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歐洲] BBC纪录片点燃舆论 争辩中式教育好坏

8月5日電/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4日晚间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夠強吗》,讲述5名中国教师用中国式教学法在英执教,引发老师和学生之间互不适应。纪录片播出之前,媒體披露的內容已经点燃舆论,一场关于中西方文化冲突和教育方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英国展开。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o  m# x2 l  A' w( G
5.39.217.76/ p8 t  C% L$ F. k! @" b
  4日播出的是这部三集纪录片中的第一集。5名中国老师在英格兰汉普郡的博航特中学接管了一个由50名十几岁青少年组成的班级。在4周內,他们穿著特别的制服,每天7时开始上课。一天12小时中,有两次进餐休息时间。课程集中于记笔记和背诵,有时进行小组练习。每周有一次升旗仪式。学生们需要自己动手打扫教室。BBC称,希望以此试验用中国式教学法教授英国学生是否有成效。中国教育系统以课时长和纪律严明列世界前位。 tvb now,tvbnow,bttvb. r5 ?! a) _; _% E*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k' l5 c  l5 n7 t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结果是,中国老师对英国学生作出很差的评语:无礼、懒惰以及被福利宠坏了。在课堂上,当老师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只有半数学生愿意配合。另外一半则在聊天、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教科学的杨老师不明白,为什麼一名女生在听说英国男孩组合单项乐队中的一名歌手离开乐队时,会哭著离开教室。参加该项目的15岁学生罗西则抱怨,自己被像机器人一样对待,而且总被期待做到最好,课堂环境让人感到封闭且充满压力,学到的就是迅速地记笔记和听老师讲。
0 X6 J9 o0 f3 |  k0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s$ p/ v& i4 U. k0 G
  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对BBC说,在项目开始前,中国教师的決心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上课第二天,就听到学生们表现恶劣的消息。中国的教学方法和英国青少年的文化和价值发生冲突。他认为,中国的学校缺乏想像並且训导过多,英国的教学优于中国。英国学生习惯于可以向老师提问,並期待他们的观点能得到尊重。而且,英国学生们希望差異性学习。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m* _5 e& t3 v
公仔箱論壇8 f6 D) k# O- x4 A- u4 i8 z9 ?
而这正是中国老师提出挑战的地方。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杨老师的话说,英国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制定的,但中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一个统一标准,学生要么被淘汰,要么胜出,全凭自己。在中国不需要课堂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人都很守纪律。该报评论说,这种教育模式让上海此前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排名中多项夺冠,而英国仅位居20多名。 5 y3 x9 e: k# h, I! G9 J
7 ~$ I  T( |7 a' J2 M1 `) P$ `
  BBC说,这些中国老师的结论是,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行为与英国优厚的福利体制有直接关系。教中文的魏老师认为,如果英国削减福利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在中国,学生们知道他们必须要努力学习来养家糊口,因为没有那么多福利来依靠。
1 O0 ~4 l5 x0 q: L$ V; n0 {, q+ |
2 v+ Q: y% v+ R+ I  \. Y  “我们应该像中国人那样教孩子吗?”不少英国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每日电讯报》前驻华记者里查德·斯宾塞在该报撰文说,虽然有人批评中国学校僵化呆板,但事实胜于雄辩,即使是在西藏那样比较边远的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学校,中国学生的表现都超过诸如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学生。英国著名时事评论家詹金斯则持相反意见。他在英国《卫报》的评论文章说,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当中国都在从愚蠢的教育方法中觉醒时,为什麼英国如此急著要复制它呢?
' i+ _/ k/ X0 N- y! ?- Z公仔箱論壇5.39.217.76/ j: k5 M; Z  K' l
  不过,在4周的相处后,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的关系变得好起来。斯特劳格尔说,一些学生甚至开始表达对中国式教育的偏爱。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板书,认为这能帮助记忆。更多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的讲课方式。罗西说,她认为这些中国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很有热情,而且很酷。其实英国老师也有教学热情,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5.39.217.76- _! W+ [# N8 v( S$ a
tvb now,tvbnow,bttvb9 Q" S- y/ |; k+ B! Y
  对于BBC这部纪录片引发的争议,英国官方没有做出更多回应。英国文化部负责文化外交事务的官员尼克尔4日说,无论怎样的争议出现,英中两国通过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是值得鼓励和支持的。他认为,英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还有很多,因此外界也不必盯著这一部纪录片不放。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