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洲及林口合宜住宅輪番出現狀況,內政部日昨又提出「整體住宅政策」報告,擬在大台北周邊規劃兩萬戶「青年生活住宅」;柯文哲也宣稱,四年內要在北市興建兩萬戶公宅。政府連續推出社會住宅解決青年無棲身之地,雖稱用心良苦,但政府不是開發商,必須對青年住屋安全負起完全責任,不能只是為拚政績短線操作。上月台灣出現超過芮氏規模六的強震,其後,正在交屋的浮洲合宜住宅地下室梁柱陸續傳出出現裂痕,嚇得原以為買到合宜住宅是「撿到寶」的承購戶,開始要憂心日後住屋夢魘不斷。同一時間,林口合宜宅也傳出,建築基地偏移及挖出大量廢棄物的消息。為此,不少住戶紛紛組成自救會,希望透過集體交涉的力量,爭取應有的權益。諷刺的是,先前政府敲鑼打鼓大肆宣揚社會住宅的美好,但轉瞬間,「德政」卻變成坑陷住戶的毒餌。購買這些政府主導興建住宅的承購戶,多半是靠著薪水養家的人,辛苦積蓄多年才湊出頭期款。如今,看到勉力籌措、借貸購買的房屋竟然是瑕疵品或危樓,他們的焦慮與憤怒可想而知。問題在,這種一窩蜂式的住宅政策,一味追求速效,在興建過程卻缺乏積極的管理和監督,政府形同為「公宅」提供了虛有其表的保證,引民眾誤入歧途;一旦出事,在承購戶與建商之間,政府連要扮演什麼角色都不清楚。地質及工程學界專家認為,由於浮洲合宜宅先前的地質調查不夠確實,如今可能面臨地震引發的土壤液化問題,而導致這波梁柱龜裂。至於林口A7的地滑現象,則可能是因地震加劇,雖然結構體外觀並無大異,但承購戶的憂慮難以避免,擔心抽到房屋不是幸福,而是噩夢的開始。這一波政府主導的住宅產品,不論稱為「合宜住宅」、「社會住宅」或者是「青年住宅」,操作手法大抵不離:政府找地、變更都市計畫、由建商主導興建格局、再由民眾抽籤承購的模式。建商之所以樂於配合,多半是因為早在周邊地帶圈地、養地,藉由政府住宅政策投資公共建設,可一舉讓自己的低價地大翻身;因為有利可圖,自然大力配合。政府方面,為了營造居住正義的政績,各部門當然都得配合降低門檻放行;這其間,難免引發把關不足的問題。簡言之,為了消解高房價的民怨,政府在規劃公共住宅時,可能將必須把關的環評、地質鑽探、水土保持計畫等全部降低標準。如此一來,為解決住宅的「量」的問題,卻犧牲了安全的「質」;對承購戶而言,這豈非形同「嫁禍」?社會住宅既以居住正義為名,當然必須賦予社會公義的內涵,絕不可以假藉公共之名掛羊頭賣狗肉。例如,遭質疑的林口A7合宜宅,四千多戶的廢汙水排放竟可以無規劃放行,其結果,極可能汙染新北市新莊區的水源地,日後可能不引發抗爭嗎?浮洲合宜宅建商日前允諾提出承購戶解約退款方案,同意進行第三方鑑定結構安全,交屋起三十日內的利息也由建商負擔。這些條件聽起來優惠,但看在民眾眼裡,大概只有「欲蓋彌彰」足以形容。承購戶不解的是:政府拍胸脯、打包票保證的優質住房商品,怎麼會變成今天的局面?更有承購戶責問,從開工到完工,從發建照至今申請使用執照,政府究竟在哪裡?近兩年一陣「社會住宅」風潮,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競相喊價,動輒喊出要興建幾萬戶公共住宅;但許多官員卻忽略了,要兌現這些看似美好的政策應該負起多少規劃和監督的責任,以確保這些住宅的安全與品質。包括,在承購戶和建商之間出現紛爭時,政府的角色要如何扮演,恐怕事先也未曾作過設想;以致一出事,根本不知如何因應。浮洲和林口A7合宜宅加起來超過九千戶,這麼多人家因為相信政府而購屋,結果卻落得如此遭遇,官員不覺得羞愧嗎?政府藉公共建設來營造政績,必須步步為營,不可輕忽。兩個合宜住宅發生嚴重紛爭,正是給那些浮誇政客的一記警鐘。
( r& E7 }+ N4 t* ~. Z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