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在大學抽血時發現罹患B肝,但因過去的切片檢查讓他卻步,過去10幾年僅有每年定期篩檢,並未積極治療,直到數年前就醫檢查時,醫師警告他,「你的肝快要纖維化」,才讓他決定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在2012年1月停藥後,B肝病毒不僅沒有消減,反而復發了2次。所幸在2013年9月注射「長效干擾素」1年後,情況始得改善,停藥3個月體內已檢測不到B肝的病毒,至今已過了1年多,仍無復發跡象。5.39.217.762 }. R9 F! y- G
( E8 D( u6 j h# m1 C- w5.39.217.76根據國健署統計,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肝病,其中以B肝與C肝佔了多數,肝臟若反覆發炎不治療,恐有肝臟衰竭、肝纖維化加速、肝硬化,甚至於肝癌的風險,但有5成民眾卻不知自己罹患B肝,可說是肝病防治的「未爆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戴嘉言教授表示,肝臟周圍沒有神經分佈,身體無法在第一時間用疼痛反應出警訊,但等症狀明顯時,通常已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建議民眾應定期檢查,以求及早發現、積極治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 {( l: Z; Y* E" ?6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g+ _5 o; K
「肝臟研究學會」會長簡榮南教授表示,他曾根據健保資料庫,針對1萬4395名30~69歲肝炎患者進行追蹤達10年,結果發現患者自2000年開始持續接受治療後,死亡風險值逐漸降低,到了2008年至2011年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已降低了22%,肝癌發生率降低14%,肝癌死亡率降低24%,可見治療可降低末期肝病及罹癌風險。tvb now,tvbnow,bttvb2 ^0 L# ~3 V8 w
9 O5 l. u! k0 Y; s7 ?
簡榮南教授指出,目前B肝治療主要有「口服」及「針劑」兩種,「口服抗病毒藥物」需每日服用,可抑制病毒生長和複製,療程約3年,另一種是「長效型干擾素」,每週注射一次,除了可以降低病毒量,還能調節免疫系統,療程約1年,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
) I; H* W% j* ^( b5 y, o* @公仔箱論壇
; ?' m! I0 }5 t: R% e K, ktvb now,tvbnow,bttvb「30歲以上未曾施打B肝疫苗,或肝指數異常、有肝炎、肝癌家族史與經常飲酒者等都是肝病高危險群,應定期篩檢,切莫等到出現倦怠、噁心等症狀才治療。」簡榮南教授表示,他曾收治一名40多歲的病人,當兵時就知道自己有B肝,又有肝癌家族病史,卻沒有定期追蹤,直到被家人察覺日漸消瘦來看診,才發現肝癌已惡化到無法開刀的程度。
9 X' y; R9 G9 r t公仔箱論壇
& x: L* ?& o3 w) z為了喚起大眾對B肝的重視,「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特別製作了「認識B肝與治療」的動畫影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並錄製國台語兩種版本供民眾參考,簡榮南教授建議,年底可為自己規劃完善的健康檢查,一旦發現B肝,務必要定期追蹤及治療。
* n e u, E" s8 R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