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電/“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每一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都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端午佳節。而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其間又以祭吊屈原之說流傳最廣。由此上溯至公元前278年,流放汨羅江畔的詩人屈原聽聞楚都被攻陷後,自沉於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並拋灑食物以防魚蝦傷害屈原的遺體,“端午節”即由此誕生。 tvb now,tvbnow,bttvb4 j0 K9 I7 D8 i' n
3 A4 R" g; u% G# I& u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眨眼間,2015年的端午節就已經來到。在這個麥黃粽香的節日裡,人們無論是吃粽子還是劃龍舟,也都是在紀念和傳承屈原身上的愛國主義之魂。因為雖然當時君王待屈原不公,甚至因猜疑而將其放逐,但屈原依然“憂天下之所憂,痛人民之所痛”,仍然對祖國忠心不二,這種“愛國痴情”本身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 |4 Q9 u* m; V7 h公仔箱論壇, r5 w3 e, ?# K6 N4 ^
家是我們溫暖幸福的源泉,國是我們遮風避雨的港灣。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大幅上升,人民生活有效改善,可以說已經迎來了歷史上的最好時期。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對祖國取得的這些成就,有些人不但選擇性無視,甚至還帶著強烈的偏見患上了“愛國主義恐懼症”,在冷嘲熱諷謾罵攻擊中將愛國主義徹底拋到九霄雲外,令人目瞪口呆。
: k, O- S7 D6 I. e, V( z+ _4 i! X) C5 C' l* |; L
世間人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每天都會碰上這樣那樣的煩心事,學習工作生活中也確實還有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若因此就悲觀失望,對人生中不如意的事耿耿於懷,進而遷怒國家,結怨社會,肆意抹黑,那就大錯特錯了。畢竟這只是個人的恩怨情仇,因自身訴求得不到滿足就遷怒於國家本身就不科學也不理智。
' j& s3 l v9 `$ E- p
3 S+ ]% m4 C9 K% @2 R" p 事實上,古今中外沒有哪個國家不存在社會問題,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保證所有公民都會事事滿意。更何況當前我們正處於社會發展轉型期,改革也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種矛盾多發並叠加在一起。對於這些矛盾,國家也一直在努力地予以解決。這也警示著我們,在矛盾面前必須保持清醒,站穩立場,分清是非,堅守底線。
& Y- G$ l6 e7 x) {5.39.217.76. y/ b1 j! ~+ _. @
一個民族若沒有偉大的精神就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其原動力也就是擁有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甚至已經成為了興國之魂、強國之魄。身處逆境中的屈原尚且能夠時刻關注國家興衰,而今生活優越的我們就更沒有理由不愛自己的祖國。 tvb now,tvbnow,bttvb1 ?$ Q, W: F3 o( r
8 e" o" a8 M3 c9 \. z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而今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之際,在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我們要傳承屈原的家國情懷,就更應從自身做起,熱愛自己的祖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若能激活蘊藏於心底的愛國基因,不僅個人夢想會更加燦爛,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也將更加觸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