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務管制立竿見影
1 s% S+ {; z$ @& qtvb now,tvbnow,bttvb# O. i' Y% Q. i' [$ T4 N
政府以辣招來抑壓樓市泡沫,是捉錯用神,用錯手段。首先,辣招對付樓價,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也治標不治本。第二,香港樓市泡沫已失,市場成交量大跌,變成個別成交帶領市場指標,實質是有價沒市,成交價意義不大,只是被炒家和媒體來做文章。假若社會及政府不再着意要替年輕人買樓,讓市場自然適應,虛假的需求剛性失掉,樓價自然下降。僅用辣招守着外人購房的限制,泡沫穿破的迹象會更加明顯,樓價下降壓力更大。5.39.217.768 u5 U7 Y) s3 n0 ]# F8 ?! B
0 b$ `9 x7 ?" ^5 a" r
政府現時的表面困難是缺地建公屋、居屋、私屋,這同樣是虛假的困難。單以政府的高級公務員宿舍及其他殺校後的土地,若是政府願意,可以很快轉變用途作建屋之用。即時轉變,即時規劃動工,便省了許多拖延時間。可惜,政府還是葉公好龍,只說不做,令人懷疑究竟問責官員與公務員是否勇於任事,抑或是推搪卸責。
. Q& O# f; [( j! stvb now,tvbnow,bttvb% L# H5 [2 ?( z4 @
治樓市泡沫立竿見影的最佳方法,就是重行租務管制。其一是穩定租務市場,不讓加租轉租迫使租戶去買樓自住,可減少需求壓力。其二是降低租樓收益預期,打擊投資買樓的意欲,減少投資擠佔自用的購樓供應。
% ? @( _ o; N+ X/ R5.39.217.76
0 v* E \1 j# P7 f1 k6 ]* `事實上,政府若能保證租務市場長期穩定偏低,每個家庭便不用追求自置物業,可省卻大量購房支出和按揭利息,轉而添加零售市場的需求或其他方面的支出,也可使香港人少負擔上幾十年的買樓信貸包袱,對社會經濟以至個人的發展只有好處。打擊地產霸權,根本方法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