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退保方案非全民 涼薄本性終不改

退保方案非全民 涼薄本性終不改
9 q$ D4 m9 v: O/ _6 }: E0 M
1 |& a' q8 H7 E% U" t& s5.39.217.76退休保障計劃年底推出公眾諮詢,然而從當局先是偷偷抹掉「全民退保」四個字,繼而以「時間不足」為藉口拒絕將學者提出的「全民養老金」方案納入諮詢,足證港府根本無心解決安老問題,仍在玩弄文字遊戲,推卸責任。公仔箱論壇) z6 k) i1 z& o3 e! {6 b7 \

8 B& C: h4 H( G來自十多間大專院校的六十六名學者近日提出「全民養老金」方案,建議凡是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每月可領取三千五百元保障金,資金來源於三方供款:政府撥款一千億元作為種子基金;勞資雙方各提供一半強積金供款;盈利超過一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須額外交納百分之一點九的利得稅。「全民養老金」方案是港大學者周永新的「全民老年金」方案的加強版,重點都是要求政府有所承擔,而且是不查身家,人人有份,符合全民退休保障的理念。8 F; D! F) z0 w8 s8 o; w/ `

& c1 x1 i& }$ k1 S3 P, Z6 _$ ~- s有關方案是否合理、有無可行性,值得社會進一步討論,學者搶在正式退保諮詢前提出,本意就是希望政府將方案納入諮詢,拋磚引玉。然而勞福局局長張建宗卻擺出一副完全「無商量」的口脗,一邊假惺惺地聲稱「全民養老金」是好的建議,可以討論,一邊又說由於時間有限,難以將新方案納入年底扶貧委員會的諮詢,希望學者保持理性,不要杯葛諮詢云云。顯而易見,港府對退保早有預定立場,兩套官方方案分別是「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連「全民」兩個字都不敢提,難怪被質疑企圖引入資產審查制度,將有物業資產的長者排除在退保網之外。高官早前評論長者貧窮問題時,亦一再暗示部分長者低收入高資產,並非真正的貧窮,企圖製造社會分化。
) A6 x. W" d+ Q" h/ a8 a* x* I( G5 q/ }) H, r* S4 e  J/ E
按照港府的邏輯,有物業的長者必須將自置物業賣掉養老,如此一來,退保不就成為「無產者退保」?長者為社會打拚一生,部分人擁有物業是辛勤工作加上省吃儉用的成果,如果一定要賣掉物業花光積蓄直至露宿街頭才獲退保,豈不變相成為對勤勞節儉者的懲罰?
' M3 l; j! Z: ~! }+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r# S8 F0 Z  [& z" T全民退保少說也討論了十幾年,港府一拖再拖,從來沒有緊迫感,如今竟然拿時間不足說事,何止荒唐,更是虛偽。事實上,港府一直推卸全民退保的責任,藉口五花八門,一時說構成長遠財政負擔;一時說未來有結構性財政赤字;一時說是社會沒有共識,現在又推說時間不夠,可見港府口口聲聲重視安老問題,無非是葉公好龍。港府坐擁金山銀山,卻任由貧富懸殊問題不斷惡化,坐視無數長者晚景淒涼,不是涼薄冷血又是甚麼!
# L4 N4 h* z$ g+ y4 J- I; q
  n1 T, g$ S9 Z% q1 _; a8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安老問題早一日解決,社會早一日安寧,否則只會激起更大的民怨。猶記得,當年曾蔭權政府有意為長者生果金引入資產審查,引發天怒人怨,不少長者用鞋底狠狠「打小人」,港府被迫跪低;前幾年討論交通津貼,港府又提出苛刻的資產審查,最後也是被迫讓步;如今在全民退保問題上港府重施故技,守財奴本色不改,到頭來恐怕又是自取其辱。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