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領諾獎 中國藥學家發警世之言

領諾獎 中國藥學家發警世之言/ q; C5 C- y# {* p9 z
3 d! q% A$ f( [+ L( x) J# V)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  `3 k( C0 @* b# m
赴瑞典出席本年度諾貝爾頒獎禮的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在演講時對瘧疾可能在下個十年重新肆虐表示擔憂,她不但呼籲全球共同努力,遏制瘧疾對青蒿素的抗藥性,更在記者會上三度提及「自己的工作尚未完成」。她以八十高齡仍心繫科研前線,一方面傳遞出老輩科學家心懷天下的大愛情懷,另一方面也用此一行動提點世人:世界在不斷改變,既然人類面臨的挑戰永無止境,那就應不斷精進,隨時作好應對挑戰的準備。公仔箱論壇5 X8 J, v' ~7 ?0 s

  u8 k* j- l, w; P4 W
屠呦呦是本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她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尋得從中醫草藥中提煉抗瘧物質的研究方向,並與其所在的科研團隊一起努力,最終成功研製出抗瘧藥物青蒿素,為全球抗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 x6 W* V, \$ T* b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0 l5 r& J: ~$ g# G% {7 E3 o
僅管屠呦呦為中國贏得了第一個諾貝爾科學獎,但卻因這份榮譽究竟該屬於個人還是集體,在中國國內引發了爭議。然而按照不少科學界人士的看法,科學發現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面對茫茫的未知世界,只有尋得了正確的研究方向,才能確保日後的成功。因而許多國際性科技獎項評獎的聚焦點,往往在於誰是找到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人。
5.39.217.76' |8 L- R2 K6 G7 j- p  I+ F7 c9 W' ]
3 Y1 q) Y! {3 ~- \' P
這種評價標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中西方科研環境與文化因素的差異性,但卻為如何審度當今不少社會頑症,提供了某種鏡鑑的意義。
tvb now,tvbnow,bttvb% b  \, }' T) n- J: z/ e
5.39.217.765 W, c' X; \5 e7 O: g! P- J
在經歷了二十餘年全球化的浪潮後,世界早已變成了「地球村」,而網絡的普及,更對全球經濟、政治、人文等領域的交流與再塑造模式,產生了空前的影響;最近數年,由二○○八年美債、歐債引爆的全球金融乃至經濟危機至今,世界更面臨劃時代的政經格局巨變,全球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蛻變期」。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網絡安全、反恐、移民、氣候變化等種種問題所引發的社會矛盾、國家齟齬、文明衝突空前凸顯,令各國政府及民眾應接不暇,甚而疲於奔命。與一九七年代瘧疾為禍全球的危害相比,如今人類社會面臨的考驗,更可謂方方面面,挑戰也因之複雜而巨大。

7 I& g' A  ?# N( p5.39.217.76. `* i% D6 b3 {
在這些挑戰面前,各國政府因為政治機器運作的各種明潛規則,總難免「頭痛醫痛、腳痛醫腳」的尷尬,也因而難以找到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的「良方」。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面對這樣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大變局,社會既缺少前瞻性的哲學指引,也缺少實用性的社會學研究,因而不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民眾個體,皆難免被裹挾在這時代的巨流之中,跌跌撞撞,徒然應付。

% b: N2 y8 S1 L7 n3 L- e9 r) A5.39.217.765.39.217.76" S0 t- |( e9 g. b
這種境況,與當初人類面臨瘧疾魔影狂舞時的處境,頗有幾分相似之處。當年屠呦呦在各國醫學與科研界對瘧疾束手之時,能獨辟蹊徑,由中國傳統中草藥中尋得突破口,可謂難能可貴。而她由西醫而有機會系統學習中醫藥知識,並將兩者融匯貫通加以運用的思想方法與技術手段,是成功尋得此一突破口的「捷徑」。
0 x8 P: P- O1 S6 e1 I; x5 d: ]

7 _3 T9 D* r! {1 c; O
於今各國在網絡安全、反恐、移民、氣候變化等議題上苦無良策。其實深入觀照不難發現,這些問題多與當今社會國家或個人秉持的精神信仰、價值觀、行為操守息息相關,而且往往已非一國「獨家」之事,要予解決,必須進行跨越國境、民族、種族的合作。這就宛如屠呦呦以「中西合璧」之法尋得發現青蒿素的突破口一樣,需要國家、政府的管理者甚至公民個人,學會適應新形勢,運用新思維、結合新知識來應對各種新的挑戰。至於能否出現哲學、社會學界的翹楚,能站在貫通古今中外的角度與高度,對當下這個時代作出深切的研究與方向上的指引,則要看這個時代的福份了。

; V( p+ R7 d8 q2 b- stvb now,tvbnow,bttvb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