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蘇鑰機﹕傳統新聞媒體仍然主場

蘇鑰機﹕傳統新聞媒體仍然主場公仔箱論壇- x" M0 ]) P: w. D2 ^8 c

* U5 L, F4 g/ |) z9 v1 ?新科技影響日增,互聯網成為主流,傳統紙媒面臨極大壓力,近期就有《新報》和《忽然一周》停刊,《壹週刊》也要改革重組。近年湧現不少純新聞網站,和傳統媒體競爭讀者和廣告資源,新聞傳媒彷彿進入戰國時代,究竟前者是否已成為後者的勁敵?這還要看看具體的數據。公仔箱論壇2 q2 V+ P5 A1 Q- i  [& n

, {" j- R6 W# s! A5 O( N" W  Z' v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在最近做了一些電話調查,以了解市民的新聞使用習慣。第一次調查在5月初至6月中進行,訪問了3000多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第二次在7月下旬進行,訪問了約1000名15歲或以上的市民。
/ O  U/ Q! e. P! w1 J8 P& C7 N+ a$ b% x
兩次調查所問的問題一樣:「有關社會政治的資訊,你最經常從哪個電視台、電台、哪份報紙雜誌、哪個網上媒體、社交媒體,抑或親戚朋友處得知呢?」唯一不同的是,在第一次調查,回應者可以不分次序講最多兩個答案,而在第二次則可以講最多4個答案。
9 d8 V& {" s0 A' ~7 k
$ Y% q5 u9 x5 w$ P0 t. u5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電視收費報紙仍佔最大市場份額
+ M+ \+ S'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p6 A: _  z3 r+ r
調查結果可參看附表。在各大類媒體中,電視和收費報紙仍佔最大的市場份額,比例都在一半以上。之後是電台、網上媒體、社交媒體和免費報紙,但它們各自所佔的比例不到兩成。所以說,傳統媒體的優勢仍在,而網媒和社媒佔有一定位置,而且開始直逼電台。
6 i: j/ ]+ X5 [: g. u* [5.39.217.76( G1 `% b5 f0 E$ J+ u1 e& B
細看個別媒體種類,電視中以無綫電視一枝獨秀,佔了六成比例。而收費的有線電視不單超越了免費的亞洲電視,而且份額是後者的兩倍。now TV的觀眾比例和亞視相若。8 j, I& y* Q: M2 c$ e* x
- Q% W5 _8 V# _
收費報紙的市場份額排第二,報紙數目也多,其中以《蘋果日報》讀者最多,原因相信是它的網上版和其「動新聞」很有吸引力。「量報」之外還有「質報」及財經報,分別以《明報》和《信報》的比例較高。tvb now,tvbnow,bttvb+ h4 h( X$ m5 e  e, U( c  S) f  H
& h  S% `2 {/ g' e3 H1 N, w1 W" o
電台方面,香港電台的收聽率居首,商業電台也有相當份額,其他的傳統電台或網台就未及1%。' K" d0 a/ i2 v- T4 T3 \

0 l5 K/ V1 x" M網上媒體以Yahoo的比例最高,但它是個入門網站,自己不生產新聞資訊。唯一超過1%的純新聞網站是熱血時報。在附表中的第二個調查,其餘高於0.3%的媒體計有立場新聞、香港討論區、獨立媒體、852郵報。此外還有輔仁網、SocREC、巴士的報、謎米等。Alexa的數據也說明了香港網媒的情况,它們的流量排名依次是壹傳媒、信報、熱血時報、明報、經濟日報、100毛、謎米、852郵報、立場新聞。  M  v& |% m4 E) g

3 {# B' _6 F5 g1 w& Y! Z+ N網媒看來有聲勢 實際「碎片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9 z( a; g6 n- |

8 U  g/ M1 }" I* e6 m5.39.217.76香港人口中,新聞資訊使用者約佔600萬,1%即等於6萬,上述很多網媒的比例頗低,個別的受眾大約是數萬人。網媒看來很有聲勢,但實際是情况頗為「碎片化」,只是小眾群體的另類選擇。一般情况下它們的市場佔有率有限,但在社會遇到危機或爭議時,就可能發揮較大影響。
; T, \! W; g0 ^2 ?% b6 \4 G, Qtvb now,tvbnow,bttvb
' E/ O4 h: V  A( m$ z5.39.217.76香港的社媒主要是facebook,可說是佔了壟斷地位,它的市場份額比單一的最高網媒還要多。5.39.217.763 h+ C& }/ z% `7 x% m.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c' {. W% s3 @3 V9 T0 ^
免費報紙的派發量大,但市民自稱的使用率偏低,而且是個長期現象。原因可能是看免費報的行為比較匆忙和短暫,讀者不大在意,於是便忽略了這個資訊途徑。公仔箱論壇4 r- S( c* ?0 L. G
tvb now,tvbnow,bttvb) [2 b+ k2 d2 R6 w; Z5 P
親屬和朋友只是很次要的新聞資訊來源,畢竟人際渠道只屬輔助性質,除非是遇上特大新聞或是一些八卦消息,人際網絡傳播才會發生作用。( N( z( o$ m' ^# e# o3 y. j  j7 n
公仔箱論壇1 N% {4 |% X- H+ S, H
比較附表的兩個調查,其實結果很相近。只限選兩個媒體的話,每個受訪者平均選1.7個;在最多選4個時,他們平均只選2.3個。可見面對眾多新聞媒體,市民的時間和關注有限,最終仍是集中於兩至3個新聞渠道。
; F" i/ l- n, s" x' f) Y) r) P* y公仔箱論壇8 u2 J! |* B  e( Z1 V0 K
總括而言,電視新聞情况尚佳,但免費電視頻道的競爭不足。電台和社媒情况也不錯。免費報紙已經飽和,收費報紙面臨壓力。網媒冒起,但仍在找尋合適的商業模式,規模和影響均未足夠。營運成本以電視和收費報最高,網媒則最低,它們各自的市場份額是否能支持下去,大家都在努力中。
' c" k% h- g2 }# r4 M! d5.39.217.76! f6 B2 b$ a' \  C/ R
每種媒體類別都有一個「龍頭」機構,不像以前有「二龍爭珠」局面。現時的傳媒環境有太多經營者,廣告商希望集中投放資源,受眾也沒太多時間,於是形成「單一領袖」的傳媒結構。
/ y* R$ Q4 t  \) W, z! H8 e5.39.217.76
  P, q0 n6 s# V0 Y2 ?+ ~純網媒強項在評論 非新聞報道
& U- [% ~4 J* q- {! d; e" \' |公仔箱論壇! V1 z/ e' I; J# {7 f0 a
除了「龍頭媒體」外,其他的機構要發展自己的定位、風格和特定受眾,讓市民有不同選擇。電子傳媒情况穩定,收費報和網媒的變化較大。在新聞資訊的戰國時代,媒體的種類和數目多,跨媒體互相競爭,四分五裂,汰弱留強,經營者面臨巨大壓力,市民也有選擇太多的煩惱。
6 r% J' ^& }2 f# ]/ Z- X+ P: ]
6 A" [/ }2 R( T( Otvb now,tvbnow,bttvb雖然近年有很多網媒冒起,傳統媒體特別是電視和報紙仍佔主流地位。個別電視台的觀眾人數以數十萬甚至上百萬計,每天收聽電台新聞的人也是最少有數十萬,一份收費報紙的讀者可達二三十萬,而看單一網媒(不計Yahoo)的讀者人數最多只有數萬,可見彼此的實力仍有很大距離。
/ @* T: }/ i, l3 t* a0 jtvb now,tvbnow,bttvb( G* G4 D3 m! G. H
加上Yahoo及很多網媒所刊登的新聞是來自傳統的媒體,從新聞的源頭和採訪實力來看,收費報紙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如果將來紙媒都陸續停刊,誰來提供詳盡的新聞報道?網媒可以從哪裏「策展」一些新聞回來?其實純網媒的強項是其博客評論,而非自家的新聞報道。所以說,目前傳統新聞媒體仍然主場,其地位不容易被取代。
" z, ~& H, q( A: b3 M7 c8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 h9 j! ]) i* H# ]5 ktvb now,tvbnow,bttvb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 J* ^  b' B  h, I% z- Ntvb now,tvbnow,bttvb
! W0 D7 Q' e$ v; X: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 但是传统媒体会逐步消失, 好像电台不一定给电视取代, 但是只能给固定一些人去听,但是作为一个传统媒体人, 说报纸不会消亡,这个说服力不够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