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難民政策速檢討 民意昭昭不可違

難民政策速檢討 民意昭昭不可違
: w( e( N+ H7 C5 V8 R) gtvb now,tvbnow,bttvb$ _; X9 \/ n4 ?
假難民問題困擾社會多年,經過傳媒堅持不懈踢爆其禍港亂象,終於引起當局重視,施政報告提出增撥資源加快難民處理程序,同時檢討相關難民政策,可謂走出撥亂反正的第一步。當然說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港府能否言出必行,市民拭目以待。5.39.217.76- J, S: L2 b& y
' Q% W, L+ y* e5 d
香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實施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容許聲稱受酷刑虐待人士暫時留港,核實是否符合「難民」身份,再決定是否遣返。香港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履行國際責任本來無可厚非,可惜的是,酷刑聲請機制明顯遭到濫用,九成九以上滯留香港的免遣返酷刑聲請人士被證實是經濟難民,來港目的是打黑工賺錢。更有甚者,部分人作奸犯科,甚至被黑社會招攬,從事販毒、勒索等種種非法勾當,一言以蔽之,假難民成為本港治安毒瘤,不容港府繼續坐視不理。公仔箱論壇' q5 ^( n, A  x7 h! O1 J6 {; l
tvb now,tvbnow,bttvb. y- ]" y5 X! c3 J+ O: S* g: z4 }
在民意壓力下,港府前年推出「三合一」機制,將酷刑聲請、不人道待遇及難民迫害三項申請統一處理,希望加快處理程序,但事與願違,滯留個案不跌反升,過去的一年,難民每月增加約四百宗,以致積壓個案由前年的數千宗增至去年底的逾一萬一千宗。踏入新年以來,假難民湧港之勢更見猖獗,日前更首次發現有來自阿富汗的非法入境者,令人擔心恐怖分子會否循此途徑入港犯案。「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假難民情況惡化,易請難送;難民申請已經變質,審核程序欠效率,足證民怨沸騰。公仔箱論壇5 t! n& D* q9 A5 ~1 f" |( U, f

. ^4 |0 ~0 S) A! Ztvb now,tvbnow,bttvb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針對難民亂象,施政報告提出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增撥入境處人手,加快難民甄別程序;另一方面新增兩個首長級職位,全面檢討酷刑聲請帶來的問題,大方向無疑正確。這就難怪,儘管大部分受訪市民不滿港府檢討姍姍來遲,但支持香港採取果斷措施,並建議港府對假難民採取即捕即解政策,長遠是退出國際難民公約,永絕後患。
0 X1 k8 A$ U% I* V2 R. @5.39.217.76
% R) R$ k, h" H& U- p6 r
時代改變了,法律也要與時俱進,既然酷刑聲請機制違背當初的宗旨,全面檢討就不可避免,而且愈快愈好。事實上,難民問題並非香港獨有,面對二戰後最大規模的難民潮,一向高舉人權博愛大旗的歐洲也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改弦更張,而被視為對難民最仁慈的德國默克爾政府,亦因為除夕夜發生的難民大規模性侵及搶劫案,及時提出修改法例,對有刑事紀錄者採取驅逐出境的政策。以歐洲經濟之富裕,幅員之遼闊,尚且被難民問題搞得焦頭爛額,何況香港是彈丸之地,自顧不暇,何苦抱着假難民這個定時炸彈不放呢?
& T6 R- U( ^7 c" C, ]8 c5.39.217.765.39.217.76  d( S2 Y+ F  Z* p7 U# |
不管怎麼說,港府如今肯正視假難民問題,總比繼續將頭埋在沙堆中要好。事實再次證明,在香港三權皆廢的情況下,只有被稱為第四權的傳媒為民喉舌,發揮正常監察功能。美國前總統傑弗遜早就指出,「寧願有報紙而無政府,也不要有政府而無報紙」,誠哉斯言。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