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少女勞美蘭等不到換肺去世,6年前獲捐肺的53歲男子吳家明,則幸獲捐肺續命,因他的病而患上精神衰弱的家人,能不藥而癒;他和女兒的關係亦改善。5.39.217.762 i) W0 Z7 l5 F5 Z% }$ b
他深深體會,器官捐贈,不止救一個人,而是救整個家庭。香港移植學會則呼籲市民,要向家人清楚表達捐贈器官的意願。
- u0 |2 N+ @ }$ O5.39.217.76妻負起重擔 影響家人健康
9 d a/ |* I9 t. Y3 U& M, D# v& D5.39.217.76吳家明6年前接受肺部移植手術,當時他已受肺氣腫病折磨7年。他說原本任職地盤工,是家庭經濟支柱,但患病後根本無法工作,一家重擔落在太太身上,連帶影響家人健康,疼愛他的姐姐更患上精神衰弱。
; Q4 f) F6 u9 w' u+ R5.39.217.76當時吳的女兒只4、5歲,他說那時與女兒關係一般,「女兒曾說:『爸爸不是瞓床就是瞓梳化,不是在家就是在醫院』,那時很傷心。」
6 c6 V8 {5 b' g6 s4 m' K公仔箱論壇後來他因病轉差獲加入輪候冊,當時捐肺數字一向極低,每年平均只有1至2宗,主診醫生也坦言等到捐肺的機率太小,着他不要抱希望。不過他幸運地輪候3個月,便有合適的肺部出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N2 \+ C/ X% {7 D0 z" U
接受移植後,吳形容「一家人生活180度轉變,家姐康復速度甚至比我更快」。他說自己經歷過,才深刻感受到器官捐贈不止救一個人,而是拯救一個家庭,更覺捐贈的偉大。他說自己懷着感恩的心,一直很落力推廣器官捐贈,想多些人支持。tvb now,tvbnow,bttvb# L* l, G, J& L; }- z0 q) P
另一名器官捐贈者家屬查凱傑,其外婆兩年前因腦中風逝世,「婆婆生前喜歡幫人,亦有跟媽媽討論過死後安排,十分支持器官捐贈,所以我們尊重她的意願,決定捐出所有器官。」經檢查後,捐出肝、腎及眼角膜,至少5名病人受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i0 p7 ]' {7 C; B% p# R
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醫生陳崇基指,腦幹死亡病人借助機器,尚有呼吸、心跳,家屬常難以接受在醫學定義上,家人已經死亡。由於接受需時,結果往往錯過捐贈器官的黃金時間。公仔箱論壇; _; D( N5 _( R9 T/ P# S2 P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翟偉良表示,根據過去數年的調查,近半市民仍然存有「死後要留全屍」的想法;亦因不少人忌諱生死,生前沒有告訴家人意願,2成家屬稱不敢代決定而拒絕捐贈。4 r9 _/ R( P8 C( k1 Z7 g5 F
移植學會籲 清楚表達意願1 K( x) |4 u) l! o
他呼籲市民及早計劃死後安排,不論同意捐贈與否,都應向家人清楚表達意願。
r3 z3 L! n' m4 @5.39.217.76翟和香港腎科學會前主席馮加信都建議,政府牽頭成立像扶貧委員會的跨界別委員會,改變現時一盤散沙的局面,並邀請業界、民間團體和專業人士加入,一同推動捐贈文化,並研究可行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