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網路報27日發表社評說,大選即將來臨,不少人擔心大選的結果將影響兩岸關係,不過,我們認為,真正應該關心的還是台灣的經濟。經濟學家馬凱日前出席一場論壇時,語出驚人地表示:“台灣經濟不是悲觀而已,而是崩潰!”他認為,今年GDP成長率會低於1%,明年降至0,接下來是幾年負成長。在他看來,中國即將結束世界工廠的角色,因此台灣必須轉型,但這八年產業完全沒有轉型,仍然扮演低價代工角色。
! ~) q* u+ O4 ^+ e0 |( G7 k9 {! u! d A
社評說,然而,台積電董事長日前也表示,他不怕中國的投資競爭,他說:“我們不怕紅色供應鏈,我們自己就是供應鏈。”的確,台積電是台灣的驕傲,張忠謀說,儘管台積電在銷售量、供應量方面,分列全球第三、第二名,但他相信台積電的影響力全球第一。日前有關IPhone
+ S! g6 {- D+ A: A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E) J( J) w! Q X- l% _( q8 p
6S晶片的新聞,民眾喜歡台積電的晶片遠遠高於韓國三星的晶片,可見台積電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的表態,或許會讓部分人感到振奮,但事實的真相是,台灣有多少台積電?台灣有多少企業不怕紅色供應鍊?
# \. f2 g+ }' R7 P5.39.217.765.39.217.761 C/ t6 W) g( y3 X, b
社評說,張忠謀說得不錯,台積電現在技術領先大陸至少5年,發展到2020年還會領先大陸5年,何況“我們還會進步,所以我們會繼續領先”。然而,除此之外,不論是面板、LED、太陽能、DRAM、電腦週邊、系統等等,台灣都已經沒有優勢了,IC設計大陸也追趕得差不多了,甚至於聯發科都想要和大陸合作。 5.39.217.76) Z4 K6 ` y: Q
4 C6 X: k, j" g7 O9 a6 U
以上是電子業的情況,在生技產業方面,大陸方面也同樣擁有市場優勢,就連陳建仁也說,台灣最大的限制就是市場規模太小,要發展生醫產業,就必須要和大陸合作。然而,在台灣只要談到和大陸合作,就得面對各種意識型態的質疑。 tvb now,tvbnow,bttvb- V9 H: e ~6 @/ G
5.39.217.76: @4 G8 s5 \% H
社評說,整體而言,馬凱對台灣經濟的看法,值得我們警惕,因為台灣畢竟只有一家台積電而已,而只靠台積電,恐怕撐不起台灣經濟的未來。然而,台灣經濟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樣的景況?馬凱認為台灣產業過去八年沒有轉型,而張忠謀憂心的是未來電力不足以及環保團體的抗議。以電力來說,電力建設是長期的投資,等到電力不足時再建設,已經遠水救不了近火。以民進黨主張廢核四卻又提不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來看,張忠謀絕不是杞人憂天。
2 P. j v2 q% c. B
" v9 _" y+ A+ A% {* e& U 在我們看來,馬凱和張忠謀都沒有點到問題真正的核心,那就台灣的政黨惡鬥。一九七0年代到一九九0年代的台灣,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但自從台灣的民主化帶動了政黨惡鬥後,台灣的經濟就再也沒有過去的那種衝勁與活力。重大的經濟政策,往往因為政黨惡鬥而胎死腹中,要不就是七折八扣,根本發揮不了應有的效果。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以及兩岸服貿協議,就是兩個最明顯的例子。 5.39.217.767 A# e5 E0 m' M. ?/ z" Q# _
2 I! j; q6 g \* L$ Y公仔箱論壇 社評說,張忠謀有信心,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然而又有誰能挽狂瀾於不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