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士:改善公交tvb now,tvbnow,bttvb! V: o/ d. R1 ]$ U# M3 K o
3 M; N+ w6 o( `. D0 g! g" D2 \tvb now,tvbnow,bttvb
, u6 h+ V: d# r3 P2 Y0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X- a' y' ?$ d; \tvb now,tvbnow,bttvb關注交通問題的環保人士潘海昌(見圖)稱,大城市交通擠塞問題雖然不能稱為「死症」,但要解決亦非一朝一日之事。他認為要解決多市及周邊新興城市日益繁重交通擠塞問題,在於各市政府及公眾是否有勇氣接受嶄新,以生活圈為中心的交通觀念。
6 w! X" X4 N1 X) a# x公仔箱論壇
7 A1 w2 S) r' I/ G% Y5.39.217.76潘海昌表示在北美生活,出行一直是以汽車為主。但隨新城市的興起,人口急劇增加,每日上落班在主要公路及馬路都出現嚴重塞車,若要解決塞車,只有從人的基本概念著手。潘海昌認為以前汽車是最方便的工具。以多倫多及周邊城市來說,因地方大,公共交通配套不足,大多數人一直以駕車上落班為主。如要改善情況,就要改善接駁多倫多與周邊城市的公共交通設施。
9 ?% p1 |- D5 r* o3 d& U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Y9 R3 h# G! A& Z
潘海昌表示要教育和鼓勵公眾改變駕車習慣,將汽車為中心的觀念轉為以個人生活圈觀念,盡量減少駕車,或上落班時採用共乘汽車計畫。各市政府可鼓勵居民在原居城市工作,就可以用單車代步,或接駁公共交通工具,將有助減少塞車時間。但公共交通配套一定需要完善,否則是不會吸引公眾放棄駕車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