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美智庫學者:英國對待中國的方式才是正確的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了國事訪問,10月20日《金融時報》的一個標題這樣寫道:“中英親近,美國不爽”。對此,曾在美國國務院任職的獨立智庫學者何思文(Stephen Harner)在《福布斯》(Forbes)發表評論文章稱:“在政治手腕上,就像很多其他方面一樣,英國從來都是行家裡手,而美國常常容易分心,總的來說不是個好學生。” 2 `7 Y0 W, Q5 n2 x' d

7 V& _1 G5 R) [. a& t5 dtvb now,tvbnow,bttvb  《金融時報》此前曾寫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個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受到了預料中的禮遇,在英國也將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但“華盛頓的中國問題專家說……這兩個大西洋盟友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來對待中國這個崛起中的太平洋大國”。
, F  B: U6 y8 p, x8 |( b$ \4 L+ R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A8 O7 Y$ q9 s: J8 {4 F1 l$ l
  何思文認為:“英國對待中國的方式才是正確的。”美英兩國完全不同的對華政策立場和戰略就是具有高度啟發意義的生動例子。 3 d& c  Y" w1 K* h% R# O) R' B
. i7 n) M. q' e0 a, ]. S
  文章稱,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和內閣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認為,與中國“積極交往”符合英國的國家利益。這意味著積極促進兩國交往,實現“合作共贏”,其中最明顯和最重要的就是商業交往。從歷史和經驗出發,英國人不認為對別人——尤其是中國——的內政指手畫腳是出於好心或者會帶來好的結果。他們遵循自己的傳統,想從中國那得到的是“貿易”,包括相互投資、項目開發、技術轉移等等。正是這種清醒的頭腦使卡梅倫政府在今年3月不顧美國反對,毅然以創始成員國的身份加入由中國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而這似乎招致美國政府的不理解和嘲笑,他們的官僚利己主義似乎把牽涉到中國的每件事情都視為“零和遊戲”。
9 K6 U! ^: L' A0 ~3 E( I5.39.217.76
( W  n! x  d( P- v; |2 J  何思文認為,除非英國人已經計算出所謂“以後的問題”是可控的,沒有理由因為這些還沒有發生的問題就想當然地在兩國關係中插入根本不必要的衝突。而美國的國家安全機構沉迷於自我臆想的“以後的問題”,這種心態正在破壞與中國的關係,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 tvb now,tvbnow,bttvb4 _1 z1 c( `$ i

9 R* ^8 w& q% ytvb now,tvbnow,bttvb  從澳大利亞皇家海軍退役的山姆•貝特曼(Sam Bateman)博士認為:“美國以為它可以派遣軍機和軍艦前往中國提出領土主張的南海島嶼附近維護航行自由,這種想法糟糕至極。因為這是對國家海洋法的不合理解釋,因為這表明美國沒有顧及這種行為對地區穩定的影響。”
  M% C9 O$ w4 u! Q( ?- T: Stvb now,tvbnow,bttvb
% t. u- M( f4 X- ~7 @7 X/ u公仔箱論壇文章猜測,英國人——他們對海洋事務深有了解——會同意上述觀點。 tvb now,tvbnow,bttvb, D# t& E* V$ q; a" A$ l

; ]* y1 k0 [0 ]. S  貝特曼說:“美國政府經常說中國威脅到了南海的航行自由。但到底是什麼自由受到了威脅?” 他認為:“美國正在考慮的那個舉措是危險的單邊權利主張……以這樣一種咄咄逼人和不必要的方式來挑釁中國只會使事態更加惡化。我很想知道,美國是否明白自己正在南海幹什麼……”
# W7 }4 F7 ?6 `1 Z/ x+ z) M. ?# T7 s; r3 T4 M
tvb now,tvbnow,bttvb+ D0 s  ^! T8 S2 j9 ^. \" D, R# w+ H& t
  何思文在文章最後表示,“基本上來說,英國不應該摻合美國正在考慮的行動,包括不要在針對中國的這些抗議中和美國站在一起”。他認為,卡梅倫和奧斯本會考慮貝特曼的建議,英國正在向世人表明,如果美國的“領導”走錯方向,那麼它將和美國分道揚鑣。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连香港的前宗主国都开始亲中, 那么香港何去何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