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總統初選與「馬太效應」 /文:蔡子強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3-4 06:27 AM 編輯 5.39.217.76! V! ^3 q' k3 H' v

8 L, s* ^! K1 O  u: ~8 a3 ltvb now,tvbnow,bttvb總統初選與「馬太效應」  /文:蔡子強
! c  u8 p, g- T0 R3 ~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Y3 t0 @* m6 ]# M, k- X
前言
+ W, R  M* X. ?0 }4 i, a& i
公仔箱論壇1 b$ v- T2 `7 d( C7 X3 O
本來今個星期,打算像在過往10多年的選舉後一樣,寫寫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後的票站數據分析,讓大家可以一起探索一下香港的政治版圖和政治發展趨勢。但可惜,截至星期二晚黃昏,選管會和選舉事務處仍未有公布各個票站的選票數據,所以欲寫也無從。委託相熟的記者朋友打探,有關方面的答案竟是:「如無意外應該在今個星期內會公布。」天啊﹗以往正式的換屆選舉,香港九龍新界五大選區齊選,多達五六百個票站,周日投完票,通常周一周二各個票站的選票數據已經在官方網頁上載。而今次只是一個新界東,只是百多個票站,卻竟然要拖這麼久。在今天對特區政府高度不信任,什麼事都會惹來陰謀論橫飛的年代,實在不會是一件好事。不錯,讀者或許在個別報章和網媒,已經零零碎碎的看到類似的票站數據分析,但那其實是記者行家在票站點票時所抄錄的資料,並不是官方的正式公布,而筆者亦缺乏人手這樣蒐集數據。於是,也只能罷了,臨時臨急寫寫其他題目,希望有關部門的工作效率會好一點,讓筆者的票站數據分析可以在下星期與讀者見面。5.39.217.76- ~+ O( _+ Z/ F$ p

. N# J. F' Y# U' ytvb now,tvbnow,bttvb為何那麼着緊幾個區區小州?
& P& ?, |4 R0 _' h. b' o' }6 _5.39.217.76

, \! j& E% b. J) n近月,論到最火熱的國際新聞,非美國總統初選莫屬。差不多每隔兩三天,便在電視和報章新聞中看到有關的大幅報道。
5 {2 C# d3 t4 e$ i5 F3 X/ z

" \* }* W* @4 J" ntvb now,tvbnow,bttvb其實最初進行初選的都是一些小州,票數有限。以民主黨為例,愛奧華州只得52票,新罕布什爾州更得32票,內華達州得43票,南卡羅來納州得59票,而整體總數卻是高達4764票。因此,理論上這4個小州對整體選舉結果的影響十分有限,那麼為何無論候選人和媒體,都那樣着緊勝負,傾力以赴呢?公仔箱論壇1 I! i& t  C- r' e$ d  {3 }' H

4 c; K, V9 ~1 v公仔箱論壇要解釋箇中關鍵,便不能不提所謂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tvb now,tvbnow,bttvb7 _( h  s$ p, S. S0 L! }
2 `; ~/ y& s% N6 X7 _+ B6 L, E
馬太效應源於新約聖經
9 `* n" H7 c+ H公仔箱論壇
5 d8 l) }8 V7 I9 D
太效應這個概念源於《新約聖經》中《馬太福音》中所記述的一個故事。話說一個國王出門遠行,臨行之前把他的3個僕人都叫來跟前,分別給了500020001000銀子。後來,拿5000的那個僕人,把錢拿去做買賣,賺了5000;拿2000的那個,也賺了2000;至於拿1000的那個,卻把錢埋在地下,原封不動。後來,國王回來,要和他們算帳,看到兩個僕人,分別賺了50002000銀子,他大加稱許。但到了把錢原封不動的那個,國王卻大為不悅,怪他太懶,更把他那1000銀子拿回來,轉贈給以5000銀子再賺5000的那個。
; x  t2 w7 o% G! J7 ~# z3 z# Ctvb now,tvbnow,bttvb
& ~) @7 i: g' t" B% i: B3 C
故事以這樣的話作為結尾:「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L4 |2 U, b9 T0 J( e# Q' _7 s) P公仔箱論壇
& H" Y8 H* q5 E( w$ r, A3 Q
這就是「馬太效應」,那就是「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用較庶民的說法,就是「西瓜靠大邊」。
* |, j$ n. b% N3 S' w8 U& Z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Y4 u& B* \6 F6 ~
貧者愈貧 富者愈富
: H" {! E& @% e2 N7 s" ^8 ?5 U5.39.217.76

( s( F8 n: L" {* Y5 i+ Wtvb now,tvbnow,bttvb至於把道理從一個聖經故事,提升成為一個理論概念,用來解釋社會現象的,則是一位美國社會學家——已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莫頓(Robert K. Merton)。公仔箱論壇' B# K6 L# q  D

8 {$ E, R$ P9 a5.39.217.761968 年,他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相對於那些沒有名氣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會更易更上一層樓,贏得更多的聲望,即使兩者的成就相近。他指學術界的運作就是產生如此不公平的現象:對於那些聲名顯赫的科學家,往往會錦上添花,給予更多的榮譽和肯定;但相反,對於那些寂寂無名的研究者,卻很易對他們的努力和成績,視而不見,遑論雪中送炭。
6 \5 e5 B: h  \# W7 f' q1 H8 e

6 ]! z9 K/ \/ i3 C5.39.217.76後來同一個理論,常常被經濟學者借用,用來解釋在競爭中,「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winner takes all)的經濟分配的現象。
2 h# ?2 a* ], o* I5 E7 @" h9 r
5.39.217.768 v- I+ U: {, Z! r- ?& e& A
tvb now,tvbnow,bttvb6 R4 o1 Q( H/ _0 M; E. \
當年奧巴馬初選神話的背後- U5 N( o( I* B% L9 {
公仔箱論壇) L7 b/ u0 Z8 H3 w2 w+ c
說回美國總統初選。讓我再先告訴大家,奧巴馬當年以弱勝強的初選故事。+ k. L7 F+ J& {; e/ e8 }
5.39.217.76& y, B1 O2 ~( V/ T) L" N& x# C
2008年民主黨總統初選,初生之犢的奧巴馬,挑戰黨內大老希拉里,起初被視為不自量力、螳臂擋車之舉,但後來卻竟然成了「大衛戰勝巨人歌利亞」。那麼,究竟奧巴馬陣營是如何策劃這場選戰的呢?其競選總幹事大衛.普樂夫(David Plouffe;後來當過他的白宮幕僚長),在The Audacity to Win一書中作出了全面披露,其中一項要訣,簡單來說,就是要在選戰之初,便慎防「馬太效應」。
! ~# f6 g1 w  ], k  ^公仔箱論壇

7 M- ]. B5 L# G7 Q公仔箱論壇普樂夫說,選戰初期的氣勢具有決定性影響,如果輸了便很難扳回。具體來說,最早4個州的初選至為重要,如果輸了,便宣告出局;所以,所有資源和精力,都應該優先花在這裏,而不是留前鬥後,又或者把資源和精力攤分於其他州。因為,希拉里一早便被視為真命天子,如果一開始奧巴馬不能把自己塑造成「攔路虎」,讓媒體和公眾對自己另眼相看,前4州的初選被她順利拿下,選戰便提早宣告結束,她會一路贏下去,因為「西瓜靠大邊」,她組織動員和財務方面的優勢會更加突顯,而自己要說服別人支持、捐款等,也只會更加困難,甚至渺茫。
  a( Z% X' z) \: I3 _& _

; p) Y! e4 q4 m+ Y: S結果,奧巴馬陣營的策略果然奏效,在首個州愛荷華一鳴驚人,公眾和媒體由認為希拉里穩坐釣魚船,變作認為這場初選有得打,甚至兩人「叮噹馬頭」,奧巴馬陣營的策略,終於奏效。
+ k4 H# |) e; p2 F5 z
tvb now,tvbnow,bttvb5 H" B7 R' `! s" r6 H$ t
5 G: a$ R; I% s. j; S* n9 Q7 [
西瓜靠大邊
$ Y3 e3 O) h4 O$ Y6 v  I: l0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3 J  N0 g3 n- H, j9 u相反,試想,假如當日奧巴馬拿不下愛奧華州,那就會「一沉百踩」,在「西瓜靠大邊」的情况下,支持者、媒體、公眾的視點都會離他而去。當他頹勢已成,也就回天乏術了。這就是「馬太效應」。tvb now,tvbnow,bttvb; Q' C/ ]7 u8 \% K+ K( f7 a

4 T5 U+ D2 c5 ~/ d; T/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相信讀到這裏,讀者不難明白,為何最初進行初選的都是一些小州,票數有限,但候選人卻仍那麼着緊勝負了。) I8 m8 E' l7 |1 O'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e! J( K. ~' F5 V
世態炎涼,西瓜靠大邊,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政治,以至選戰,又豈能倖免。# F! W$ F9 O2 |! ]* `9 D
" Y. A6 l+ L7 K
蔡子強# w* X2 x$ t0 K; K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