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問題在中美議題中占據的分量越來越少,美國決策思維上愈來愈把台灣放在邊緣位置。中國時報6日發表社論“消失中的台灣關係法”,點出台灣正面對的困局。 % Z6 K) v. Q' H3 g) z1 m5 G
tvb now,tvbnow,bttvb8 r3 d1 f! m) ]" k
美國的《台灣關係法》即將邁入第36個年頭,最近美方高層在論述對台政策時,只提中美三個公報,不提《台灣關係法》。台灣問題已不是中美關係的主軸,《台灣關係法》在美國的政策思維中已漸漸退位。 5.39.217.761 V- v0 F$ Z2 N$ O% a% Q6 Z/ c+ i
! S) y1 k$ g+ O! ]7 ~2 o {
這是明顯的發展趨勢,而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陸崛起態勢明確,美國無力攔阻也無力扭轉,終究要作出妥協;其次是台灣缺乏國際格局和世界政治觀點,事事以意識形態優先,妨礙了台灣參與國際政治、經濟等方面整合,讓自己處於孤立的位置。 5.39.217.76. N" H1 O9 E0 c$ |% d% G
$ Z' h2 t4 g% l, c2 ?: x5 i! Ftvb now,tvbnow,bttvb 對台海局勢,美國的終極目標是維持現狀,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甚至不和,但不容許出現軍事衝突,否則美國會陷於兩難。從中美力量消長、及美國的政策目標看,未來台灣的生存發展與地位,能依賴美國作槓桿操作的空間會愈來愈少,破解之道應從改善兩岸關係方面入手,這是務實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