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麟:教育與政治
6 @, s! K2 U4 a. R/ W, [+ O: h- [公仔箱論壇
& |# \# b4 A6 f$ H i有論者指,今次TSA(全港性系統評估)的爭論,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只要教育局可以早一點說,會有重大修整的機會,相信可消弭部分家長的怨氣,只不過,政府官員一意孤行,堅持要考TSA,而且局長更不願意在立法會聽取家長與不同團體的意見,弄致事件走進僵局。過去幾年證明,只要政府官員在政策上予人感覺執惡固執,即使最後從善如流,此官員已經被「打入18層地獄」,民望翻身無望,更何况現在的教育局長,其民望長期處於負數呢!+ \6 G5 K: ]7 m5 [ J
1 u# h( Y: P4 }+ u1 Q" STSA與基準試事件tvb now,tvbnow,bttvb2 ~+ ]2 y2 H! T& C) }
8 ], ]/ D& T& h! P2 P n6 Ztvb now,tvbnow,bttvb不過,當大家代入政府官員的思維,就會明白,為何政府要堅持TSA考試。因為部分官員會覺得,這次TSA考試,跟以往的國教事件,甚至10多年前的基準試事件的事態發展及軌迹,何其相似!5.39.217.76) H1 x: A8 q5 U N5 `
: d' m8 Z! F- U4 `& i還記得2000年的英文基準試事件嗎?當時教育統籌局提出,要提升語文老師的水平,引入基準試,無論是原有的英語老師,又或者準備教英語的準老師,都要英文基準試及格。此舉在教育界引起巨大的爭議。後來事件紛擾再三,甚至有教師團體祭出罷課及罷考,意圖迫使政府讓步。最後,政府在豁免機制、補考以及支援老師方面作出讓步及承諾,讓事件慢慢結束。請記住:是年2000年的9月,就有立法會選舉。! R* t# r) M7 d4 F H& G2 Y8 F$ [
* q; G* S/ X' S5 W6 `4 d5.39.217.762012年,由學民思潮等團體,提出了取消國民教育的要求。這次爭議,原本是由中學生主導,理應與立法會選舉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當政府無法有效回應國教爭議後,導致運動不斷擴大,不單家長組織也站出來支持,教育團體也反對。後來,政府在立法會選舉之前一天宣布擱置國教之3年開展期,其後更宣布擱置課程指引。有說當時政府礙於立法會選情壓力,不欲國教爭議影響建制派選情,所以被迫提出擱置。
" Y) T0 L& f5 M1 T4 c. o6 v$ \5 C G
下年9月又有立法會選舉,現在就有TSA考試的爭議。市民看到家長、教師與學生又再走在一起反對,有似曾相識之感。難怪部分政府官員起初覺得,這個爭議背後,又是否因為立法會選舉臨近,某些團體又要故技重施,藉此逼政府讓步,以利下年立法會的選情呢?
% k! g; }' F+ M0 P) O$ M( ?tvb now,tvbnow,bttvb把質疑當選舉操作 捉錯用神
; j$ l# p( D6 S- K5 T
. G8 `! T8 G4 E( Y4 K: H5.39.217.76若有政府官員以此政治思維處理TSA事件,把所有質疑都當作選舉操作,實在是捉錯用神,對解決事件無補於事。3年前的反國教事件之中,大抵只有數十間學校在試行國民教育,換言之,國民教育還未認真全面推行,市民反對的是將來可能推行的惡政。現在的TSA卻是全港絕大部分學校推行,而且每天在折磨大部分學生及家長,禍延中小學,政府部分官員不能怪家長及學生如斯肉緊也!5.39.217.76& T& v5 X% g! I+ e! e. A# N
! I! C' g, G5 _' p
公共政策的爭議,從來都涉及政治,一個聰明的官員,是懂得在爭議被挑起時,立即有力地撲火,而不是任由星星之火,變成五級大火,又或者覺得在事件發酵前,視之為政敵攻擊,不斷撥火,加火加壓。現在的形勢是,政府不取消小三TSA,就不能平息眾怒。究竟現在是政府官員判斷錯誤,抑或是反對TSA的團體把事件政 治化呢?相信家長也懂得判斷吧!5 r( V7 {% A+ b6 ]8 a
) N$ X+ u% I: m! D&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