難。 i7 L; X6 G" i% B3 R2 e& Q4 Y
tvb now,tvbnow,bttvb2 m2 ?. O2 ?+ r6 V" k
九十年代中,我曾撰文批評中國的鐵路體制,並建議提速、發展城市鐵路等,當時引起頗大爭議。據說,朱鎔基總理下令停止討論。那時我曾被引見與一名鐵路部副部長在他辦公室詳談,他坦白表示中央撥給三百億元來安置職工,卻虧了在房地產項目,鐵路部沒錢。公仔箱論壇, j) K) e x4 U# `. w
: N+ O5 f$ P$ z1 t: Y; a% [5.39.217.76當時,我又建議利用北京原有鐵路改造為城市運輸。市委書記要計劃部門研究,也不了了之。在北方另一城市,我亦作相類提議,並有媒體協助推動,可最後市委書記表示體制繁雜,推動不了。其後政府中人告知,提議可行,可惜另一方推地鐵項目。我的建議是利用現有資源改造,投資極少。地鐵項目卻是幾百億元規模,各方利益極大。
% w% U3 _& h4 O0 B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5 L8 T+ r% b. F, l
在內地政府重視知識下,政策建議能否推行不是社會利益或技術可行性,而是經濟利益爭奪可以不顧或違反社會利益。香港哪有例外?可能更加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