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環球社評:安保法案是日邁向“正常國家”宣言

9月18日電/日本參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17日以執政黨等的多數票表決通過了新安保法案,這使得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為主要內容的該法案獲參院最終通過成為定局。後一項表決預計很快就會進行。
4 f) Z( {; T6 t) e+ I公仔箱論壇% a2 B* {3 P! q5 [
  日本反對黨使出渾身解數,包括在參院“鬧堂”,試圖阻止表決,使新安保法案成為廢案。無奈自民黨控制的執政聯盟票多勢眾,衝垮了反對黨的抵抗。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u5 e3 u2 T( y* k+ \4 H

; k! u, ~# R7 G5 t公仔箱論壇  新安保法案大體將日本的和平憲法架空了,安倍在直接修憲有困難而單設法案繞開日本憲法第九條的策略獲得成功。
& @+ w6 Z3 h( z9 E; J5 M
1 @& i% L6 d8 l1 D
3 x+ D' u: o7 E; a* o7 j' r* |4 t  這樣一來,日本“自衛隊”更像一支正規軍隊了,因為它不僅可以在日本遭到攻擊時“還手自衛”,而且可以在日本沒被惹著的情況下對外出手了。日本朝著“正常國家”邁出一大步。
* d! a1 r# ?% Y4 d5 P( J1 B! {
$ T( R' X6 s% Z! v$ Y5 d  B( s  安倍也因此成為日本這些年最強勢的政治人物。他領著日本填補了一項“權利空白”,的確算得上是一項“大改革”。
2 H" Y1 c3 e0 c: T+ l! x$ b6 Ntvb now,tvbnow,bttvb
3 x  B, n( W* j) o4 y* [公仔箱論壇  日本社會反對新安保法案的浪潮也空前激烈。日本已經70年未參與戰爭,新安保法案重新開啟了日本主動參戰的可能性。有人預期,或許用不了太久,就會有第一名日本士兵在與日本無直接關聯的戰爭中陣亡,近日的輿論面貌顯示,日本社會並未對此做好心理準備,多數人不願面對這樣的可能性。
" y6 E8 O2 c. x$ ]5 E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p/ S) G% f" y9 o0 F
  記者分析,安倍大概沒有料到社會對安保法案的反彈如此強烈,但對他來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安保法案的通過過程相當痛苦,日本社會出現近年來最嚴重的意見撕裂。然而事到如今,如果安保法案通不過,安倍勢必下台。因此他除了硬著頭皮“一條道走到黑”,已別無他擇。 5.39.217.763 s! U0 m1 a' ^. k& Y; E
5.39.217.768 |1 K( n& N- l9 Y/ O9 T& P
新安保法案的大背景是中國崛起讓美日都產生了焦慮,美日都希望加強同盟,新安保法案因此與美日新防衛指針是相互配套的關係。它據信劍指中國,會增強美日同盟對中國的“遏制力”。 tvb now,tvbnow,bttvb) J( y( Z* x- W  f2 G( X
, w5 V2 j9 x; i8 a. p. ^
  但是由於美國是美日同盟的主導方,西太平洋的事情首先取決於中美之間的關係。日本現在沒有力量改變時代發展的格局,新安保法案也休想成為直接抽打中國的一條鞭子。
0 I4 l: V, ]$ }5.39.217.76# q. Q$ G" \- _
  通過新安保法案是日本試圖突破戰後體制“長征”中的一役。安倍頂著國內輿論的反對“倒行逆施”,讓世界看到他和同僚要完全恢復日本獨立政治和軍事實體地位的願望是多麼強烈。如果有一天日本重新成為富有進攻能力的強大軍事力量,那麼安倍將可於斯時被稱為“日本軍事復興之父”。
8 w' ~3 F. M0 ]( x4 {9 _
1 l! P# |4 I, B% j4 U9 s+ ^5.39.217.76  當然,日本要完成這個進程,一定要將美國駐軍從日本領土上趕走。那對日本來說將是“非常凶險”的決戰。在這之前,日本將始終是美國訓導的犬或馬,甚或是一只虎,由它的實力決定吧。
) o, g/ a& k* N4 n( z: ?, |5.39.217.76
! K; b  [% I# A' c* h  中國沒有能力影響日本的選擇,面對它的騷動,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軍事上進一步壯大自己,讓我們的發展超越日本的折騰。美日同盟試圖用力量的調動配置壓制中國的增量,中國不需要說什麼,我們需要堅實的行動。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日本的做法, 在理论上面, 其实是在挑动中国战争的可能性 ,就好像当年二战前 法国做的事情一样 ,不要忘记了, 二战的法国可是给德国侵占了, 所以,,,,不要以为现在搞出这些出来是好事, 过了几十年之后看看再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