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稻絕收」 危及中國飯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b0 w/ Y( s+ O5 X/ I
tvb now,tvbnow,bttvb% L, b' l! R- a4 N/ y9 Z( T* B
中國安徽多地約萬畝稻田去年絕收或大幅減產,由於事涉國家傾力扶持的糧食安全項目「超級稻」,事件經媒體近日曝光後引發強烈關注。其間暴露的種業管理、科研成果轉化及後續技術跟蹤改進等問題,在中國的農業領域具有普遍性,如不加以解決,中國人手中的飯碗將難端穩。
# M: @4 N" B1 g; |
4 v; r8 S5 {6 @7 O公仔箱論壇安徽「超級稻絕收」事件幾經發酵,目前眉目已基本清晰,僅管農業部一再為「超級稻」正名,售賣涉事稻種「兩優○二九三」的隆平高科一再強調因氣候導致絕收,但均不能否認受害農戶對稻種抗稻瘟病菌能力低下的指認。5.39.217.76! L+ e3 e3 u7 |" L+ W
( J8 G! T9 t2 I" N$ u7 C3 _為平息爭議,久未露面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公開回應質疑,指「兩優○二九三」二○○六年通過國家審定,推廣多年後品種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種也有變化,如果生產上不注意,在氣候特殊年份有可能出現問題。但「這次在安徽出了點小問題,不能說超級稻都有問題」。
3 X3 d# v2 S% ^, M% U, o(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6 a0 i; \! F
而據公開資料及媒體披露,「兩優○二九三」稻種由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交隆平高科生產,該項目屬中國「八六三」計劃。農業部在二○○六年的審定公告中,註明「該品種中感白葉枯病,高感稻瘟病」。稻種通過國家審定後兩年間,在湖北、安徽農戶種植地,曾出現結實率低至三成及大面積爆發白枯葉病的現象,但這並未妨礙該項目獲得二○○九年湖南省農科院的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四年來,湖北、江蘇、江西均有相關水稻因稻瘟病絕收,直至去年安徽萬畝農田「中招」。
( e7 o1 f. ~" \0 V5 e' s公仔箱論壇
V n9 L2 ?0 w) F! [* ?; k0 ~tvb now,tvbnow,bttvb既然這一稻種問題不斷,官方又宣稱近年超級稻家族育出不少優質新品,那當局為何仍允許如此高風險性的稻種在市面售賣?而負責相關項目的科研機構,又如何能在稻種推向市場後撒手不管,在多次絕收事件發生後仍不思改進?6 v/ W& b9 p; `' D/ T- t; ], t
tvb now,tvbnow,bttvb+ f' x: v- }9 ]$ i, z
或許,在充滿浪漫情懷的科學家及官員眼中,相比中國遼闊的土地和超級稻這些年在科研領域取得的輝煌戰績,個別地方某個年景出現萬畝稻田絕收,的確只是「出了點小問題」,用不著大驚小怪。但若科學家僅僅滿足於完成項目後交差、拿獎,而完全漠視實際應用效果的好壞,或者僅僅沉醉於在實驗田描繪造福社會的無限憧憬,而不能讓科研成果真正化作濟世甘霖;如果官員只是得意於那些可以為自己的頂戴花翎增姿添彩的「畝產新紀錄」,那科研的專業精神與服務方向必定出了問題,而中國的糧食安全也極可能出現大問題。( O* m3 n( y# D; k' \5 I" T. o# C
7 b2 z- C" z8 G( g8 p
多年來,超級稻試驗屢創高產,去年更創下畝產逾千公斤的紀錄。然而這些在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由頂級農業專家創造的奇跡,並未助力中國實現水稻的全面高產,也並未給糧食領域帶來科研推廣的質變。
5 @% r4 g/ U2 L2 p# Q! k公仔箱論壇
1 w" n. p3 U. ~! F4 s公仔箱論壇現實情況是:中國水稻平均畝產僅四百餘公斤,絕大多數農戶仍沿襲著落後的耕種方式,掙不脫「靠天吃飯」的悲情宿命。而在人口增多與耕地減少、重金屬與水污染加劇、濫施農藥導致土地肥力下降,以及外企進逼逐漸形成行業壟斷之下,中國的糧食困局正在步步加劇,中國人手中的飯碗,更加難以端穩了。
) `" ?) ?* Z* i6 _1 P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0 y1 D& _! l* x( Q7 m$ U
從科研實驗田到普通農戶的地頭,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生產力,路途艱難曲折,許多階段性的目標,非單方面努力可以達成,需要政府、科研力量與農戶通力配合。因而,超級稻的實驗田成績難以在農戶田間變為現實,不能只怨科研不給力。但一個科研項目究竟是只做給上級看的交差擺設,還是志在造福民眾的心力之作,相信在實踐之中,會留下完全不同的運作痕跡供世人品評。公仔箱論壇. s- S" E- S; t5 c2 a) @. ~* m
tvb now,tvbnow,bttvb( o! t' D" X, d7 l
中國是世界最古老的稻米種植地之一,如今中國的優質米市場卻由日本、泰國米唱主角,中國自產的稻米質、量、品牌皆難與其競爭。有官員在評論中國客今春赴日狂購大米的新聞時,呼籲民眾拿出骨氣不要購買,卻沒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中國的農業科技當自立自強!也沒有人拿出勇氣來捫心問一聲自己:日本人能做到的,中國人為甚麼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