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人與動物可溝通 50年後科技預測

I would want to communicate with animals but don't know if I would live that long to see  :-"  
; n+ Y; w! C0 x% h. b( A* \tvb now,tvbnow,bttvb
8 C' a* q  c9 K; R% x8 ~2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明報) 11月 17日 星期五 05:05AM   ^( x# A1 ~! U% K+ c8 {' w. e
公仔箱論壇$ `4 v& n# U% k' J
【明報專訊】為慶祝創辦50年,《新科學家》雜誌邀請逾40名全球頂尖科學家,預測50年後的科技發展。科學家認為,人類屆時可與各種動物溝通、電腦可參考「直覺」作決定、人體器官及四肢將會無限供應、宇宙起源之謎將破解,並終於發現高等外星生命。公仔箱論壇- I, e( A2 W4 ~$ G% {
tvb now,tvbnow,bttvb* Y6 J- N, D6 n5 d0 k
若科學家的預測應驗,50年後人類可與猴子及金魚說話。卑詩大學的保利教授說:「我想,最重要的海洋技術發展將是發明出儀器,能探測、增強及傳遞動物情感及思想變化信息,讓人類身同感受。人類最先將可跟靈長類動物溝通,之後是其他哺乳動物,最後到脊椎動物,如魚類。這會改變世界,因為人類不會再吃肉,會變成素食者。」
1 |7 U8 D% F$ a( o3 [$ X5.39.217.76
6 S& T0 a+ ]6 y  y發現外星生物屍體
  A. f2 B2 R7 D. Z: t' {5.39.217.760 T/ P% L/ O- D' c% ?" ?+ ]
普林斯頓的戴森教授就稱人類最大的進步,將是終能真正證實外星人存在。他說:「50年後最大的突破是發現外星生物。」美國太空總署的麥凱教授甚至認為,人類有可能在地球上找到外星生物。「人類也可能在古老的火星永久凍土層中,發現被冰封的外星生物,他們可能已死,但生物化學結構仍保存原好。我們也可能在木星歐羅巴衛星表面、甚至是地球上發現外星生命。」$ J( K6 l/ u7 }3 X
tvb now,tvbnow,bttvb% S# J$ [8 `) P2 f6 y) I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戴維斯教授更稱外星生命可能已在地球生活上百萬年,他說:「大部分生命都是微生物,很難說某些微生物是否來自外星。若他們真的在地球上,我們一定會找到他們。」亦有科學家預言,人類會把火星作殖民地,以防地球大災難。
" G" l& B5 S" K5 @. @tvb now,tvbnow,bttvb" W" f! {! {3 o0 k
手腳可自我重生
- ]$ X. c! G3 p# {; ~' {5.39.217.76
7 t) T, p+ W4 W2 w1 _3 ?* f9 ]醫學方面,人類器官有望獲得無限供應。科學家預計,未來不需死者捐贈器官,因為「農場」會製造人類器官,例如利用豬加人類細胞生產器官,並能確保不會排斥。有科學家甚至相信,會出現一種再生藥,令身體復原。這種技術是將捐贈者的細胞注入病人體內,令傷口組織自動生長,首先會應用於手指及腳指,之後可望令四肢及脊髓都能復原。更有專家指,變性藥丸將會面世,吃下藥後便可自動變性,不需作任何手術,另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可望延長至少10年。
2 j' b! a: [4 A+ N$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A2 K( C) o/ E, y0 btvb now,tvbnow,bttvb百歲老人如60歲健康
8 @( I* [& U6 V' V; ?. w1 [  b
+ {1 N0 h/ }  x- Y人類的壽命亦將會增加。密歇根州大學的米勒教授說:「現時在實驗室內,可將動物壽命增加四成。」他指出,隨對長壽細胞的理解,人類理論上也可以。「到2056年,新世代的健康百歲老人,將會跟現在的60歲老人一樣活力充沛。」4 k( u" `2 r# Q
1 M* B: p+ m7 w) m$ `' k( s
加州科技學院的卡羅爾教授則說:「50年後人類將會破解宇宙起源之謎。我們現在雖有信心說出(130多億年前)宇宙誕生一分鐘之後的情及發展,但我們手上現有的最佳理論,在宇宙大爆炸一刻都失去了作用。」公仔箱論壇1 _. ~5 P; f% E# i5 U, m/ _' O
: w0 O7 g% N, {3 f6 I
但預測畢竟是預測,其準確度都要視乎科技的發展進度,有時更會出現偏差。1957年,天文學家瓊斯曾稱人類登月「遙遙無期」,但美國太空人卻於1969年7月20日成功登月,前後只相差12年。
* ~2 C7 r1 x2 B& B; h
5 L2 ^0 |7 u0 _& H( ]2 p6 Q, ~泰晤士報/衛報
  
温室效应带来的恶果,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渡过,从而享受这些科技成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