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李登輝投書9月號日本右翼雜誌《Voice》,以“揭開台日合作的新帷幕”為題,質疑馬政府舉行“抗日戰爭勝利70年”紀念活動“根本悖離事實”,因為“70年前,台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所謂台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他與哥哥李登欽當年自願投入日本軍參戰,“是以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身份為祖國奮戰”。李登輝的媚日言論引起兩岸各界的普遍抨擊。
8 d* y, y9 _# C2 [
; Q# ?; f& A$ U) _ |% i1 v5.39.217.76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在美麗島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李氏兄弟的日本認同經驗,並不能代表當時多數台灣人的主流價值。以1943年為例,台灣總人口659萬人,當時包括自願和強迫,台灣人投入日本軍參戰有8萬人,軍屬與軍夫12萬人,合計20萬人,只佔1943年總人口3%。1936年9月日本在台灣全力推動“皇民化運動”,李登輝也因此改為“岩里政男”,但皇民化絕非台灣主流,直到1943年12月,台灣人改日本姓名仍然不多,據統計全台灣只有1萬7526戶改姓名,總人數只有12萬6211人,只占總人口不到2%。換句話說,李登輝成為日本皇民改名“岩里政男”,只能代表2%的台灣人經驗;李登輝和兄長投入日本軍參戰,也只能代表3%的台灣人經驗。李登輝充其量只能代表少數“台籍日本皇民”史觀,多數台灣人既不願改日本姓名成為皇民,也不願投入日本軍參戰。如果不能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當時多數台灣人的感受和立場,就是明顯以偏概全、扭曲歷史。
, l- [& g0 G! I
% |* k( ^0 x% e3 B7 F2 ^; j; W公仔箱論壇 郭正亮說,李登輝為了把自己所代表的少數“台籍日本皇民”史觀,擴大渲染成多數台灣人的歷史處境,不惜抹殺當時台灣人的其他選擇,是可議的。事實上,當時台灣人至少做出三種歷史選擇:一是徹底認同日本統治,自願改為台籍日本皇民的“親日派”;二是徹底與日本殖民決裂,選擇投入中國抗日戰場的“親中派”,當時台灣人的抗日足跡,幾乎遍及所有中國抗戰地區,也同時包括參與國、共兩黨;三是繼續推動台灣自治改革運動,抵抗日本殖民壓迫的“本土派”。可恥的是,從未抵抗日本殖民壓迫、從未參與台灣自治改革的李登輝家族,卻以“日本皇民”史觀篡改台灣近代史,全面抹殺“親中派”和“本土派”的抵抗日本運動。
1 M. k6 Z! v& q1 T% e% ntvb now,tvbnow,bttvb4 ^ w% E6 H7 F$ f
郭正亮說,最諷刺的是,就在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向韓國抗日人士紀念碑獻花下跪、為日本對朝鮮殖民統治表示由衷道歉的關鍵時刻,李登輝卻故意配合日本政界,說出讓台灣淪為國際笑柄、完全以偏概全的親日言論。對比亞洲各國反省檢討日本殖民侵略歷史,對比全世界熱烈討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台灣繼續淪為亞洲親日孤兒,繼續縱容李登輝“親日史觀”橫行無阻,才是台灣人的真正悲哀。
% m, Q5 s3 h$ B' L7 }- T公仔箱論壇; U% H8 o5 t5 k
我們對郭正亮客觀、理性的評論表示肯定,對郭正亮作為民進黨一員、發表與民進黨主流態度不一樣看法的勇氣,表示敬佩。與此相比,對民進黨主席、2016參選人蔡英文的態度表示不解!蔡英文表示,李登輝的言論是“個人的感受和立場,台灣社會有很多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對歷史有不同詮釋”,呼籲“社會要抱持互相包容的態度”。
1 Q5 o% }) ?2 A3 E3 J3 K! ltvb now,tvbnow,bttvb' { ?" P; _! y7 A
我們認為,這不是對少數人的包容理解問題,而是對台灣歷史的扭曲及對多數台灣人的忽視和傷害問題,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媚日史觀,也是一種刻意的誤導或錯誤的示範!政治人物不能為了政治和意識形態而扭曲歷史、不講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