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中秋賞月 不以圓缺論得失

中秋賞月 不以圓缺論得失
# E. _( @- b/ i
公仔箱論壇- X) \7 T! m5 v# w- O$ U+ p2 |
花好月圓之夜,家庭團聚之時,品茗賞月之際,其樂融融,堪媲美於「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然而,正因為期待圓滿,倘遇濃雲遮蔽月色,則難免有減興致。
0 c; y; \0 {9 p4 \0 _( s* l/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l3 ^3 v( k6 p
月圓特別令人珍惜,顯然在於圓滿難得。

4 v4 D' j' j' _! n6 B0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7 ?3 C0 ^7 H4 @+ _公仔箱論壇
在自然界,太陽、月亮和地球,各自不停奔波,永遠不能聚首,只能羨慕人間團聚。地球公轉一年,尚有逾半年百花競艷;月亮公轉一月,卻難得短暫嶄露圓臉清輝,很快即重顯月牙。有人按照光速來折算,地球看到的滿月,已是一點二光秒之前的圖象,可見月亮之圓滿甚至於一瞬間。人世間,亦如是,難得圓滿。宋代蘇軾為官密州,官場坎坷失意,兄弟分離難聚,中秋孤賞明月,徘徊於出世與入世之間,情不自禁把酒問蒼天:「何事長向別時圓?」

$ B* Y) X& X  {" T* J: w6 M$ W公仔箱論壇3 T" w: o  m% E* U) r
既然圓缺互見,人世眾生亦見仁見智,各自修為。追求成功的人們,甘於忍受非常的歷練。明代官員于謙,曾藉「煉石成灰」自明心跡:「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名詩亦向世人昭示,欲成就自己,就必須經得起一切考驗。

0 K2 X4 S4 F5 T! z"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q# Z9 S# {/ n9 F& C0 C" U" [: {
追求完美的人們,不甘人生缺陷,喚起勃勃雄心。飛機的發明者,不甘人類因無翅膀而不能高飛。人類經過不懈努力,如今終於能夠飛抵地球南北兩極,終於能夠涉足月球表面,終於讓載人飛行器旅行木星納入未來商業計劃……

" A# @) f; f( ~% K公仔箱論壇  D6 e$ [5 h5 m$ Q0 c2 R: {8 p$ g: _3 {9 w
追求成功,追求完美,無疑是人類成就自己並且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之一。

" K( U4 D+ D4 b- R公仔箱論壇2 a: }+ Q4 ~, H! m
然而,月圓只是短暫之美;月缺,卻是常態之狀。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古人孟子亦曾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常言亦道,人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功成名就尤其難得。

8 Y$ v$ m) s0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 m# e) V% E# y, L6 C顯然,如何正視人生缺陷乃至人世缺陷,又是亙古課題之一。
, S$ n0 ~8 O, p- {3 H" F& C& [

" x9 B- d0 @. h) g! ]tvb now,tvbnow,bttvb
能否包容和如何包容自己的缺陷乃至於他人的缺陷,常常考驗職場和社交智慧。晚清重臣曾國藩的職場生涯,常被學者援引為範例。
! J& {; F8 p9 ~/ [' q4 U
' t7 H2 l4 ^* v& V3 ~  x
曾國藩統兵攻陷南京剿滅太平軍後,部屬紛紛獻策勸進。曾國藩輾轉反側,最終提筆賦詩「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說服麾下文武,然後自裁羽翼。史稱,曾國藩常被重臣左宗棠在背後「捅刀子」,但還是常幫助左宗棠解困。《後漢書.黃瓊傳》中說,「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污」。有研究者解讀曾國藩,認為曾國藩功虧一簣,不願冒險博取更大成就,是惜名,是畏於「皦皦者易污」。亦有人縱觀曾國藩一生行事風格,引用曾國藩的名句「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來加以歸結。

5 t/ _! A5 G4 i% n2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8 F; X% L- E+ v- i5.39.217.76
與之相比,「嶢嶢者易缺」則另有一番趣味。收藏於法國巴黎羅浮宮的古希臘大理石雕像「斷臂維納斯」,恰是以其遺失的神秘雙臂而聞名遐邇。顯然,肢體殘缺非但無礙她成為女性永恆美的藝術象徵,反而成全了一種人世「殘缺美」。

! S5 ]' ?# s4 J+ D%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u8 |, T- N6 E
網絡上流傳的不少作品,都從不同側面關注「缺陷現象」。其中,《圓缺之間》藉視障者、腳障者和坐輪椅者三位角色,闡述了一種勵志觀點;繪本《失落的一角》,則用簡潔的畫面,講述了雖淺顯卻常常被人忽視的常識:缺陷無礙人生快樂。

6 e3 O9 e. L- b6 ?9 a' K) _% [+ N; i+ b! G
大陸女學者楊絳先生回首百齡人生時亦自述: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過平靜的生活。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
2 {6 n% f! j0 o* v- w9 U

/ ~) N" C$ G3 I, `: f: G5 b2 z* j公仔箱論壇
顯而易見,圓滿是一種美;缺陷,也是一種美。領悟圓缺之美,參透圓缺轉換的玄機和禪機,掌握得失進退之道,更是人生修煉的難得收穫。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