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掛著黑眼圈,總讓人感覺精神、氣色不好。中醫師林朝暉表示,黑眼圈臨床上常見於長期熬夜者,鼻過敏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易導致下眼瞼靜脈血液滯留,血液循環較差,也常見於貧血或經期不順婦女,有些人則因眼部皮膚較薄,更為明顯,調理原則可配合疏肝理氣,加強眼周循環幫助改善。
* l3 N* E. S+ T2 @# B& @, Q公仔箱論壇
1 i4 E1 T f) G$ A: N2 B5 g公仔箱論壇中醫師林朝暉表示,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的氣都上匯於頭,與現代醫學神經血管系統的走向相同,心臟輸出的血液大部分流向頭部,供應大腦運作所需。若是壓力大、情緒不安、或用眼過度時,眼部血液新陳代謝變差,即為中醫所說的肝氣鬱滯導致肝血不足、脾胃不和容易誘發黑眼圈。有黑眼圈者,代表體內五臟六腑營血不足;即營養消耗過多而補充不足,也是肝、腎、脾、胃出問題的警訊。公仔箱論壇! a! P! K1 {% a; Z
1 A8 m" A% ?" d3 _ r+ G& r9 f, d5.39.217.76日常預防保健,可配合穴位按摩法、熱敷雙眼、多吃含維生素A食物,如杏仁、芝麻以及黃豆等,幫助改善黑眼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