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介明: 誰也幫不下,誰也不會贏!
3 B4 }; j3 b% G
0 r1 s9 V! k8 t: x7 X0 r9 ~& K5 i"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D) r, M) n# q6 n& O0 g# a' E
上周五,筆者在本報專欄「教育評論」寫了〈程序.理性.法治〉一文後,收到許多很不相同的反應,並非對於港大校委會決定贊成或者反對,而 是兩「派」之中,也有不同的贊成或者反對拙文的觀點。可見,一篇文章,也許十個人可以讀出十種意思;至於網上的胡言亂罵,則已經司空見慣了。公仔箱論壇1 `! y2 ^) d+ i w! k6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 u4 b# ^. w' k7 s4 f
不過,《明報》大字標題,指筆者說「沒違程序,輸的要服」。前一句不是筆者的話,後一句並非針對委任事件。大概是找不到對立面,勉強把筆者拉下水。不斷收到友朋短訊,「斷章取義」之聲不絕,不得不澄清一下。
! X8 ? P% M6 |+ Ctvb now,tvbnow,bttvb$ [8 q5 w ^, T% q% Y7 P& g( d- b
政治風波 只是破壞
* i% @+ `- Y' O% `* E# U5.39.217.76
) T( d# T! Z* R) X3 S" e9 `5.39.217.76筆者認為,應該想清楚,目前最重要的是什麼?以下是筆者的觀察:
5 T" \8 f. ?! d' R# r _tvb now,tvbnow,bttvb3 A% @( T# O8 c1 q4 ^& B
【一】
' k( Q B7 _6 |9 D8 H1 D公仔箱論壇港大委任副校長事件的過程與結果,筆者覺得非常不幸。筆者半生在港大生活,出現這樣的事,心中的悲痛,無以名狀。* ?/ i) W; I' T6 F. q
港大的人事委任,出名的嚴謹;某人是否得到委任,都是平常事。然而,一位深受尊敬的學者,接受邀請、按照程序、申請一個學術行政職位,卻在委任程序 接近完成的階段,捲入一場莫須有的政治風波,被無辜擺上桌面,任由揶揄,成為各方鬥爭的犧牲品,這是港大的悲劇,也是香港的悲劇。誰贏了?此其一。9 H: g$ o8 `# F, G7 [3 ?# ~+ R/ {7 L
tvb now,tvbnow,bttvb8 [- m9 P8 z H" N$ e% U6 O
【二】
3 `; N% `3 {3 h6 D: u! H5 I! otvb now,tvbnow,bttvb當事人當中也做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也許是不服氣,不甘受辱,自己出面評論事件,失了分。但是整個風波不是他挑起的,他是受害者;他是有點豁出去了,但是沒有輸打贏要,一開始似乎就沒有了委任的指望。此其二。
6 Y0 t4 v0 ^& M1 L
0 P4 l+ ?1 |) h*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三】tvb now,tvbnow,bttvb. S1 k# A" o z1 p, D2 S2 s
校委會在9月會議中的關鍵是「是否接受物色委員會的推薦」。按照程序的設計,物色委員會是從專業、學術、經驗等各方面篩選候選人,然後提出推薦。如筆者上周所言,這個過程是非常嚴格的。校務委員會當然有權否決推薦,因為校務委員會是大學與社會的介面,它可以有專業、學術、經驗以外的考慮;但是校務委 員會不會扮演一個超級學者的角色,從專業和學術的角度,來評價或者推翻物色委員會的評價,否則,那是對大學的學術尊嚴的最大侮辱。此其三。
3 M* a, T1 ^" _4 A' k
5 H3 }2 P/ c* V# X/ r5.39.217.76【四】
! s7 {$ ^& C6 w) v. Z* C/ g公仔箱論壇因此,此次委任不成功,校務委員會的確須予社會一個合理的解釋。在社會極度關注之下,「大學的長遠利益」這種說法,就很難交代了。社會上的意見很分 歧,但是不論站在分歧的哪一方,有一點是共同的:這次的委任,是一個政治事件。校委會應該對於這一點,有一個表態,而不是迴避,這才能維護大學的尊嚴。如何表態,表態又會有什麼後果,那是校委會必須承擔的,不能用迴避來代替。此其四。4 E' f- v9 z* V x! t4 a
/ m+ n% M0 m7 m. G: S$ c公仔箱論壇【五】$ u9 l$ F# o X- Y
風波,是一場政治風波。香港從來沒有因為學者的政治傾向,而影響其聘用或者委任。現任各大學的領導,包括校長,不乏政治立場鮮明的人物,但是從來沒 有人擔心他們領導的學校,會變成「愛國學校」或者「泛民基地」。這是香港長年建設下來的專業精神,香港人覺得是一種難得的優勢。因此,這場風波的性質,在香港是前所未有的。此其五。
. z! S* @* k5 z公仔箱論壇: Y; l! E$ H! Q" b! F- O* s+ R
【六】
G( l* L2 Q0 T h發難的是左派媒體。透露了本來是內部機密的物色委員會的推薦,並且以政治理由攻擊當事人。當時筆者的觀察是:「輕易地用內地習慣的思維來評判香港的 狀況,也會把事情的真相弄得混淆顛倒;而且會連環推理,自創邏輯,於是得出驚人的結論」(〈奇怪的政治邏輯〉,刊2015年2月6日《信報》)。此其六。
: M' b& V/ q( X, f4 M: P3 b8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 ?( A8 s' s6 ? ?
【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A% c; r( p& U
左派媒體,用內地的政治框架來判斷香港,已經不是一朝一夕,只是以前覺得要尊重,現在是覺得「不能再忍」。這是根深柢固的文化與思維,香港人認為理 所當然的,他們可以認為大逆不道。香港人沒有簡單的辦法去改變,接近北京的香港人士又不敢去接觸這個問題。因此恐怕以後還會變本加厲,香港的任何問題,必然有內地元素的「干擾」,香港人必須學會處理。此其七。
$ h, k7 _8 C: r) e4 i% U$ f+ f3 B) H1 I9 T* x% l* o
【八】
, g" g/ i, D( J( f: Y0 @tvb now,tvbnow,bttvb內地的媒體,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些地方變化不大,例如看着中央的定調辦事;有些地方變了,只要政治方向「正確」,可以自由發揮,因此才有了許多「寧左勿右」的思潮。有關香港的,除了港大,還有李嘉誠。香港人把左派或者內地媒體的言論,放大成為中央方針,是很容易的錯判。此其八。
3 [( V3 `1 B2 l2 n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_/ U+ ]; u+ F
【九】! r: }8 F2 s8 X/ A7 l: o- \
左派媒體在風波中,最核心的責任,是洩露了大學人士遴選過程的機密訊息。這在香港的傳統之中,是絕不容許的,是破壞了程序的尊嚴。在內地媒體來說, 沒有這種考慮:只要政治正確,就可以採用任何手段,因為這是屬於鬥爭,目的就是不讓某人當選;於港大來說,無端在決策程序上出現了缺口。此其九。
' N: j2 B, X! b8 M$ }
2 E4 [9 \* H. a* D7 K; K$ I4 g h5.39.217.76【十】
4 Y- F& S5 h( t. z0 {" ]( r,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推薦人選的外洩,左派媒體的出擊,校委會馬上處於尷尬地位。無論最後是接受還是拒絕推薦,都會受到某一方面的強大政治壓力,進退維谷,左右為難。這 些後果,發難的媒體不會預料得到,也不是他們須作考慮的。校委會真正面臨的考驗,不是接受還是拒絕,而是如何面對政治壓力,而這是校委會從來沒有經歷過 的,有點手足無措。1 o) ~6 `' n2 q% y1 p9 ^
9 B( O* A$ q; n T$ T
不過,按筆者的觀察,好像校委會裏面沒有正面討論過如何面對這種壓力,而是盡量迴避,「等埋首副」,就是這種心態之下的傑作。但如此,就把矛盾燃燒到整個大學大家庭。此其十。
" C4 V0 H# ^9 ?1 y/ _4 C
( s' d, |0 y7 L0 J1 }; i【十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Q% q# T) } e0 t5 w, O/ c
於是採取「等埋首副」的拖延策略。這的確違反了以往的慣例,但是又不至於算是破壞程序;反對者把「等埋首副」當成箭靶,其實有點搔不着癢處。不過, 作為大學校委會,門已經關不住,一則反對的聲音愈來愈大,變成了社會風波,拖延只有讓反對的雪球愈滾愈大;二則屬於校外的校務委員,本來就是大學與社會的 介面,很自然他們會把各自的政治立場,傳遞到會議之中。於是,社會上的張力,也就成為了校委會內部的張力。此其十一。公仔箱論壇3 j3 T1 n0 ]3 N- \& r7 L3 V
9 v1 U6 D. K% n; n6 `5.39.217.76【十二】
2 T3 Y9 W1 z% ^: e8 h: \5.39.217.768月校委會會議,尚未結束討論,學生佔領會場,會議被迫腰斬。這一來,就把程序的缺口擴大了;而學生代表與其支持者的言論,又把缺口進一步擴大。學 生與支持者的思路,似乎是廣東人說的「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認為校委會是個不義的機制,須要踐踏。請想一想,在程序和制度受到破壞的時候,是盡量捍衞這 個制度,還是進一步摧毀這個制度?他們選擇了後者。此其十二。tvb now,tvbnow,bttvb0 z5 M4 X, \! \1 h
. p5 [" Z7 r* |* e5.39.217.76【十三】tvb now,tvbnow,bttvb# l: ]% ~' H2 B( h+ Z
9月校委會會議,是8月會議的延續。學生代表披露個別委員的個別言論,徹底踐踏了整個校委會的決策過程。學生代表與他們的支持者,他們的思路看來 是:只要我代表公義,我就可以採取任何手段,包括踐踏程序。其思路,與上述的左派媒體沒有分別,都是政治掛帥。如此,左右夾攻,校委會的程序和機制也就體 無完膚,港大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此其十三。公仔箱論壇+ z" L" r$ a: b: m
7 i/ c- j, [+ k( M. s+ s6 v# b【十四】
: [5 e8 a0 z* Y' [: Q. l/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月會議以後的餘波是還有不少人咬着「學術」問題不放。明明是政治因素,卻偏偏要說成當事人一錢不值,不少人因此出了洋相,扮了小丑,暴露了無知,也敗壞了自己的聲譽。此其十四。
/ w, b5 k. L2 w' u/ z1 [7 w- [5.39.217.76
; F7 C; k$ E+ w7 E; b( k# X. }$ m' m這樣的一場風波,誰也幫不下,誰也沒有贏。除了破壞,還有什麼?5.39.217.761 q9 ]) P0 y3 F4 n- P$ z4 ^
$ s) w0 L! i1 M3 M- ^7 O0 m7 z5 m3 i文化差異 保護優勢
- C# F0 z: ~- b1 S# i- Z5 y! p5.39.217.76. f* ^; g( @ P4 S
筆者想說的是:香港正在而且將會不斷受到內地思路(或曰政治文化)的挑戰。筆者會把這看成是文化差異的必然,不是簡單地用「抗爭」思維就能解決。這 些挑戰,衝擊的不是具體決策的結果(比如說,委任誰),而是決策的程序;而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在紛紜的利益與意見之中,決策過程是唯一足 以包容多元思想、維持社會穩定的要素。經濟形態,決定她的社會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香港的法治,是大家公認的優勢,原因在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v" V2 ~; q
' z0 p+ k- y: i- L! |. Dtvb now,tvbnow,bttvb這一點,在奉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裏面,一時是不容易理解的。類似港大風波的事件,一定還會不斷發生。香港的一整套運行的程序與機制,得來不易,受到外來的政治衝擊之時,是保護這些程序與機制,還是摧毀這些程序與機制?這是我們現在必須面對的。
3 W* ?; R, x& {; H! L
! S( M6 g) t4 T h1 c# vtvb now,tvbnow,bttvb像港大校委會,假如摧毀了她的機制,即等於打開大門,讓各種政治勢力肆無忌憚地操縱校務決策。不少聲音說要改革,那不是摧毀的藉口,但是「摧毀」似乎是目前反對者的主要意向。在沒有改革方向以前,就把她搗碎,後果不堪設想。
) S2 l& e/ d5 I) J L! [. e6 `: L
8 P. A% a4 H+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然,「堡壘是從內部被摧毀的」。校委會本身的素質,是機制是否有抵抗力的關鍵因素,那是另一個必須深入討論的問體。學生代表披露的,不能作為討論 的根據;有人說,不知道討論的全部:沒有披露的是什麼?贊成委任的是什麼意見?學生代表本身又說過些什麼?有沒有話題引起辯論?有沒有正面討論政治壓力的 問題?等等。5.39.217.763 w7 L8 T& l7 |
公仔箱論壇 [4 a" j$ \! K+ J: o( z. T
不過,按程序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也不必要披露。因為集體決議以後,當中的討論都是過渡性的,都不重要。反而是這個決議,既然受到社會如此廣泛的關 注,除了公布於世,應該對於決議有比較具體的解說,讓社會明白決議根據的理由;而這,完全毋須涉及機密;而這,也會讓一些不負責任的委員汗顏,也還其他態 度認真的委員一個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