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洪水橋經濟中心

洪水橋經濟中心6 @7 x3 R' J. w7 S6 w

) ~: F  M& H# U+ t! t: e公仔箱論壇洪水橋的發展,不能只着眼於公私住宅的發展,以此作為地區發展的主導。反之,洪水橋應首先發展為經濟中心,以此帶動住宅的發展。沒有經濟中心的功能,便缺本地就業機會。
4 s! \& u3 x. W4 K9 z
6 e3 ?) l' @' B& t
住宅的發展只造就通勤社區,居民每天往返中環等地上班,這是早為人詬病的郊區化,不是新型市鎮;對新界往來市區會產生巨大壓力,不單浪費居民時間於交通,也極不環保。由於交通時間與金錢成本,居住公屋的中下層居民不易在市區就業,不少便會陷入天水圍的困境,僅靠綜援維生;生活困難,不易脫貧。: l( \2 }: P6 o5 s9 L6 _9 P& k- E( P' ~
tvb now,tvbnow,bttvb5 w% e6 G' C. f% n5 z2 l0 P' H, r
洪水橋的優勢是離深圳近,特別是廣東自由貿易區的前海。一是可以借地利吸引深圳的消費需求轉移過來;二是與前海呼應發展為香港對應深圳及前海的企業中心。要吸引深圳消費和與前海呼應,洪水橋的商貿定位要超前,有相應的特色。tvb now,tvbnow,bttvb/ O& P8 u1 E. e, U0 ^% V$ ?0 x& H5 J, v
2 c" }3 `9 O3 s0 b2 X3 Y; [) [) x
或許地不需太多,例如洪水橋站可倣效日本京都火車站,建成獨具風格的多功能大廈,包括酒店、百貨店、食肆、博物館、政府部門服務點等,又可倣效日本東京市內的六本木建設如六本木山和東京中城的大型多功能社區,以寫字樓與商場、酒店、電視台等為主,住宅為輔。六本木從一個小站變成今天的遊客中心和企業中心(包括日本IT企業集中點),靠的是這樣的大規劃。洪水橋有地,也有深圳前海因素,更有西鐵連上市區,足有條件,要進一步,還可興建洪水橋到前海的單軌空中電車。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