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麟﹕補選的主軸5.39.217.76: K4 j1 m9 b, U: Q7 \% A
' ]! t4 W9 }% T3 a; v; r/ [
' T4 t' W8 o2 w" m9 _- m$ e& ]不少人還在「剝花生」,看建制派「世紀大甩轆」應如何落幕之際,泛民的朋友不單忙碌地準備區議會選舉,以及如何部署湯家驊辭職後,立法會補選的問題。
0 q, _9 s) [" p2 p( O& O z
! |) d. v! X. t8 _5 Ytvb now,tvbnow,bttvb現在談立法會補選的主軸,會否太早?此說不確。湯氏於10月1日辭任,按慣例政府須在6個月內進行補選。翌年 2、3月間補選,屬合理推算。翌年9月,正是立法會選舉之時,補選夾在區選與立法會大選之間,時間上相當關鍵。若泛民處理得當,可以借補選之氣勢,再衝9 月的選舉,有機會在席位上有所進帳。但若處理失當,隨時乘着區選失利之勢,補選情况不堪,直接打擊立法會選情。
D& U, {7 d+ W& A& Z! Q公仔箱論壇+ Q# T0 ?" h5 V
本年區選 泛民必陷苦戰
8 _! @ f b5 d# s4 Z' ]1 H2 d
& h4 y3 C x- z- m0 E4 c& w5.39.217.76無可否認,11月22日的區選,泛民必定陷於苦戰,除了區選的特質,是選區小,加上單議席單票制,全港性政治議題較難發酵之外,部分雨傘青年投入區選,至今仍是口號居多,無法整合出一個有力顛覆原有區議會選舉秩序的氣勢及組合。一個合理的推斷,是區選之後,建制派大勝,輿論的解釋是泛民勉力保住江山,雨傘一 族無法突圍,輸得悲壯。5.39.217.76. F2 ]" Z e L9 V( x" Z
T# r8 G( C4 f9 H! \# C. w
緊隨其後的補選,其主軸就變得相當關鍵。新界東有人口170多萬,選區夠大,泛民比較有利的政治性議題,就可大派用 場。屆時,相信建制派會乘着區選勝利時的氣勢,大打民生牌,將補選拉回新界東居民的貼身議題,例如港鐵延誤、地區性巴士路線重組、北區學位分配,甚至屋邨管理問題等等,即使是新界東北規劃議題,相信亦會集中討論未來房屋供應是受影響地區的賠償安置,避談政治性議題。. R; j8 k4 }* g0 t
3 Q$ I- F8 c* y2 g; X+ l# ~8 b4 ^5 B對泛民而言,民生議題牌並 非不利,因為畢竟新界東幾個區議會,亦有泛民議員,泛民並非對地區性議題一無所知。但是,這樣做不能夠炒熱補選氣氛,做不到泛民對建制的對決意味,泛民選民感受不到一種不能不去投票的壓迫感,泛民候選人即使贏,也可能低空掠過,未能有足夠聲勢,拉抬9月的立法會大選。
+ B* t$ A/ J1 E4 x( f6 Q5 u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B7 c \$ T; n1 W
但是,假設泛民能夠成功推舉一個候選人,並把選舉主軸對準政治議題,將選戰拉成一個本土(以梁家傑定義下的本土)與建制的對決,是否一個較好的方法呢?對新界東選民而言,上水的水貨及走私客未遏止,北區大埔沙田的幼稚園及小學學位被雙非子女「侵佔」的問題,正正就是本土因素與中國因素衝突的社會議題,他們深受其苦。若泛民操作此 議題,定必把對決升溫,雙方的支持者情緒受到刺激,泛民的擁躉會有一種被中國因素擠壓的感覺,於是不得不投票力撐泛民候選人。
% y& K) E, ?1 q5 [; B* J: O9 k9 w) s# E+ ?9 i, W% O
然而,泛民難 以排除,所謂真正的本土派,借機參與選舉,提出比泛民候選人更激進的本土因素,將泛民候選人扯進一個更激烈的一端,不單不能製造壓迫感,反而製造恐懼感,嚇怕一班原來支持湯家驊,立場較溫和的選民。因此,泛民除了要協調出一個候選人外,能否趕及在補選前,理順一個較為容易接受的本土因素與中國因素的論述, 相當重要。- u7 A t8 ~* {5 B8 \+ o- p
( P# Y, \4 e! E$ T7 \4 q: a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