侈言引入美食車 最怕畫虎反類犬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C; N3 P0 ]: R( z& g [
; @; P8 Q9 I6 M8 H6 p3 l, c- `有人說,如果沒有光顧過台北士林夜市,就等於沒去過台灣。話雖有點誇張,卻足以反映士林夜市名氣之盛,對旅客吸引力之大。港府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揚言大力發展旅遊業,其中引入「美食車」最受關注,市民樂觀其成,怕就怕當局眼高手低,畫虎不成反類犬,重蹈天秀墟失敗的覆轍。
0 A0 n" }. h' x( A3 N k5.39.217.76
' x1 v0 q$ y% v) L% a0 V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在外國學習及生活,對外國流行的美食車不會陌生,加上最近有電影介紹,於是興起引入美食車振興旅遊業的念頭,還說牛雜及熱狗可以兼賣。其實,香港本土的「車仔檔」就相當於「美食車」,而「大牌檔」就是「夜市」,這些都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憑沿街叫賣發達的市民並非個別。後來因香港城市化發展,舊區拆遷,流動小販牌照紛紛被收回,造成大財團壟斷飲食業的狀況,市民及旅客消費失去了選擇。港府有意引入美食車,不過是將流失的飲食傳統再發掘起來。3 g2 x+ W/ S2 U: Y- J8 D) ]1 X+ P
4 K0 c6 f4 K& J1 l. D) ]% F- F當然,叫美食車也好,車仔檔也罷,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時今日的環境下,這類食品製造及銷售模式的確有可為的空間。地產霸權之下,目前飲食業幾乎一半成本來自租金,銅鑼灣等人流旺區的租金更屢屢打破世界紀錄,而推廣美食車可以避開昂貴租金,大大減輕經營成本,對經營者及消費者是雙贏方案,何況美食車既有助年輕人創業,又可成為旅遊新景點,可謂好處多多。設想在維港海旁,旅客一邊欣賞兩岸風光,一邊食着牛雜、菠蘿包或者雞蛋仔等地道美食,那是多麼的稱心愜意,多麼的令人回味。
1 V& s' V$ @+ `1 M, }! r2 q+ g ?4 G2 P G
要想美食車大計成事,首先要解決場地、交通、食安監管等問題,事涉食環署、運輸署、旅遊事務署等多個部門。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指出,社會上有發展露天小販市場及夜市的呼聲,局方會進行研究,但必須獲得「自上而下」的整體支持,地區不反對,加上食安過關才能推廣。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則表示,希望有關構思盡快上馬,但因美食車具流動性,而目前香港沒有相關發牌政策配合,正構思美食車在推出初期先在固定地點試行,待修例及吸取經驗後再作檢討。相關部門表態相當正面,誠然是一件好事。
4 E+ b: R1 d$ f) v6 N5.39.217.765.39.217.76$ c" [" s$ U# i/ ^
事實上,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廣美食車同樣面對一些技術問題及阻力,但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問題總有解決的方法,最怕港府一時心血來潮,官僚眼高手低,好事也會辦成壞事。這樣的擔心顯然不是多餘的,當局曾響應民意在天水圍推出天秀墟,可惜因為地點選擇、交通、規劃等配套不足,加上陳規舊俗束縛,結果試驗一年就失敗,令人慨嘆。還有各種保育計劃,同樣是處處碰壁。
/ D3 r" V/ Q. }0 t# J6 X6 H5.39.217.76
$ g5 R& ~/ }* D3 v. t$ {1 K公仔箱論壇社會泛政治化,弱勢港府動輒得咎,哪怕是主流民意支持的事情,都難免寸步難行。美食車能否及何時由概念變成現實,只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