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崢嶸: 【書評】救命清單& t5 n& o- @- t7 `) U4 g
tvb now,tvbnow,bttvb" p: D; m+ e+ y( M, a# e ~: z
tvb now,tvbnow,bttvb" a8 F" E% ~% |) W. J; A7 l4 O

$ e3 N, L- M, ]# Q, U p' P公仔箱論壇5.39.217.76* \5 {( \1 r7 r
換肝手術中途叫停、肺結核病人誤診切錯肺、肝酵素分析調轉病人性別影響萬人。香港醫療何時變得如此不堪?
9 t, a% D. S9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2 ^" ~. f1 [9 N4 p2 V3 |1 x
或許,真正值得驚奇的,不是失誤之多,而是失誤之少;畢竟,醫護人員也是人。有研究顯示,深切治療部醫護人員日常工作犯錯率只有1%,其實毫不失禮;但同時,病人每日接受大小照顧178次(餵藥、檢查、洗傷口等),亦即平均要承受兩個錯誤,後果可大可小。況且,小數怕長計:全球各地外科手術併發症率由5%至15%,每年700萬人因而傷殘,100萬人枉死;更有研究指出,當中一半是可避免的!
7 b; P J" K, t" m# P. ^1 y5.39.217.76- U( g# {" [( R! h' {* e V
知識和科技飛躍,為人帶來健康和長壽,但也創造「醫療失誤」概念。若是回到從前,無論任何毛病,中醫都「處方」香爐灰、西醫都替病人放血,當然不存在斷錯症;發明顯微鏡前,人類不認識細菌,醫生為產婦接生一單接一單之間,手也不洗,造成大批致命感染,但不知者不罪,也未算醫療失誤。
. p8 t6 t2 e2 S: h: g% G9 Gtvb now,tvbnow,bttvb
' n7 T# G4 ?* {' _* [9 |tvb now,tvbnow,bttvb反而到現代醫學面世,大部份病患都有控制或解決方法,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醫生單憑記憶和經驗,早已不能完全駕馭。加上醫護人員常身處時間壓力下作生死之間決定,出錯在所難免。
' V# V% M5 U9 D; v& J可是,借用老套的講法,人命關天,失誤一個都嫌太多,有何方法避免?《Checklist Manifesto》作者Atul Gawande,本身是外科醫生,從飛機師身上找到靈感。飛機師每次當值,手上也是幾百條人命,而且大部份時間可能無所事事,但任何事在三萬呎高空發生,都可以是大事,如何確保機師可以在壓力下發揮正常,做足日常訓練所學?答案是用檢查清單。民用航空事業只有幾十年歷史,早期安全紀錄十分差,但經歷多年來血與淚換取的教訓,發展出一套「信清單不信人」的文化,駕駛艙內任何異常情況,都有簡單又易執行的清單。那些「機師勇救全機性命」故事,其實不少也應歸功清單。tvb now,tvbnow,bttvb# I6 p6 O6 M( ?0 _- Z
5.39.217.76! a$ P6 O# y2 l& g/ Z# F; ~! X8 U: m
Gawande夥拍世界衞生組織,找到8家不同國家的醫院,推行手術檢查清單實驗,清單內容主要是基本、但不可遺漏的檢查和核對項目,結果:嚴重併發症大減36%,死亡率更降低達47%。
, V0 @7 |5 p2 F& P7 F5.39.217.76
$ f) f3 x' Q; } Z2 f公仔箱論壇你以為這樣簡單、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醫生應爭相採用吧?Gawande卻發現,推廣清單遇到不少阻力,主要原因是醫生普遍自視甚高,怎會虛心承認自己可能犯錯,需要依賴這一張像超級市場購物單的東西?對於這點,最近見過某些香港名醫的嘴臉,我信。2 B7 O) Q9 d% m/ Z. x
公仔箱論壇- T4 w4 C: B% J* I/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