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強:形象之外的新舊交替——傘運後區選的啟示公仔箱論壇& k. \# o k: N( {. F
5 h9 G7 k* o W/ |* x8 c* Btvb now,tvbnow,bttvb
8 d S4 p7 [- P5 d9 I5.39.217.76是次區選的評論,3個焦點是「年輕化」、「政治素人」與(溫和)「本土」的興起。以「年輕」、「本土」、「素人」這些關鍵詞描述區選中浮現的「新舊交替」,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但卻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分析,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新舊交替」的含意。公仔箱論壇 A8 Y, B5 [6 w" h! Z1 c9 s) p
& S( s* A5 n y3 s- m" c) W$ h5.39.217.76解讀3個關鍵詞tvb now,tvbnow,bttvb; n7 e- s4 W8 S/ j# u+ C# s
tvb now,tvbnow,bttvb* p% l1 ?+ G, Z* k) ^0 i! q6 k
新加入選戰的年輕「傘兵」,不僅一舉奪下8席,大部分落選者也取得三四成多的選票,這亮麗的成績,自然吸引傳媒的眼球;另一方面,幾位泛民與建制「老」一輩「資深」議員落馬,進一步對照出「年輕」的「新」。然而,本屆區議會當選者的平均年齡是45.5歲,只比上一屆46.3歲稍微下降,因此僅從年齡來衡量的「年輕化」,其實亦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傳媒突顯的「小花策略」,也有點言過其實,例如馮檢基連任失敗,與何俊仁的案例其實十分相似,都是輸給國家機器精心部署的選舉工程,而非因為對手是否「年輕貌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c& x4 W$ A! e
新民主同盟的超高當選比率,與「傘兵」的興起,同被解讀為守護「本土」的勝利。然而,這裏的「本土」,與區選中大敗的「城邦派」或「熱血公民」所高舉的政治綱領,又或中港政權所指的「港獨」,顯然並不是同一回事。如果說今屆區選體現了「本土」力量的上升,真正的指向,應更多是回歸社區和守護家園的訴求,而非政治意識形態的重大轉變。而回歸社區和守護家園,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於以往的區選之中。
* i+ M" i. N8 J5.39.217.76
# @) y4 c4 y- _tvb now,tvbnow,bttvb相對於過去「老餅式」的選舉形式——直幡、橫額、街站、洗樓、派物、嗌咪,以至「強烈要求、成功爭取」各種交通、衛生、社區設施的細微改善,這次的區選所增加的新形式(如商議式民主)和議題(如動物權益),仍然十分有限。從這一角度看,所謂「素人政治」,其實並沒有太大地跳離過去的區選窠臼。也就是說,這些首次參選的「素人」,其借用的選舉與參政形式、提出的社區議題,除少數例外,其實並不太「素」。
: C- Y D/ h) Y/ A$ s! A8 e8 w公仔箱論壇
9 B% T+ [+ q4 C$ w&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蛇齋餅糉的極限 地區工作的迷思/ g$ L, U5 [' c) ?# @8 P
# A% `2 T% a! D Q3 c, w- ntvb now,tvbnow,bttvb那麼,如果我們認同這次區選真的出現了「新舊交替」,真的核心的轉變體現在什麼地方?公仔箱論壇: m. p; u; X0 {% v1 u
7 r. A5 d" U2 i5 P" z" |: ^在香港的細碎分區下的區選勝敗,往往取決於不同選區的獨特因素,因此除非出現了像2003年的「七一效應」導致泛民大勝,又或2007年泛民大敗可追溯至建制鐵票工程的初步完成等單一因素外,與上一屆變化不大的選舉結果,很難簡單地歸因於一般性的因素,不論是選舉形象或政治傾向——例如「年輕小花」、「政治 素人」或「本土主義」。
! t$ ?5 y/ \* e) g0 h/ J+ K7 c! L5 e1 ]+ N0 [7 c
2003年大敗之後,在中聯辦支援操控下,建制派傾盡全力在地區建立了廣而深的社會組織和網絡,到了今屆的區選,大概可看到這主要參照中共的組織方法,「抄考」泛民的地區工作和選舉形式,再加蛇齋餅糉的利益交換而打造而成的政治版圖的規模。其具體的表現,就是差不多每個選區千多二千的「鐵票」,也就是平均佔總體選民人口數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投票率近半(像今屆的47%),建制派於區選所能夠獲得總體票數,大概是稍微多於50%,因此個別選區的成敗,仍然充滿不確定性。5.39.217.76/ Y$ J. S0 w _9 J& ]) U% t- k
7 b0 [0 b2 A& p5 M) \. N+ f公仔箱論壇循這思路,說今屆的區選反映了「新舊交替」,指向的恐怕是自1980年代後期由泛民建 立,於2003年前後逐漸為建制派取而代之的地區組織和選舉機器,也包括蛇齋餅糉的引入。儘管這些政治操作仍然在目前的社區政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接 近其影響力的極限,開始進入「新舊交替」的轉折點。
k$ k9 j8 `3 q% z2 g% b2 Q) R. d" wtvb now,tvbnow,bttvb
3 C T8 r7 c6 t, y* e9 _. U, f8 n這樣的判斷,建基的是以下的觀察。面對雨傘運動影響下的第一次選舉,不再忌憚表露其全面介入本地政治的中聯辦,相信已不會再留手留力。從它狠狠打下長期希望與中央對話的馮檢基和何俊仁,可見一斑。倘真如是,再加上「黃絲」、「藍絲」的撕裂對立,擁建制的力量應已盡數浮現,也就是建基於地區組織、蛇齋餅糉利益網絡的「鐵票」,在目前的社會脈絡下,大概已到頂。除非中共建制能夠成功在更大的規模下改造港人的文化價值、身分認同(這恐怕在短期內並不容易發生),否則隨着老年人口的逐漸離世,更年輕的選民的人口增加,此消彼長下,未來的區議會選舉,確實很可能逐漸出現「新舊交替」。
6 z t! y& I- B& ^/ y K7 I2 Ntvb now,tvbnow,bttvb
2 F. j7 t( E* T- z/ N而這種「新舊交替」,也意味着建基於緊密的人際關係和現實利益的「地區工作」,以至蛇齋餅糉式的選舉工程,在區選中也走到了極限。事實上,從今屆部分選區的結果可看到,一些長期在選區「打躉」的參選人,所得的票數,並不一定比一些臨時空降的參選人為高。換句話說,所謂「深耕細作」式的落區工作,並非是選舉成敗的必要或充分條件;况且,要擴大旨在建立緊密的人際關係和建基於現實利益的「地區工作」,成本將隨着規模和範圍的增長而加倍上升。
8 @6 o7 R1 {3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8 ?8 C" S0 n s) L
作為隱喻的「年輕」「本土」「素人」
) o; S1 ] g- q! V
4 ]% _& {7 x1 D0 d5.39.217.76如果說「年輕」、「本土」、「素人」突顯了區選的「新舊交替」,除了表面上的外貌、形象、言談和行動外,更重要的應是以隱喻的角度來理解這些關鍵詞含義。「年輕」與「素人」所針對的,正是已經走到極限,開始「衰老僵化」,甚至「不斷自我複製」的地區政治操作和選舉工程;而「本土」所對應的,則是中港政權引自大陸政壇,強化鞏固以利益交換為操作原則和目標的「現實政治」。「本土」所追求的,是守護或拓展本地的多元文化和社會關係,追求一種命運自主的生活方式和價值。# {/ o' s+ l; l& Q6 _+ v" D: A* j
4 u ~6 G$ M2 @5 D h
在社區的層次,倘以選戰成敗作為目標,到達「新舊交替」臨界的意思,正是依靠緊密人際關係和現實利益的「地區選舉工程」已到達極限,能夠進一步開發新票源的,可能是帶點創意、新理念、政治訴求和行動形式的區選活動,甚或是願意放膽一試的勇氣;如果不以區選議席作為首要的目標,而是旨在守護或拓展社區中的多元文化和社會關係,希望「命運自主」從社區開始,那麼今屆區選所啓示的新舊轉折,是否見證了正「衰老僵化」、「不斷自我複製」的政治操作與價值觀念,行將面對以「年輕」、「素人」、「本土」作為隱喻,卸下因循包袱的新文化價值和行動方式的根本挑戰?公仔箱論壇! N& L) v0 _6 Y; K; N# },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I' q% B- L* B* F
區選曲終,人卻沒有全散。當選者自然需籌組隊伍,在未來4年任期中繼續做「社區工作」;一些高票落選的參選者,包括部分「傘兵」,尤其是簽署了《社區公民約章》的朋友,也計劃在未來幾年繼續在選區扎根,延續其商議民主、改造社區、命運自主的參選理念。真正的新舊之爭,也許現在才正式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