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古德明: 唐滌生之誤

古德明: 唐滌生之誤
' Y0 ^8 ~9 W- S2 G*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8 E( n3 E# L( `0 r+ Y# g
有朋友談到大陸電視劇《武則天》:「劇中人說『水落石出』,但這成語出自宋朝歐陽修《醉翁亭記》,唐朝人怎麼會說?」一般人應不會留意這樣的細節。) ?$ D( \3 T2 A. z; N/ V' A5 B

6 ~5 N7 W. M9 A7 ~# q+ T; ]4 V公仔箱論壇
古裝劇人物滿口現代漢語,句句是什麼「面對挑戰(face the challenge)」、「血濃於水(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負面看法(negative views)」等,已是司空慣見。這不能怪劇作者:他們從小受中共現代漢語教育,根本不懂得中文。1 V" w# K% A" A# _: S  C2 M# Y0 M

0 r4 g: X( S  `%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於「水落而石出」一語,固然見於《醉翁亭記》,但唐朝杜甫《奉贈李八丈曛判官》詩「秋枯洞庭石」一句,有宋朝趙彥材注:「水落石出,所以為枯。」而蘇軾《徐州鹿鳴燕賦詩敍》也有「天高氣清,水落石出」等句。蘇軾、趙彥材、歐陽修是不是沿用前人成語,今天恐怕無法斷定。唐朝人說「水落石出」不是沒有可能的。
8 }9 E9 ?, w* c7 f- b' j' p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B/ Q8 R" _2 W" O9 j# k* X5.39.217.76說起來,即使詞章聖手,所作古裝戲劇,有時也誤用近人詞語,粵劇名作家唐滌生的《洛水神仙》就是例子。曲中的曹子建對宓妃指天誓日:「我對德珠無印象,無愛更無情。」按「印象」或作「印像」,本來指「暫印水中、鏡中等的影象」,如《大集經》卷十五說:「喻如閻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像。」後來,中文就用「印象」翻譯西方心理學名詞impression,指「心中對所見人、物等的感受」。三國曹子建斷不可能說「我對德珠無印象」。當然,這只是唐滌生作品大醇中的小疵。今之劇作家,中文修養及得上唐滌生十分之一者,百無一人。tvb now,tvbnow,bttvb! t" i* H) v  I, M  L3 v2 `
0 v; Q- S% C# }6 v8 T
2 Y3 p- ?* F! }4 g9 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