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藻襲吐露港養魚戶死魚逾200噸 活斑加價近三成專家:氣溫回升或再掀紅潮5.39.217.76 |3 \7 a* L' ^2 ^
4 k% G/ D% S( r* O4 M( H8 i
( ~. E, K1 d! ^4 [. @. {
$ \; F! j$ }$ H' @7 w, ?公仔箱論壇
; [: u' g( ]4 U*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5 d: K7 z* H9 b, W) A本港連月爆發死魚潮,新界東吐露港一帶8個魚類養殖區遭大規模毒藻蹂躪下,近215噸魚死亡。紅潮專家顧問小組成員何建宗預計,本周氣溫逐步回暖,吐露港隨時再現紅潮,西貢牛尾海一帶養海區亦有可能因另一品種藻類殺入,成下一個紅潮爆發區。業界指出,死魚潮成因仍存在爭議(見配稿),但養魚戶大多已停業「止血」,供應減少下,斑類等活魚料加價近三成。
1 j$ f3 c" w( x( U b0 ~% T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9 X8 \8 C. J" C$ X+ c
去年12月初,沙田城門河出現大量死魚,約20日後新界東8個魚類養殖區接連出現大批魚類死亡個案(見圖),受影響養魚戶紛紛停業,更指今次死魚規模及養魚死法,是作業30年來從未見過(見配稿)。
) i/ R1 ]# U7 r4 T' Y, I公仔箱論壇5.39.217.765 N- O2 w. `. s5 o
專家:米氏凱倫藻增生引致7 E; w( l5 C, R# ~7 D
S7 E* y/ }0 [$ u- s+ @( h: ^$ N記者走訪多個養殖區,綜合業界、學者、氣象資料,解構事件由來始末。其中,港大理學院副院長梁美儀
7 ~; m% l! U0 U( h0 ^$ x6 k2 H, X1 X4 m; k5.39.217.76指出,養殖區死魚潮是由於去年12月下旬,吐露港爆發大規模罕見紅潮,大量米氏凱倫藻及小量微疣凱倫藻增生,令養魚死亡。
+ }: w( l2 @, y/ y5.39.217.76公仔箱論壇3 Y6 r; S: h( i% S/ E* {4 w
梁續指出,米氏凱倫藻會產生毒素,同時可能會刺激魚腮分泌過多黏液,阻隔養魚吸入氧氣以致缺氧死亡,文獻亦指出,當米氏凱倫藻與微疣凱倫藻同時出現之時,其毒性會加劇,即使海水氧含量足夠,養魚仍會死亡。另有研究指出,凱倫藻對人體細胞有害,不建議食用受凱倫藻污染的魚類。
% J4 x, K" ?& Q* }; y5 Q7 M9 c" R,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g9 y9 f& L/ v% q2 b3 g
水溫多雨致吐露港冬天現紅潮tvb now,tvbnow,bttvb* b9 G( B8 f- I- z8 D& j) `4 K. [! g
: i9 d" v( o0 s! `2 f' ]0 ktvb now,tvbnow,bttvb過往紅潮甚少在冬天出現,梁分析三大因素促成今次吐露港紅潮:第一,有別以往水溫約16℃,去年12月水溫特別暖,曾高達20℃,適合凱倫藻生長;再者,過去數月降雨量多,冲刷大量營養物至吐露港中,誘發藻類增生;第三,吐露港本身水流緩慢,藻類可在穩定的環境大量繁殖,令紅潮爆發。
$ j7 G: S/ g% V1 |! O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_5 w! L6 V3 ~. t7 U Y' Q反常天氣主要是本港正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梁認為,與1998年全港爆發「溝凱倫藻」一樣;當年超過一半的養殖戶受到影響,政府亦因而設立監測紅潮機制。本報翻查天文台資料,現時厄爾尼諾現象是1998年以來最強,去年冬季至今年1月初,錄得雨量逾120毫米,屬正常至偏多。5.39.217.76! m# |# V/ m- D9 |; f+ @# o' ]
/ ]$ q5 m( G' n( S0 f2 R$ V0 | T' T本港紅潮專家顧問小組成員、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指出,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下,本港出現夏秋過長,冬天短而急凍,令去年12月初沙田城門河大量魚類死亡,魚屍釋出大量營養,亦使水質變壞,隨水流漂至大埔鹽田仔,在適合水溫下觸發紅潮,並向外擴散至整個吐露港。$ N" Z |5 r& o1 {' W2 o0 S
+ [& {) ~$ ^( n- v
何解釋,吐露港地形如酒瓶,水流走向先由鹹水於底層由塔門進入吐露內港,而在沙田河及林村河河口跟淡水混合,變得較輕,因而由水底升至水面,再由大埔海流至鹽田仔東,向老虎笏經塔門流至外海。tvb now,tvbnow,bttvb+ d3 d; e7 }9 u5 p" E* X
3 u9 e' \$ B# ^今年1月25日沙田城門河再現大量死魚,何指出,若沒妥善清理會令水質再度變差,預計本周氣溫回升後,新界東吐露港有可能再度出現紅潮。同時過去兩個月,大量養殖及野生魚類於吐露港死亡,大量營養積聚下,吐露港有可能輸出營養,隨海流南下至西貢牛尾海一帶。他預測,目前另一種夜光藻亦會由南中海經水流漂至西貢牛尾海一帶,有可能於相關養殖區爆發紅潮,令養魚缺氧死亡。
, k! [1 u; N: i' i" Y4 O- j4 F2 e* ?) s9 r3 g: H) p8 t
本港共有969個海魚類養殖業牌照,過去3年平均魚產量達1159噸。當中受影響的8個魚類養殖區涉及400個牌照,損失魚量為215噸。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供應減少及需求增加下,斑類等批發價升逾10%,預料新年期間更會加近30%。
/ a, [1 x0 }/ W- l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Z! j) T; a$ o6 n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首次收到大量養殖魚類死亡報告後,已即時加強監測,並於本年1月5日將監測範圍擴展至全港26個魚類養殖區。結果顯示,米氏凱倫藻於吐露港至大灘海一帶及附近水域形成紅潮,至今持續,署方會聯絡海事處及食環署於當日及其後協助養魚戶清理魚屍、協助養魚戶把魚排暫時移離受紅潮影響的魚類養殖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