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鄉局爭改劃綠化地建1.5萬丁屋 城規:一刀切做法不當 環團﹕恐釀生態災難

鄉局爭改劃綠化地建1.5萬丁屋 城規:一刀切做法不當環團﹕恐釀生態災難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U9 f3 N. \# A
公仔箱論壇5 B0 s5 I% C' K' ?, Y

& g* w8 N$ j* _6 I* Q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S, A: X6 M5 r" H

5 V: b6 E) N  x- Y1 ^5.39.217.76
5.39.217.767 Z% k7 V- \* `: W$ _$ j

0 J+ j, r, x+ T9 P6 ?
tvb now,tvbnow,bttvb8 M9 \4 y0 p" E8 y6 k
政府近年建議物色綠化地帶改劃興建私人住宅飽受爭議,原來鄉議局也籌謀在鄉村村界內的綠化地帶上廣建丁屋。本報獨家取得的新界鄉議局報告披露,現時村界內有約132公頃的私人土地(相當於約7個維園)被規劃為綠化帶,惟丁屋申請未必獲城規會批准。鄉局認為,政府應釋放鄉村綠化帶紓緩丁地不足,估計足夠建約1.5萬間丁屋應付需求。鄉局主席劉業強稱,是時候檢討城規條例以消除不公平。不過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形容,鄉局建議一刀切做法並不恰當。有關注城市規劃的組織認為,鄉局建議一旦落實,恐引發生態災難。5.39.217.763 e) n0 W! `8 \) J

1 U7 f6 I4 a" v: b  r5 ]) T發展局規劃署稱未收建議
( b; V6 v) E7 z# A+ S
9 ^. i; @6 v2 k$ T" j7 P( ~
鄉局報告引述規劃署資料,在村界內被規劃為綠化帶的私人土地達132.33公頃。發展局和規劃署接受本報查詢時回應,沒有收到鄉議局的建議。規劃署發言人表示,與鄉議局有恆常的聯絡小組會議,商討新界鄉郊規劃,因應鄉局要求,署方提供數據作參考。5.39.217.769 u- }" g+ W# y
5.39.217.76  W9 O6 B: B% l$ L
村界內綠化地建屋須逐個申請. |3 I" @9 l9 C% ~; U$ A6 k

/ H2 }& {" s* I9 l0 v# b公仔箱論壇現行丁屋政策下,合資格的原居民可在政府認可的鄉村範圍(Village Environs)內申請興建丁屋。不過地政總署審批時,會考慮擬建屋的土地是否合乎規劃,若該土地的法定用途屬於鄉村式發展(Village Type Development Zone,簡稱V Zone),申請一般獲批;若土地處於村界內的綠化地帶,原居民則要逐個申請交城規會審議。; s5 w. L/ Y+ f# l
7 ]" _9 O$ H, v4 d. b/ C* ]0 G" e
鄉局報告表示,「如政府能夠將這132.33公頃綠化地帶重新改劃,粗略計算可應付超過1.5萬間的丁屋申請。將村界內被劃為綠化地帶的土地釋放出來,不僅可以增加土地供應,亦可以在毋須政府投入下回應原居民的合理訴求,獲得政治上收益」。
# D6 ~$ m5 k; E2 Z. {+ M$ O. y公仔箱論壇) E" w% m) {- s( q  |% U$ c6 b( Z
劉業強倡檢討城規條例不公處
6 {/ i* e$ W. P! f$ q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y) L* T- D, v, ]& ~
劉業強日前透過助理回覆本報表示,現時村界範圍內有很多土地屬私人土地,政府在1990年代引入城市規劃條例,將部分土地規劃為綠化帶或農地,令土地被凍結或荒廢,業權人利益受損,亦導致不夠土地建丁屋。tvb now,tvbnow,bttvb, w& @7 q# t. W% I" O
0 B4 N* l; n/ `1 ^
他稱城規條例已實行25年,是時候重新檢討是否配合社會需要,以及消除對業權人的不公平。被問到會否擔心建議遭環團反對,劉說鄉議局與環團不一定是敵對,雙方可商討尋求共識,亦希望對方理解土地原本屬於村民。0 [' i; Q. d! ~9 p6 j0 O0 W

1 t- j2 h, K4 {! I4 ]城規:規劃已考量居民丁權tvb now,tvbnow,bttvb8 ^' a+ B/ @+ Y' j( S

  L) r2 W- g8 \0 i4 Y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表示,若原居民的土地是村界內的綠化地帶,便要先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他稱村界內、屬鄉村式發展的土地已無足夠地方興建丁屋,城規會才會考慮批准申請。黃說,現行政策行之有效,不會改變,並形容鄉議局建議是一刀切做法,並不恰當,社會未必有共識。他補充,早年制定鄉村式發展的土地範圍時,已考量鄉村的發展、居民數目及丁權等因素,鄉村規劃應有族群氛圍,「故不會隨便讓丁屋在無必要的情况下,起到周圍都係,不希望見到此情况」。tvb now,tvbnow,bttvb% Y* U; t8 v1 b1 D% O
tvb now,tvbnow,bttvb) B- k3 J. e) S& e
涉地132公頃團體恐即時剷樹, v; N0 M6 }! c2 N# k  W
( i0 b" r; U/ W' n1 i* M# {6 H" V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形容,鄉局建議具侵略性。他解釋,報告雖然只提及改劃屬綠化帶的私人土地,但綠化帶面積大,攙雜官地及私人地,改劃土地用途不會以業權作考慮細分,最終一併發展,「變相政府送官地予原居民建丁屋」。他批評,鄉議局已跳出原有鄉村式發展的限制,利用公共資源延續丁屋政策。
* w* ^1 y7 ]3 f% L. e. Z- @* r9 f4 v# h$ `6 g6 \) a. s
他又指改劃綠化帶建丁屋,影響遠超政府以綠化地建住宅。他估計,有原居民獲知綠化地為丁地後,會因利益即時在該地剷樹破壞,引發即時生態災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村界內綠化帶申建丁屋 四成獲批2 d1 c# J2 G% s
5.39.217.767 a& ^1 i' s6 ~8 t/ `

; m) c# X1 l) x. W6 e, s9 |5.39.217.76

0 U3 f+ v' K  E) m原居民若要在村界內的綠化帶建丁屋,要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本報翻查城規會網站,分析過去3年接獲擬在鄉村綠化帶建丁屋的個案,發現有紀綠的228宗個案中,四成獲批(見表),近一半被否決,申請個案集中在大埔鄉村。城規會副主席黃遠輝不評論數字屬多或少,強調處理申請只考慮是否合乎規劃原則。
5 |( c6 v7 z4 _2 \# S- E

8 b/ `3 \3 Z& w, v4 Y1 T組織:地署可酌情批建城規已失效
& d; q; u- }$ i; x2 p* N6 l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U9 f$ q9 @6 v0 M: K" g3 s+ Q/ ~
本報發現,申請個案集中在大埔和北區,大多涉及圍繞八仙嶺郊野公園的多條鄉村,例如大美督、龍尾、船屋沙欄村等。部分鄉村村民屢次向城規會闖關也不成功,如大埔龍尾村有26宗在綠化帶建丁屋的個案,僅得6宗獲批,另外18宗被否決;接近大帽山郊野公園的元墩下村,村民在3年來提出6宗申請全不獲批。不過亦有成功例子,例如大美督的丁屋屋苑美督南岸,便於2006年獲城規會批准,在村內綠化帶興建37幢丁屋。
/ x& }7 @& S! }3 ?8 m, X' a公仔箱論壇
' ^( K3 @: C# J7 n, H$ r! H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補充,政策原先規定原居民只能在村界範圍的鄉村式發展土地內興建丁屋,惟早前已放寬。因鄉村式發展土地並非完全與村界重疊,現時若擬建丁屋的土地在鄉村式發展土地內,但只有不足一半在村界內,地政總署仍可酌情發出建屋牌照,毋須城規會審批。他認為城規會失效,鄉局早已模糊化丁屋發展邊界,現時更意圖侵蝕綠化地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環團指建議毁城郊緩衝
) X8 ]+ _- A5 n+ X3 I6 n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Z) x& I: f7 E$ H9 J) ~( g3 s
城規會一般將郊野公園與發展區之間的土地劃作綠化帶,作為城市和郊野的緩衝區,綠化帶內多屬較茂密的樹林或山坡。對於鄉議局計劃向政府要求將村界內的綠化帶一次過改作「鄉村式發展」,讓原居民興建丁屋,環保團體批評建議破壞綠化地的城郊緩衝功能,違反城市規劃原意。
- ]* M$ p  \1 I; d6 ?公仔箱論壇

4 f- [* t& A0 g3 ?! E指放寬限制或釀連鎖效應! v' I# l$ |  u- n2 G: \6 c

/ ?* o$ d& l1 q$ r5.39.217.76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說,不認為現行的城市規劃機制有損害原居民權益。他指出,村民只要通過申請程序,也有機會獲批建屋,過往3年數字可見有四成申請獲批。他擔心,如果一次過開放所有村界內的綠化地,政府對保育郊野生態更難把關。他又擔心,現時農地建屋也要先經申請,若放寬綠化地的建屋限制可能會造成連鎖反應,到時鄉事派要求開放的土地可能遠超130多公頃。tvb now,tvbnow,bttvb) ^4 [: r& f# u1 T8 i
公仔箱論壇# R- H9 |; K/ q, _( f/ }3 V9 u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說,綠化地的功能是分隔城市及郊野地區,令城市人活動不影響郊野環境,若開放現有規管,取消審批程序,是違反城市規劃的目標,又質疑原居民的建議是希望「攞正牌」開發土地,「現有村界內的綠化地很多是斜坡或無路前往的土地,難以建屋,若一刀切放寬興建房屋,自然可以用開發為理由,削走山坡,開發道路,對郊野環境帶來破壞」。他認為新界土地用途安排一直很大爭議,丁屋佔地多,可容納的人少,是低效率的房屋,政府不但不應放寬更多土地建丁屋,反而應全面檢討丁屋政策。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