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潤率和經濟危機tvb now,tvbnow,bttvb, k! E- v, N1 N: y6 ~0 I5 t+ M
tvb now,tvbnow,bttvb; v' O$ {( v) o3 q G! |9 a7 K7 R
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不是為了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而是為了資本家謀取利潤和資本積累。現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利潤率是分析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最主要的統計指標。利潤率的穩定和高漲是資本積累高漲和快速經濟增長的前提,利潤率的下降則往往導致經濟停滯和危機。
7 a4 T6 ~2 o8 I( r% T/ X1 f1 r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9 q h- M% G& _( P
與傳統的新古典學派不同,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的凱恩斯主義學派認識到,由於未來的巨大不確定性(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無政府狀態的反映),資本家無法準確地預測未來的投資回報,因而資本主義投資具有很大的投機性和冒險性。一旦利潤率開始下降,資本主義經濟再有個風吹草動,私人資本家就有可能在短期內全面喪失對未來經濟的信心,從而大幅度削減投資,導致經濟崩潰。所以,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如果離開了政府的大規模干預根本就不能穩定運行下去。凱恩斯主義的這些觀點與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的實際表現基本是一致的。tvb now,tvbnow,bttvb$ u7 X8 e; F, a: F( Z( y& B) q$ x
公仔箱論壇* G' g6 S5 ]4 f( i& z$ }* g
利潤率,簡單來說,就是資本家的投資回報率,用利潤總額與資本家的預付總資本之比來表示。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一般用固定資本存量來代表預付總資本:7 n$ c: j) Z" t! j: g6 Z
公仔箱論壇* [2 t7 H! i9 X
利潤率 = 利潤總額 / 資本存量tvb now,tvbnow,bttvb" W& Q. O* ]6 Q- n: i
0 H q5 h0 _" @. _% ^= (利潤總額/經濟產出)/ (經濟產出/資本存量)5.39.217.76* w" c' ? `( G9 Q& h5 h' y7 {; W
$ r- H# q+ F7 H6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利潤率可以再分解為利潤總額與經濟產出之比以及經濟產出與資本存量之比(經濟產出一般用國內生產總值來表示)。前者又叫做利潤份額,反映了國民收入在社會各階級之間的分配,主要取決於一定歷史條件下資本家階級與工人階級之間的力量對比。後者又叫做產出-資本率,在短期主要取決於資本主義國民經濟的有效需求水平,在長期則主要取決於資本積累速度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關係。
6 e r# c/ ^4 i( r/ R7 L+ H$ `9 u
! y( S2 n' q6 o; o% D! j公仔箱論壇圖2.1比較了1900-2014年間美國曆年的利潤率和失業率。其中,利潤率指的是美國企業部門的平均利潤率,用全部財產收入(包括公司利潤、利息、租金和一部分「企業主收入」)除以企業部門固定資本存量得出,不扣除企業所得稅和資本家的個人所得稅。
, a/ e, ~' r) K5 L& @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q" s5 t4 O* m5.39.217.76
8 L# m7 T1 u& A% D5.39.217.76
+ ?& D$ ?7 u% }4 f! x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期間,大批工人失業,勞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這是多數讀者都容易理解的一個直觀的現象。在美國資本主義歷史上,最高的失業率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期間,官方失業率一度達到25%。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失業率比較高的時期,一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再有就是2008-2009年的美國經濟「大衰退」(失業率上升的勢頭持續到2010年)。在這兩個時期中,官方失業率都接近了10%。這一方面說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的宏觀干預,起到了一定的穩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說明,經過工人階級的長期鬥爭,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已經不敢聽任失業率上升到類似於三十年代大蕭條那樣的水平。長期的高失業率有可能嚴重破壞資本主義國家的合法性,威脅到資產階級統治。
2 t3 K6 G6 R9 h% t公仔箱論壇
- D: k2 _: E1 N) G) i- `tvb now,tvbnow,bttvb在美國資本主義歷史上,利潤率在多數年份都大於15%。只有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和1974-1983年,才出現利潤率長期持續低於15%的情況。上世紀三十年代是資本主義大蕭條;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和全球資本主義都面臨着世界革命高潮、美帝國主義霸權衰落、工人和學生運動高漲以及經濟上「停滯膨脹」的嚴重威脅。另外,在2008-2009年,美國企業部門的平均利潤率一度低於15%。企業部門平均利潤率跌破10%的情況,僅在1932-1933年發生過。
7 M2 b8 x1 ~4 }& y4 z5 g公仔箱論壇6 z: j$ ^% c1 |( R1 s
所以,就美國資本主義經濟來說,凡是平均利潤率低於15%的時期,都伴隨着資本主義的嚴重經濟危機和政治動盪,乃至革命形勢;而如果平均利潤率低於10%,則基本上資本主義制度就到了完全崩潰的邊緣。tvb now,tvbnow,bttvb' S% |( U6 F K" R( y
關於利潤率和經濟危機的理論對於我們瞭解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有什麼樣的啟示呢?圖2.2比較了美國經濟和中國經濟在歷史上的利潤率水平,以及中國經濟在未來可能的利潤率變化趨勢。
0 e) p4 W% c" R I
" s& ^! F& w7 M! ?tvb now,tvbnow,bttvb
& G4 ?9 s- w- I+ Jtvb now,tvbnow,bttvb如圖所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經濟的平均利潤率大幅度上升,反映了當時中國以國有企業大規模私有化為核心的市場化導向經濟改革為資本積累創造了相當有利的條件。此後,直至2008年,中國經濟的平均利潤率一直維持在25%以上,接近美國同期平均利潤率的兩倍。但是,2008年以後,中國經濟的平均利潤率開始急劇下降,到2013年已經下降到了17%。
5 r# `1 T8 b' C/ b7 k* k" ^4 Mtvb now,tvbnow,bttvb
3 Z! \+ G" G7 {tvb now,tvbnow,bttvb按照現有趨勢,中國經濟的平均利潤率將在一兩年內下降到15%以下,也就是說下降到在歷史上導致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生重大危機時的水平。不僅如此,如果現有趨勢得不到遏制,中國經濟的平均利潤率還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在2030年以後)下降到10%以下,也就是在歷史上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瀕於全面崩潰時的水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5 S6 g* d- j$ E' ?9 n
5.39.217.76( h. t* e& N8 I7 X0 ]
(三)半外圍和經濟危機tvb now,tvbnow,bttvb, _, Q- @ f( l' E$ n0 E
- y! l6 N* D1 @0 [9 h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對於現代中國階級結構和階級鬥爭的分析,離不開對於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以及中國在其中位置的正確理解。5.39.217.769 f8 k; U0 y9 v- W$ t. o, g
1 P: i% b% c9 e'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世界資本主義體系起源於十五世紀的歐洲多國經濟體系。到了十六世紀,西北歐地區上升為新興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核心地區,原來較為領先的南歐地區下降為半外圍,東歐則淪落為給核心地區供應原材料和農產品的外圍地區。通過地理擴張,整個美洲淪落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外圍,為新興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提供了數量巨大的貴金屬、自然資源和移民空間。
3 X) ~& M+ l! J6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3 ?; N% U# K- l2 e | q' L
到了十九世紀,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覆蓋整個全球的經濟體系。
# L9 n" [. t.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3 z" A& {8 ~6 z5 m0 H
在歷史上,核心地區是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積累中心。通過剝削廣大的外圍和半外圍地區,核心地區攫取並積累超額剩餘價值,用於資本積累並維持本地區內部的階級妥協(培養列寧所說的「工人貴族」)。外圍地區是主要的向核心地區轉移剩餘價值的地區。在二十世紀,半外圍地區是核心地區以外主要的輔助性積累中心,承擔著接納從核心地區轉移出來的較為過時的產業的職能。這種輔助性資本積累職能,造成了半外圍地區的大規模城市化和無產階級化,從而使得半外圍地區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範圍內階級矛盾最集中、資本積累結構最脆弱的地區。tvb now,tvbnow,bttvb* {1 z: ?4 ?# K1 `
7 e" U% U3 f) C' b- G0 [3 [圖3.1說明了世界若干主要國家自十九世紀以來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相對地位變化的情況。圖中的九個國家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r& T6 l! p# V. Y. t( k9 B ` O# H0 b/ C5 ]; ~- a
5 a3 @6 S, E( N2 g: k2 |0 }1 h公仔箱論壇首先,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的霸權國家。在十九世紀,英國是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霸權國家,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相對於世界平均人均GDP的比例從1820年的約260%上升到1870年的近370%。
7 l, Q/ M4 }$ n" ^, Q; `美國後來居上,其經濟總量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超過英國,人均GDP在本世紀初超過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成為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無可爭議的霸權國家,人均GDP長期高達世界平均人均GDP的400%以上。公仔箱論壇8 e0 o3 L* Y: K1 p
tvb now,tvbnow,bttvb; @9 y+ h, T8 x; S7 |& p1 K8 o
第二,法國和德國是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傳統的二流核心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兩國的人均GDP大約相當於當時世界平均人均GDP的230-24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加入二流核心國家的隊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本世紀初,英國、法國、德國的人均GDP在世界平均水平的300%上下波動。tvb now,tvbnow,bttvb$ I3 L1 Q9 F9 G, D9 }& S) E
* f2 l0 k/ P/ C) p. Q7 U(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第三,日本是近代以來、世界主要大國中,從外圍上升到半外圍並最終上升為核心國家的唯一一例。在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以後,日本確立了半外圍國家地位,成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的人均GDP大約相當於當時世界平均人均GDP的90%。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通過多年的工業化和對外侵略,日本的人均GDP已經接近世界平均人均GDP的150%。
( O* |9 E) j- n" E$ m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V0 L6 q' K8 o! L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日本成為美帝國主義在東亞主要的扶植對象,經濟迅速崛起。至1973年,日本人均GDP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0%,加入了二流核心國家的行列。tvb now,tvbnow,bttvb, a9 W4 {. |$ B% |; e7 A; f7 W
2 _8 j3 C# E; c$ Q% ]3 C# N; otvb now,tvbnow,bttvb第四,前蘇聯(歷史上的俄羅斯帝國)和巴西是兩個經典的半外圍大國。東歐諸國和拉丁美洲諸國與前蘇聯、巴西的情況類似。這些國家的人均GDP長期徘徊在世界平均水平的100%上下。4 |, U, F% f, E) ]$ O
8 x2 L' \' ~% B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沙皇俄國的人均GDP徘徊在世界平均人均GDP的100%左右,與主要核心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在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遭受了嚴重的軍事失敗,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十月革命以「無產階級城市革命」的形式消滅了舊的統治階級,對國家機器進行了徹底改造。重組後的新式國家得以充分地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經濟剩餘,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初步完成了國家工業化,取得了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公仔箱論壇: l/ [9 s4 H8 J9 q# s1 k: o
, k1 \* D ^! b8 Y1822年,巴西從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下取得獨立。此後,在十九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巴西面臨着嚴重的外圍化危機。上世紀三十年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陷入大蕭條,帶有嚴重依附性和半封建性的出口導向種植園業寡頭統治陷入危機。代表巴西民族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瓦加斯上台並建立了獨裁統治。瓦加斯政權對石油、鋼鐵、汽車等工業實行了國有化並實行了一些有利於工人階級改善生活水平的措施,同時鎮壓共產黨和工人運動。* a# U! g3 A' l8 f. Z
" @0 W+ x2 r$ |" B0 R9 d# J Wtvb now,tvbnow,bttvb在大蕭條期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大量拋售當時比較先進的各種機器設備。蘇聯和拉丁美洲各大國成為主要受益者,並以大蕭條為契機,實現了民族工業的崛起。當時世界機器出口的三分之一為蘇聯所獲得。1939年,在聯共(布)十八大報告中,史達林曾經自豪地宣佈:「從生產技術的角度、從用於工業生產的新技術的密度上講,我們的工業位居世界首位。」5 L& i# g6 W: R8 [) ~: ?%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h! s. N, K5 i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資本主義經濟一度進入「黃金時代」。在上世紀五十和六十年代,蘇聯、東歐、拉丁美洲等半外圍國家的經濟也取得了比較快速的增長。1975年前後,蘇聯的人均GDP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約150%。1980年,巴西的人均GDP達到了世界平均人均GDP的115%。: O7 S6 y4 z* E' e# M. I0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D3 @' K& ?7 n0 ?: o0 ]
經過長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以後,蘇聯、東歐、拉丁美洲的工人階級隊伍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城市小資產階級(這裡,「城市小資產階級」主要指城市的高技能僱傭勞動力或獨立經營者,如中高級經理、工程師、大學教授、醫生、律師、政府公務員等)的數量增加、社會經濟地位上升。新興的工人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要求有更高的物質生活水平、更廣泛的經濟和政治權利。
! B* d7 n3 L* x6 j; W) i
+ w' d/ V8 b6 }4 Y" F6 @4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當時的半外圍國家,一方面不能與核心國家在高技術領域競爭,另一方面又無法壓低工資和其它勞動力成本來和外圍國家競爭。這就導致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半外圍國家的積累危機。為了克服積累危機,半外圍國家大量向西方國家銀行舉借外債,幻想一方面加速經濟增長、一方面緩和國內階級矛盾。1979年,美國為了應對美元危機,開始大幅度提高利率。很快,半外圍國家的債務危機全面爆發。拉丁美洲國家被迫在國際金融資本的壓迫下實行“結構調整”。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崩潰,走上了新自由主義「休克療法」的不歸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