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泉忠:何謂「天然獨」?台港新一代「去中國」思維的特徵(上)——台灣的語境

林泉忠:何謂「天然獨」?台港新一代「去中國」思維的特徵(上)——台灣的語境tvb now,tvbnow,bttvb- q3 S9 n1 y" c, G/ ?7 P% c

" Y3 W0 {7 v7 m4 j, Z& A$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場被香港媒體稱為「中港大戰」或「港中大戰」的世界盃外圍賽,亦即11月17日在香港旺角大球場舉行中國隊對香港隊的運動賽事,場內一批香港年輕球迷仿效巴塞隆拿球迷的做法,合力展示出幾幅「HongKong is not China」的斗大標語。此一畫面經路透社駐港記者的報道,躍然登上了《華爾街日報》等國際媒體,也使此一極富「港獨」意涵的訴求,首度傳播到全世界。tvb now,tvbnow,bttvb( b% u. F7 O1 X: B6 a$ E
這一幕的震撼,結合近期香港幾所大學的刊物紛紛出現的「港獨」論述及民主牆中類似「Hong Kong is not China」的標語意見,筆者先看到了台灣「天然獨」的身影,繼而赫然地意識到:莫非香港版「天然獨」已在此地悄悄然萌芽了?# Y* I/ m& l/ f; h( {; j  ], O* i
何謂「天然獨」?
' x( W( b3 U9 ?7 z
0 i: D9 Q9 A$ {) V% g
身處在強大且共通的「中國因素」下,近年來香港與台灣的學生運動此起彼落,年輕一代的訴求及其在運動中展示的瞬間爆炸力,不僅衝擊了現有的執政體制,也對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帶來難以低估的影響。正因為如此,被這股年輕力量挑戰且否定的執政者,即使還在台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展示要「重視年輕人訴求」的柔軟姿態。
) C- Q' h8 L# t7 I  z. v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r4 {& `/ l! _0 C* N+ f2 P; c5.39.217.76自去年「太陽花學運」以來,台灣社會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天然獨」。此一新概念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儼然成為理解台灣新一代不可或缺的關鍵詞。# l2 l& A0 T3 \- `0 Z9 `% V
5.39.217.762 R  _' N3 H% Z4 n* t% ?& |$ F
追溯此一「天然獨」概念的源頭,不難發現正是來自於當下台灣總統大選中呼聲最高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或許正因為蔡英文成功解讀了台灣年輕世代的心理,因而在這場選戰中獲得了年輕選民壓倒性的支持。
; A4 a7 [: r! Gtvb now,tvbnow,bttvb

9 H6 `0 t# s% ltvb now,tvbnow,bttvb蔡英文是在去年7月19日民進黨召開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前夕,就黨代會是否討論「凍結台獨黨綱」議題表示:「隨着台灣的民主化……認同台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這樣的事實,這樣的狀態,如何去『凍結』?如何去『廢除』?」
' j. A; v1 ?0 p# f* m' Atvb now,tvbnow,bttvb此話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即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被視為民進黨「台獨」理論家的林濁水隨後在其「華山論劍」的專欄裏,連發三文,討論年輕世代的「天然獨」(當時林使用的是「自然獨」)。tvb now,tvbnow,bttvb' r* y/ Z" N0 e( a  z  K4 U$ z. C- G

1 N; {. h; k7 m( v2 n#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後,「天然獨」快速地成為台灣社會的流行語,並被「太陽花世代」所接納。「太陽花學運」後崛起的新政黨「時代力量」在組黨期間,身兼該黨建黨工程隊代理總隊長(後就任黨主席),也是「太陽花學運」領袖的黃國昌於今年7月8日就該黨的國家定位與兩岸主張時直言:「天然獨」是「時代力量」的「創黨DNA」。黃 進而指出會將「追求台灣國家地位正常化」的目標列為黨綱。
3 o5 ?# V* G8 D  D7 i. d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R- `0 c) I/ ]- `: p! q6 J2 \
台灣「天然獨」的特徵公仔箱論壇9 i- V  P- m& E- t5 ^1 P# S

5 O% s% K# |8 M# c9 h( `2 U#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0月,一位23歲,來自外省籍「深藍」家庭的台灣青年投書電子媒體,他在這篇引發廣泛轉載和議論的文章〈身為一個年輕人,國民黨得不到我支持的三個原因〉中,所點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國民黨「小看『天然獨』」,他批評國民黨和中共一道「把這些天然獨的年輕人,通通打成是被民進黨洗腦的」。
# @- I# Y, R. X7 G- r% }/ l$ k5.39.217.76
) `  `5 V% H2 ~) O. _; q0 J" O
在台灣,作為一種政治主張與思想,「台灣獨立」由來已久,並非什麼新生事物。然而,隨着「天然獨」3字帶來的語彙新詮釋,賦予了「台獨」全新的內涵與形象,也成為21世紀「新台獨」現象的三大特徵。
. ]) E5 ]- L& [) `- m0 n8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p8 q% v" F! d4 n/ g: B+ n: q6 O
其一,「天然獨」強調的是「自然的」、「與生俱來」的天性。不同於傳統「台獨」的後天屬性,「天然獨」並不背負過去「台獨」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歷史「悲情」,也否認此特性受到特定政黨的操控或受到「台獨教育」的洗腦。亦正因為視「天然獨」為一種「天性」,從而認定為自然生成的觀念,故具有拒絕「污名化」的自然反應。公仔箱論壇: l) Y& T5 e% K2 [& p
公仔箱論壇0 d; c  y% w4 |: e. F+ i2 r$ P/ J
其二,「天然獨」的假想敵,不再是傳統的國民黨,也不限定於台灣民主化時代的中共,而是轉換成「崛起」的中國+向北京靠攏的國民黨。在過去「台獨」思想的發展脈絡裏,尤其是威權時代及民主化初期,「台獨」如假包換的假想敵乃是國民黨。此一時期的「台獨」思想帶有濃厚的「省籍」因素,因此「台獨」成為終結國民黨「外省人統治本省人」的意識形態。到了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台獨」思想的抗爭對象從國民黨轉移到不放棄「武力犯台」的北京。而到了「太陽花世代」,「天然獨」的反對對象除了北京,還有在馬英九時代日益明顯,「不斷向中國靠攏」的國民黨政府。正因為抗爭對象的變換,「天然獨」也因此得以重建新的政治攻守態勢,並試圖去裂解現階段的假想敵。% m7 \& r/ N6 K' S; ?# Y% u

# h$ ]# e5 x3 |( Q1 k# utvb now,tvbnow,bttvb
其三,未被「污名化」下的「天然獨」,化暗為明,擺脫了傳統老派「台獨」的隱諱陰影特質,彰顯出截然不同的自在與自信。「台獨」在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被視為異端,不僅成為禁忌,相關的活動與訴求都因「損及國家安全」及「擾亂社會秩序」而成為被取締的對象。而即使到了今日,「台獨」仍被北京視為「數典忘祖」、「十惡不赦」、「絕沒有好下場」的代名詞。然而,如今台灣年輕人的「獨」在冠上「天然」的形容詞後,已一掃「負面」的形象,在使用上也常展現出「小看『天然獨』」的自信。
1 h1 N- T8 y3 G3 Q9 ~* R

& K: z; ?3 T* f+ f7 I: b  T公仔箱論壇日前,新台灣國策智庫公布了在馬英九與習近平會談後舉行的一項民調結果,數據顯示高達98%的年輕世代(20至29歲)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只有2%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認同「台灣未來應獨立成一個國家」的也高達81.9%。tvb now,tvbnow,bttvb7 Z6 W, X, h% X, c0 C
0 c  @" B7 \3 l3 S) i% |- b
香港版「天然獨」的萌芽
' e9 m0 V2 O: c. a- i  e4 l0 l
! [  x" R1 w# F
近年來香港民衆對「中國」的離心力,也在多項民調中顯露出來。根據長期以來就香港的身分認同定期舉辦民調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歷年來的調查數據,可以發現在九七之前穩居主流的香港市民的「香港人」本土意識,到了回歸後逐漸下滑,反之「中國人」意識則穩步上升,到了2002年之後更發生逆轉。
$ R) H4 H- p3 |4 a5.39.217.76
4 a. s  A( G1 E. w  \3 |, Btvb now,tvbnow,bttvb
然而,當香港市民的「中國人」認同在北京奧運的2008年上升到最高峰後,卻又開始走下坡。一方面是香港民衆的「0708年雙普選」訴求遭遇挫折,政改前景黯淡,另一方面則是中國人權問題再度惡化,就在這一年年底,起草《零八憲章》的劉曉波被捕。到了獄中的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2010年,香港市民的身分認同結構再次發生了逆轉,自認「香港人」的比率再度超過「中國人」,並在其後的「佔中」時期達到頂峰。5.39.217.769 R4 z; @4 D( @

& l# h* l# ^& jtvb now,tvbnow,bttvb
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民調也發現相同的趨勢。該中心在「佔中/雨傘運動」末期的2014年10月所做的香港人的身分與國家認同民調,發現對比過去18年的調查結果,自認為是「中國 人」的比率,由1997年的32.1%下跌至8.9%,其中34歲以下的「80後」更低至4.3%,反之「香港人」認同則高達38.1%(其餘部分主要為 雙重身分認同)。5.39.217.766 q4 @: |0 p# C; B9 t

8 k% k5 n( J7 D% ]/ ~7 y$ I2 n2 }5 [
換言之,儘管中國迎來「崛起」的高峰期,然而香港民主化的挫折以及中國人權問題的惡化,卻造就香港社會本土認同近年快速高漲及「中國人」認同的急速弱化的弔詭現象。5.39.217.76$ W! @3 f+ G  H- S( f- a7 V% Z
tvb now,tvbnow,bttvb: j9 M6 s8 x1 x$ v* F4 d/ u2 U( m
不過,嚴格而言,「香港人」意識的強化未必意味着「港獨」意識的高漲。2004年,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所長朱育誠「無中生有」地挑起在此之前從未成為話題的「港獨論」,使「港獨」議題一舉獲得了討論的空間。當時筆者就此現象在《明報》的第一篇投書〈真正港獨的虛實〉(刊2004年11月22日)所評論的正是當時「從無到有」的「港獨」現狀。此後11年來,圍繞在「港獨」的議論此起彼伏,也逐漸使「港獨」從「虛體」逐漸走向「實體化」。公仔箱論壇8 I7 V" e# B2 x3 v, }/ e; r6 A

4 W/ v/ C' H" @/ R' i, i
2007年筆者首度與港大合作舉辦涉及「港獨」的身分認同民調,受訪者中佔25%認同香港「應該獨立」,不認同的則為64.7%。必須指出的是,當時正是香港人的 「中國人」認同達到最高峰的時期,相信在「後雨傘運動」的今天倘重新調查,支持「港獨」的數字可能大幅度增加,此一判斷主要是基於兩個階段的發展變化。
  M5 \; i. x/ f  f5 t, J: |4 r3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5 o- w( x& K' |3 y; Q
首先,陳雲於2011年發表的《香港城邦論》及其後2012年「中港矛盾」與2013年「反國教運動」的爆發,刺激了學界不以大陸民主化為前提的香港本位論述的思考。2014年在「佔中」啓動之前由港大學苑出版的專書《香港民族論》(9月)及同年刊出的「香港民族命運自決」(2月號)、「香港民主獨立」(9月號)雜誌專題,正是在此氛圍下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不過,在此一階段,「港獨」仍然停留在「論述」的層面(參照林泉忠,〈普選死局與「港獨」出路〉,明報,2015年1月19日)。
2 Z" R& @! X% t( [" m/ Stvb now,tvbnow,bttvb
. {0 ?# f, U9 ~9 I' `& |6 z  I
然而,「佔中/雨傘運動」的爆發,終於使「港獨」首次走出書本與網絡以外的空間。由學聯領航的罷課行動及「雨傘運動」,在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打出「命運自主」的口號。為避免普選的訴求失焦,「雨傘運動」的年輕精英並沒有進一步在運動中提出「政治獨立」的主張。根據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鄧皓文於10月中在佔領區所做的調查顯示,學生及其他參與者中有75.1%並不認同自己的訴求是「港獨」。然而,北京最終對「真普選」訴求的全面拒絕,也觸發本土運動進入了全新的歷史階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b/ ?2 h- j' F/ c
! A) F8 G2 R  P/ d& [
(敬請關注12月7日周一刊出的〈何謂「天然獨」?台港新一代「去中國」思維的特徵(下)——香港的語境〉)5.39.217.76# @( Q) R: u+ _, c2 ?/ d

# \, z9 d/ O# M( Y% S4 k9 b公仔箱論壇
作者是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