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展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一環,出現語言障礙,除先天因素外,家長亦有責。
+ @/ A B9 X& u0 l+ `6 `公仔箱論壇不少父母說話時中英夾雜,「自製」語言障礙,致子女要接受治療重學廣東話;又有因過分照顧,將食物攪碎,致幼童口肌弱、發音差;甚至誤當語障為「黐脷筋」而動手術。公仔箱論壇) J+ ^+ p) n0 g
言語治療專家指,多語夾雜、重學廣東話的情況愈來愈多,每10個因語障求診的就有1個,甚至有學童準備升小一仍不懂說廣東話。
; C4 o3 Z5 b' t3 D" {5.39.217.76本港2005至06學年約有8,000名學童患言語障礙,但去年,單是衞生署接收的個案已有2,400個。
4 W8 \) u9 W" O/ D! y8 V- Etvb now,tvbnow,bttvb「媽咪去買餸」 變「買餸媽咪去」
5 N8 s, g) n6 i& S. l# jtvb now,tvbnow,bttvb兒童語言學習關注組創辦人余佩佩指,有語言障礙的兒童往往至1歲半仍未說話、3歲只能說單字,又或句子結構錯亂,如將「媽咪去買餸」說成「買餸媽咪去」,同時亦不懂表達日常事情。
; v \ j' P% E公仔箱論壇她指,語言障礙多與先天發展遲緩有關,若及早發現,可作評估治療;然而曾有家長育有2歲3個月幼兒,因其發音不正而求醫,幼兒被診斷為「黐脷筋」後動手術,不過情況無改善而再求助,才發現幼兒是患語言障礙。
! ]+ Z o9 {* S1 z$ m) i公仔箱論壇邁步兒童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朱嘉麗指出,「黐脷筋」致發音不準確與語言障礙,易被家長混淆,前者透過小手術可改善發音,而後者會影響表達力及理解力。
& T1 O" f1 n7 g4 f, ~# d/ r7 Wtvb now,tvbnow,bttvb食物攪碎吃 致口肌弱發音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4 s" g! v l
家長過分照顧亦會「造就」發音不正,朱嘉麗指,家長擔心幼兒飲食,會將食物攪碎,但舉動卻會削弱幼兒口肌發展;而自幼兒長出牙齒後,已可食魚蓉、雞肉塊、小餅乾或「食粥仔」等;1歲起亦應棄用奶樽,改用飲管或水杯飲水,有助口肌訓練,及發音如「烏」、「媽」等類似詞語。
. ] G& G b6 y9 ^: J/ a7 q至於現今不少父母都愛以中英夾雜與子女對話,或讓子女在多種語言環境下學習,亦會令幼兒出現語障,即使「天生」雙語環境,如母親為本地人、父親為日本人等,亦有機會出現障礙;且並非家長以為只要幼兒停學某一語言,問題就會消失,而是已根本地影響小童認知及表達。tvb now,tvbnow,bttvb& N; n8 L8 a* j) g' o+ q: e7 B f) W
朱嘉麗提醒,家長要留意兒童的語言發展若出現遲緩半年的情況,應馬上改為單語境,再留意情況。tvb now,tvbnow,bttvb% M* f( F+ R ^6 k
把握黃金時間 勿講「BB話」疊字
/ d; \7 v/ Q$ ]: h' V# ~! V; xtvb now,tvbnow,bttvb關注組創辦人余佩佩指,因政府服務供不應求,即使求醫,等待評估亦要輪候一年或以上,再輪候服務更額外需1至2年時間,建議家長在等候中把握黃金時間與子女對話,「若非真正有障礙,半年都可有成效」,同時亦要避免與幼兒講「BB話」及疊字,否則只會愈學愈困難;亦應避免看光碟語言,因只有單句而無溝通,只會變成鸚鵡式說話(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