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已經走到盡頭的希拉莉何去何從,已經成為大家揣測的話題。有人預期,如果她退選後恢復在聯邦參議院的全職工作,她在參議院的明星效應將使她所起的作用與參選前不可同日而語。
/ Y( J ^& U% h; [. M( k, S( r r$ |8 `; } y9 P
維珍尼亞大學政治學教授薩巴托(Larry Sabato)指出,希拉莉有著不合比例的影響力,在參議院的實際排名應在頭五位。希拉莉曾貴為前第一夫人,且在民主黨初選中獲得廣泛民眾的支持,並籌得數額巨大的競選經費,是個灼手可熱、全國矚目的人物。因此如果希拉莉提名失敗後不再作為奧巴馬的副手參加選舉,她的回巢將給她在參議院的作用帶來明星效應,令參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里德相形見拙。加上民主黨在立法方面的主要領導人甘迺迪現出現嚴重健康問題,也有人推測,她將填補這個建立政策領導地位的空缺。5.39.217.763 j. i! v+ f: y, w* S
tvb now,tvbnow,bttvb/ V- r8 c9 X. `3 P* s
但必須指出的是,就資歷而言,希拉莉在100位參議員中僅排名第68位。即使在民主黨49位參議員中,她排名也低至第36位,就算與同是來自紐約州的舒默相比,她仍是一名新丁。這意味著在她任職的4個參院委員會中,她仍坐在接近末排的座位。而她要在這些委員會出任主席,可能仍需時多年。tvb now,tvbnow,bttvb3 b- R0 S' S2 d+ s* P
4 y: u; a# B- utvb now,tvbnow,bttvb至於多數黨領袖一職,里德在參院中獲得民主黨同僚的高度贊賞,因此,希拉莉未必會考慮出任這一職務。整個初選期間,希拉莉的參議員身分可謂有名無實,她很少能夠履行議員的日常職責,在本屆國會中,更缺席了32%投票。因而有人認為,若希拉莉退選返回參議院,她最好效倣以往多位參選人的做法,盡快提出有關全國問題的議案。例如,多德今年較早時退選後,馬上專注他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工作,處理次貸危機。甚至麥凱因2000年退出共和黨提名選戰後,也立即將注意力集中在競選財政問題及移民改革方面。
, d3 A" I- B1 k' }( Y9 Y8 Stvb now,tvbnow,bttvb1 a# H7 Y% d! R- J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