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聯早評李光耀政治遺產 稱英雄造時勢

3月23日電/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23日凌晨去世,享年91歲。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刊發社論指出,新加坡正式進入沒有李光耀的時代,但他留下的政治遺產難以悉數。李光耀是當之無愧的建國之父,其功績將為後人銘記並久遠傳誦。 1 N  o4 \2 ?# K/ ~# V; B& l
5.39.217.76+ ?9 i7 }& C# M. g% @
  社論說,時勢造英雄或是英雄造時勢,自古以來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美國外交家基辛格評價,如果是以李光耀的例子來看,那顯然是英雄造時勢。 : k* S! A" r% S2 e1 I! X

; Y. p" @5 [5 {- k; \& b% L$ X公仔箱論壇  李光耀在1959年新加坡自治時擔任總理,前後長達31年。隨後,他擔任內閣資政,直到2011年大選後,才從內閣引退。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李光耀在國內及海外,成為了新加坡的代名詞。他留下的政治遺產,難以悉數。 5.39.217.769 k# E6 y, Z' p$ Y8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_  ]( g3 T4 W+ s# v# C
  社論認為,在眾多政治遺產之中,領導層的自我更新是李光耀突出的貢獻之一。李光耀及領導同僚積極培育接班人,讓政治領導層在有序的情況下更新,並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因此,李光耀的離去,不會讓新加坡的政治領導層出現斷層的現象,也不會如美國已故政治學者亨廷頓所說的“人亡政息”。 + D; T% O$ {8 Y  i
& n8 Y0 R! G9 ^1 B) b4 |& r
  社論指出,李光耀的治國理念,並沒有遵循任何教條,而是通過實踐而來。新加坡是在新馬“合併後又分家”的特殊情況下,取得獨立。在艱難的大環境下,李光耀推行務實的政策,以確保脆弱的國家能夠生存與發展。在李光耀的領導下,新加坡轉為全球經濟腹地,積極吸引外資,解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李光耀也謹慎處理種族、宗教與語言的敏感問題,以維護政治的穩定。
0 M# A, S: W1 m7 v1 V# p
& y% U& y$ v! m$ ]0 e5 V5.39.217.76  社論稱,在制度設計方面,李光耀采納了西方的法律制度及法治觀念,但擯棄西方放任式的民主及個人權利至上的思想。在社會價值觀方面,他傾向於社會大於個人的儒家傳統。與此同時,他也通過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將國人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政治安定及良好的社會秩序,成為新加坡的品牌。
' G' D3 X! [, q# ~/ Ctvb now,tvbnow,bttvb) x0 @* r9 g# U3 G
社論還說,李光耀也通過社會運動,提高國人的素質,這包括清潔運動及禮貌運動等等。外國通訊員冷嘲熱諷他推行的社會運動,並語帶雙關形容新加坡為“罰款之邦”。但李光耀自信地說:“他們可以嘲笑我們,可我深信最後開懷大笑的會是我們。”
. K  Y! Z" J" j" E6 |8 w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W0 R# \1 u/ r; O6 i! q& d0 A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及多元文化的國家,同時又必須以全球為經濟腹地,因此李光耀在建國初期,便決定以英語為共同的工作語言。此外,他也堅信,每個族群必須學習他們的母語及文化。這個政策,讓新加坡在經濟需要與文化穩定力量之間,找到平衡點。 $ \* c' Z7 t" i. U. O

$ }( B1 @: k& F7 }, w  社論還提出,在國際舞台上,李光耀運籌帷幄,否定了小國無外交的說法。在近半個世紀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在大國之間穿梭自如,與它們建立不卑不亢的特殊關係,並贏得國際的尊重。他經常從戰略的高度,為大國分析時局,闡述各自的利害關係,從而為新加坡這個小國拓寬外交空間。 tvb now,tvbnow,bttvb* e1 w3 M% }2 @! f+ b9 @, ]# Z

, v$ C0 b' _6 U, B6 B. D2 V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社論稱,今年是新加坡獨立50周年,新加坡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從第三世界晉升為第一世界,李光耀居功至偉。對李光耀個人而言,他走完了一個充實又意義非凡的人生。對新加坡而言,他留下的政治遺產,彌足珍貴。新的一代將在他奠定的基礎上,承先啟後,再創輝煌。 2 ^* Q3 c. j9 B8 h. t3 n) T5 e

+ B- `& ]9 d, i% K+ j6 G&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論最後強調,李光耀是當之無愧的建國之父,其功績將為後人銘記並久遠傳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