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雜誌社社長汪舟29日在廈門大學舉辦的主題為“台灣新文學的抗日意識和原鄉情懷——紀念台灣光復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指出,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具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人民的精神文化遺產。兩岸學者研討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就是要弘揚台灣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兩岸同胞深刻體認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
+ E% t6 x6 b% M& j( b1 D0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5 b. A/ ~( l, _8 G3 V R" F2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汪舟表示,該次學術研討會,旨在紀念台灣光復70周年,緬懷台灣抗日的先賢先烈,從文學的角度印證台灣人民愛國主義精神的歷史傳承,這對糾正“台獨”史觀、“皇民”史觀,增進兩岸同胞的歷史連接和國家認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y a. m) D; z! |7 K
, r8 E5 B* u; y" j
汪舟說,120年前的1895年,清朝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噩耗傳來,舉國震驚,群情激憤。當時正在北京參加朝廷會試的台灣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與二名在京任職的台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立即聯名上書都察院,“垂涕而請命”,力主抗日保台,史稱台灣“五人上書”。台灣“五人上書”揭開了“公車上書”的序幕。 tvb now,tvbnow,bttvb ]& J0 _$ h" e* o* j+ o
; L& [6 S8 ?6 I1 W6 j* m$ {& F 台灣“五人上書”縱論台灣作為祖國海防屏障的重要性,一旦割地棄民,沿海岌岌可危,天下人心瓦解;深刻闡述了台灣人民與祖國命運與共的道理,表達了全台軍民決心舍生忘死為國家效命,赤子雖肝膽塗地而無悔,“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愛國赤誠。呈文約一千餘字,字字血淚,慷慨陳詞,蕩氣回腸,可以說是台灣抗日文學的開篇之作、不朽篇章。 tvb now,tvbnow,bttvb1 Z E/ m3 F, s2 F/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j7 e6 d1 J6 S' V" M. M7 R8 J
“《馬關條約》簽訂當年,日本武裝侵台。全台軍民激於義憤,萬眾一心,奮起抵抗,唐景崧、丘逢甲、劉永福等組織義軍與日軍展開激戰,許南英、林朝棟、蕭光明等組織家丁鄉勇阻擊日軍。台灣人民英勇悲壯的乙未抗日戰鬥,實際上將甲午戰爭延長了6個月。台灣淪陷後,許南英、施士潔、汪春源等一批台灣進士、舉人,“恥為異族奴”,紛紛回到祖國大陸,其中多數是台灣近代作家。“汪舟說,丘逢甲在割台周年祭寫下“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這樣的詩句,表達了台灣人民對日本侵占台灣的悲憤之情。 $ E6 a0 m% r) z4 S& y" L( ~
, Y. n- n1 ~0 s! b8 L6 M* G
自1895年至1945年,台灣人民在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下,英勇抗爭,不屈不撓,頑強堅守中華民族屬性,頑強維繫中華文化情感。台灣人民武裝抗日鬥爭持續了幾十年,先後爆發了北埔事件、林圯(yi,移)埔事件、苗栗事件、六甲事件、西來庵(an,安)事件、太魯閣事件、霧社事件等抗日起義。日本侵台中後期,台灣人民武裝鬥爭被殘酷鎮壓而沉寂下去,由蔣渭水、林獻堂等人領導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對日本殖民當局開展政治和文化鬥爭。霧峰林家、屏東蕭家等台灣望族傳承愛國精神,頑強抵抗日本殖民統治。
& z- K3 H9 t% i+ ~' J
5 {% F! W: J9 U0 @0 f" H' A8 X “在半個世紀的抗日鬥爭中,台灣人民付出了65萬人的犧牲,為抗戰勝利和台灣光復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說,在祖國苦難深重的時刻,台灣及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最先扛起了祖國的苦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台灣人民沒有缺席;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是中國人民抗日鬥爭的重要一環。”汪舟這樣表示。
1 R! i2 v) f8 T1 G# ?6 ?: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 A. L7 r; d) H0 K
文學是社會現實的反映,是人民心靈的寫照。在50年日據時期,台灣文壇產生了一大批充滿抵抗意識、深懷祖國情愫的作家,近代愛國詩人有丘逢甲、許南英、洪棄生、林幼春、連雅堂等,新文學作家有賴和、張我軍、楊守愚、陳虛穀、楊逵、朱點人、呂赫若、張深切、王詩琅、葉榮鐘、吳濁流等,群星璀璨,他們用文學作品揭露殖民統治的殘暴,反映台灣民眾的疾苦,抒發心向祖國的深情。
- T( s: `! O5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汪舟提到,被譽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一生堅持穿漢服寫漢字,堅守民族氣節,宣揚抗日思想,作品控訴日本侵略者給台灣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曾二度遭日本殖民當局逮捕入獄。他雖未能看到台灣光復,但在臨終前寫下“天道還形自有時,留此雙睛一看之”這樣的詩句,表達了對兩岸人民抗日鬥爭必將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
; j! p8 ]4 q! l |( H; U, u
3 V* d+ E5 Z: }. \0 @. z# h- K$ ^5.39.217.76
8 ?6 k6 k1 ]" j1 _: \ 台灣日據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家楊逵,積極投身台灣抗日民族解放運動,作品深刻表現日據時期台灣人民的不幸和苦難,謳歌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洋溢著濃烈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現實主義力量。他曾多次遭到日本殖民當局逮捕入獄,但他表示“我是到了咽下最後一口氣,也不向日本的蠻橫低頭”。楊逵被譽為“壓不扁的玫瑰花”。 公仔箱論壇. h+ h6 L3 L6 [" R
, x# k! g0 _: O, \3 h “身處殖民統治下痛苦呻吟的台灣同胞,如雨夜花,被風雨摧殘,離葉離枝,花謝落土不再回;備受異族奴役的台灣同胞,如望春風,依戀祖國、向往祖國。”汪舟說,“苦戀祖國”是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台灣作家巫永福隔著海峽呼喚:“未曾見過的祖國/隔著海似近似遠……還給我們祖國啊/向海叫喊/還我們祖國啊!”正如鐘理和所說:“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
& Q2 N8 Z. F E: r: o* v4 {5.39.217.76公仔箱論壇7 v; S- m/ k: |
汪舟最後提到,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具有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人民的精神文化遺產。兩岸學者研討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就是要挖掘、弘揚台灣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兩岸同胞,尤其是兩岸青年了解台灣走過的苦難歲月,了解台灣先輩抗日鬥爭的史實,從共同的歷史記憶中,深刻體認兩岸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圓“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