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生過多?
) Q/ a) |/ P; o% Xtvb now,tvbnow,bttvb0 A) \$ Z9 F3 f& F0 Z( |" L5 P& q
我曾經說香港的大學生過多,又主張擴大整體大學生的規模;二者表面矛盾,實質沒有衝突。0 ]0 ]. q& g) M/ Y# z7 B
A$ h; i5 G8 C# k1 {+ U! ]9 j; j1 u5.39.217.76香港大學生過多,有兩重意義:一是香港經濟沒有轉型升級,以股市與房地產為主,並沒有知識密集的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和專業的職位有限,難以提供足夠學以致用的工作給大學畢業生。二是香港現時大學課程集中於工商管理,多元化程度不足。工商管理畢業的大學生不易找到企業的中層以上管理職位,僧多粥少。
6 E# V6 i- x1 l0 B/ o公仔箱論壇
/ o' ^5 I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工商管理嚴格來說不是知識學科(academicdiscipline),而是採納各科知識,重於應用,知識基礎不足。因此,當不上工商管理的工作便不容易轉移至其他工作範疇。這兩個方面的因素相信是導致香港有不少大學畢業生陷入貧窮困局(包括就業貧窮)。
+ z2 J# E+ p) `& r/ S/ ?
6 S k; @; N' D Y! O另方面,從社會經濟文化的整體長遠發展來看,香港需要由知識產生出來的學習能力以及經常性的學習來發展與提升。國際大都會面向全世界,也面對着全球性的競爭,不進則退。成功的國際大都會,都有高的大學生人數比例。這個比例反映大學的教研機構的數量與質量,也反映這個社會的文化基礎。就讀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會畢業後離開,但卻構成這個都會的龐大國際網絡,包括人脈和知識網絡。公仔箱論壇4 v7 B: {5 C+ @& r# E
. b2 ~" B/ `# S+ [! u公仔箱論壇擴大本地的大學教研規模同樣可經開放大學和相關的學校體制,引進外來因素。教研機構與大學生規模擴大同時包括多元化,依隨知識的分工與變化。有一定的規模才可以有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