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個煩惱,就是努力降低了膽固醇,但三酸甘油酯卻無論如何努力都高踞不下。6 c9 d2 A, ]" r
5.39.217.76/ A, Y0 }" K+ ]6 z( J7 c
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一樣,都是人體中的脂質,是人體的能量來源之一。脂質不能溶於水,在血液中要先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可溶性的脂蛋白,再輸送到各器官組織。
9 b3 ?5 H+ {6 }9 ? q/ wtvb now,tvbnow,bttvb男性較多見tvb now,tvbnow,bttvb% ?: u- ^) u5 g, a. M7 z6 z
三酸甘油酯高是很普遍的情況,在普通人口中,50歲以下女性的膽固醇量會比男性稍高,而50歲以後,男性三酸甘油酯增加的百分率則比女性高。因為三酸甘油酯與食物直接相關,男性通常較易有中央肥胖及較好酒,再加上作息不定及工作壓力,日積月累下來,便會超越女性。, x9 V* t: y* z/ N# L
三酸甘油酯是一種備用脂肪,雖然必須要有,但太多則無益。我們可透過生活習慣改善三酸甘油酯值,只要少吃一點,尤其醣分食物,在餐後多點活動消耗剩餘脂肪,三酸甘油酯便可減低,不一定要服藥治療。公仔箱論壇, N, R: i- r9 g- \/ _. W; ]- {4 u. v
第一大忌 ── 糖5.39.217.76' r3 o! [8 M9 W( j, F
常聽人說,吃糖太多小心糖尿病。這句話其實並不科學,但也不是完全沒根據。糖有很多種,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這些糖類分成單醣和多醣,作為普通讀者很難分辨哪種糖會較有益。原則上,無論哪種糖都會轉化成三酸甘油酯,都有機會升高血脂。有些人不吃甜,但卻吃很多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又稱為醣類,包括水果、麵包、馬鈴薯、白米等等,是生物常見的能量來源,吃多了三酸甘油酯一樣升高。除了少吃糖,還要留意食物的升糖指數。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代表碳水化合物被人體消化及吸收的速度,愈容易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數亦愈高,單醣類不須消化便可吸收,雙醣的消化步驟簡單,皆可令人體的血糖快速升高,胰臟及肝臟來不及把血糖分解,就會轉化成三酸甘油酯。
+ ^, b2 }% f6 n+ E6 stvb now,tvbnow,bttvb 選擇食物除了要注意數量(不多吃),也要講究質量。我們日常生活總會接觸碳水化合物,亦即是不能不吃醣,應選擇多醣類,纖維較高而升糖指數較低的,例如吃粗麥麵包而不吃白麵包、吃糙米少吃白米,少喝酒,不要吃太甜的生果,再加上定時運動,就可避免貯存過多能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