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菜糕:又是一檔的七彩,不過有主題哦。檔主說,他們賣的是燕菜(大菜)糕,一個托盤裡,紅色併青色,黃色併紫色,褐色併紅色,眼都花了。
開齋Apong:只限開齋節擺賣的開齋Apong , 是印裔穆斯林的專賣品。和一般Apong不同的是, 它厚身, 黃“ 皮膚" , 有蔥花點綴, 同時以火炭烤。印裔穆斯林小販告知, 有了這傳統開齋Apong , 他們的開齋餐點才算圓滿, 吃起來更開胃。
Nasi Kerabu:吉蘭丹的Kerabu飯,在各個州屬都見蹤影,而且很受歡迎。離開原鄉之後,這飯還是由藍色米飯,Kerisik,生豆芽,炸魚,炸魚餅及各種咖哩組成。留意的話,會發現這些小販都是口操吉蘭丹口音國語的丹州人。
馬來薄餅:馬來薄餅和中式薄餅最大不同點是,前者在沙葛裡加了大量黃薑粉,沙葛包餡時,是黃澄澄的。賣馬來薄餅的主要是印裔穆斯林小販。
Murtabak:饑腸轆轆的時候,聽到滋滋響的鐵板上煎著食物,它就是天底下最動人的聲音。不少人平日也會吃Murtabak,這兩塊多錢的洋蔥肉餡印度煎餅,是最大路的開齋食物。
馬來年餅:馬來年餅的鮮艷顏色,會讓人禁不住的停下來看。盒子上寫著,紫色等於藍莓曲奇,青色等於班蘭香草,粉紅色等於草莓。
番茄飯:開齋的主食是米飯,這些已裝好飯菜的盒飯,若不是Nasi Tomato,就是炒飯或雞飯。那些要求不高的,通常打包這樣一盒飯,再加幾樣糕點和飲料,就是開齋一餐。
燒魚:在馬來同胞的開齋餐桌上,搭配米飯吃的菜餚除了咖哩,燒魚亦是受歡迎的配菜。白煙滾滾的烤魚檔,炸的得焦香的甘夢魚、魔鬼魚和泥鰍。
Ayam Golek:鐵枝轉呀轉,雞香飄呀飄,特製的自動旋轉烤雞儀器,以火炭烤雞。一隻烤雞才賣20令吉,比咱們的燒雞便宜許多。論賣相,它其實很誘人。
馬來清補涼:在馬來食物的字典裡,“清淡”兩字大部份時候是缺席的。去到哪裡的開齋市集,都見水彩顏色,特甜的飲料。這一列彩虹顏色飲料,一杯黃一杯紅一杯青,還沒賣出去,已置入冰塊。大太陽之下,冰都溶了,飲料豈不是都沖淡變味了?
馬來糕:甜味的鹹味的,有餡的沒餡的,即便對馬來食物有距離感,看到林林總總的馬來糕粿,還是會有買興,想試的還不少。通常,一個小檔至少有約廿種糕粿供選。
馬來漢堡:漢堡包小販,可能是馬來同胞最愛當的小販。安上不同的名字的漢堡包,餡料離不開冷藏牛肉或雞肉餡,內容亦相差無幾。
Roti Jala:粉漿裝在有漏洞的特製杯子,在平底鍋上來回數次繞圈圈,像網一樣張開,Roti Jala這網餅不用三分鐘就香熟,和咖哩雞同吃最適合。
登嘉樓炸魚餅:東海岸的魚餅種類很多,在市集裡賣的是最容易接受的干炸魚餅。五塊魚餅賣一令吉,還附送一包甜味蘸醬。
Satar:東海岸的味道,登嘉樓的美點。三角形的Satar,裡頭內容是烤香的香料魚肉。賣Satar的馬來婦女來自丁加奴,嫁到檳城後在此發揚家鄉味道。Satar每個賣80仙,價廉物美。
Ayam Percik:說Ayam Percik,當然是吉蘭丹的最好吃。全馬各地的開齋市集裡,沒賣Ayam Percik,少了這一陣陣強勢燒烤煙霧的話,就少了開齋市集該有的味道。
Pulut Udang:最受歡迎的開齋糕點之一。糯米和辣椒椰渣蝦米餡料已煮熟炒香,包在蕉葉裡,烤十秒鐘就夠了。好吃的Pulut Udang,糯米烤得表面微焦,裡頭的香辣椰絲餡料炒得乾身飄香。
馬來滷肉:馬來同胞的新食物,華人食物的變身。我們在市集的新發現。肉捲前擺著兩個大字:Daging Gulung,腐皮包著雞肉和磨細的牛肉炸熟。馬來小販很得意地說:“Idea dari Loh Bak(滷肉)。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N& [8 N7 [/ H( T$ B
煙霧飛揚,人潮擁擠,午後的開齋市集,熱鬧,垂涎。走一趟,看幾回,樂趣和食慾,同肩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