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濕從口入

一杯凍檸茶配一份香脆西多士,或一杯紅豆冰配一個新鮮的菠蘿油,兩款招牌下午茶餐,一凍一熱,香甜美味,令人食指大動。但享受美食的同時,如果過量進食冰冷、甜膩、濃味的食物及飲料或食無定時、暴飲暴食、煙酒過多等,都會影響脾胃功能,引致「濕從內生」。
  d' k' g, ]. B# c" t7 \要防止由飲食引致的內濕,就要「識飲識食」。一日三餐要定時,早午餐的量要豐富。晚餐盡量在晚上8時前進食,量要輕,營養要均衡。減少吃高糖、高鹽、油膩、濃味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多餘水分積存在體內。
; n0 l* h8 G8 c- |* s9 h1 [' g5 d根據中醫的生理時鐘,早上5時至11時是大腸、胃及脾活動的時間。起床後先喝一小口溫水,之後可用2片檸檬、一湯匙的蜂蜜、一茶匙肉桂粉,加入一杯開水熱服,有洗滌腸道、溫暖脾胃、抗衰老及去疲勞的作用。
" P" t; |2 ?! z2 J! W. }5 D$ L8 ptvb now,tvbnow,bttvb晚上9時至凌晨3時,是三焦(有運行水道的作用)、膽及肝工作的時間。用2片浸軟的白背木耳加二顆紅棗(去核)、10克杞子、10克薏仁,用2碗水,煲半小時,在睡前一小時,連渣服,可助排毒去濕。tvb now,tvbnow,bttvb& [# y6 _# f, R3 m! ?
脾腎陽虛 面浮肢腫
$ {- Q" A  u2 K: `3 u除了濕從口入,影響脾胃外,腎臟虛弱,也可以導致水濕內停。所以脾腎陽虛時,會出現面浮肢腫、小便過少或過多的問題。要強化脾腎,可先從食療入手。平常一周兩次,用健脾補腎益氣的藥材,如北芪、黨參、茯苓、炒白術、扁豆、薏米、赤小豆、蓮子、芡實、淮山等煲湯服用。
) A) z* C1 s# f1 T5.39.217.76腎與膀胱有密切的關係,背部兩旁行的膀胱經是掌管人體排毒的通道,脊椎中間行的督脈則掌管陽氣。肩背的氣血保持通暢,內毒就不會久留,濕氣也可以祛除。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h/ c( p; R* a. w
刮沙、拔罐、針灸有鼓動經脈氣血、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拔罐療法」,古稱「角法」,又稱「吸筒法」,用途廣泛,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的酒精,將罐內空氣排除,造成負壓,再將罐吸附在肩背,令局部皮膚充血或出現瘀血,是傳統中醫常用的拔毒瀉熱、通絡祛濕的方法。情況許可的話,建議約一至兩周進行一次拔罐,把濕氣拔走。tvb now,tvbnow,bttvb/ W3 n% Y! r  d- ~" P* G
除了上述祛濕的方法之外,大家不妨試試睡前泡足,加入拍碎的薑塊約60克,在睡前一小時泡足15至20分鐘,可以促進氣血流通,祛除濕氣,改善睡眠。盡量避免睡前洗頭,以免濕氣未完全清除便睡覺,讓濕氣有機可乘,從頭皮滲入;而且一般洗頭後也應盡快瀝乾水分、吹乾頭髮。5.39.217.76, K, w0 I0 m# c. F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