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 H, M2 h( C; o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Y/ o Y/ y; @1 m8 s' p" o
3 Q, C* K& h, R+ R
兩會前夕,中國知名記者柴靜推出一部紀錄片《穹頂之下》,為的是她罹病的愛女,似乎想藉着這部片解決和「霧霾的私人恩怨」。這旋即引起了中國民眾的注意,據說在網路上收看人次已達上億,所帶來的震撼可謂前無古人。當然,在中國傳播這麼富有影響力而又敏感的話題,不可能沒經過政治審查,甚至傳出其經費與拍攝許可,乃是來自最高層的核准,目的在於利用民氣打擊兩桶油等所屬國企。關於這些陰謀論,坦白說很難證實或證否,但柴靜現象卻耐人尋思,也反映了當代中國人的生存面向。9 Z, O0 x# i3 s
4 s" H/ u N- {: W4 U# W! M6 N. w
先說一個老故事:在某極權國家首都突然發生了大火,死傷慘重,有的說是分離分子、有的說是軍隊政變。但領導階層怎麼樣都查不出結果,又不願製造更多問題,只好對外界宣稱,火災當然是火的責任,火不燒會有火災嗎?這種黑色幽默不正像是和「霧霾的私人恩怨」般荒謬嗎?所幸柴靜畢竟是新聞老江湖,懂得以框架理論,也就是以個人經驗建構了某種社會真實性,並將原始事件與其他社會意義連結。簡言之,這部紀錄片以絕大篇幅解釋何謂PM2.5,以及它們從何而來、為何而生,她直接挑明即是某些石化、煤鋼、電力、汽車等產業,為了中國的發展,必須大量耗費能源,以至於產生嚴重污染。但是這些污染其實是可以避免、或說減少的,只要依法執法便可,正如紀錄片裏不斷地呼籲,「中國就是要管」。同時,她並將企業的腐敗同列主因,這顯然非常符合習大大剛剛出爐的四個全面,亦很契合中國大多數人民仇官仇富的現狀。tvb now,tvbnow,bttvb1 \3 v( V5 z& z x% i+ o7 y
9 V& @# S; u%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此外,且不論本片背後的政治計算,確實可以看出柴靜與其團隊試圖為霧霾所苦的民眾發聲,只是他們受環境、思維以及身份的多重制約,讓他們很自然的與當局站在一起。例如柴靜從一個既得利益集團(央視)到另一個既得利益階級(中產),她始終對黨國感恩,在紀錄片裏不忘提及她是如何透過城市化之功,從山西的窮鄉僻壤到北京的國際都會,等於是中國成功的縮影。因此城鎮化政策並沒有問題,錯的是資源配置,以及當中的違法亂紀。在作最後結論時,她認為能源是改革開放最後的部份,只要透過市場化即可解決問題,讓人不免莞爾。這亦顯露出中國精英深受傳統的桎梏,她雖能理解法治(其實是法制)與市場的重要性,也提到了公民社會的重要性,但國家、社會與人民三方面的競合關係,仍是諱莫如深。或許對她來說,點到為止才是最好的表達。tvb now,tvbnow,bttvb* f9 ?( E+ ~2 r. }5 k5 L; e
+ i- M- R; \$ o5.39.217.76這部紀錄片名為《穹頂之下》,如柴靜在片中所言得自美劇Under the dome的中譯,她用劇中神祕罩住小鎮的無形之頂,既形容罩住她女兒與中國的霧霾,也述說着小孩躲在家中的窘境。不過,如果有看過這部美劇,就應該知道作者Stephen King想講述的故事絕非人類的污染,而是人心的污染。在外星人黑盒的力量下,被隔離於世外的人們開始暴露出黑暗的一面,謀殺、販毒等情事層出不窮,說到底,還是人對於權力與資源的爭奪。筆者不知道柴靜是否暗藏隱喻,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打破黨國外星人的黑盒作業,即使透過科技與法律撥開霧霾,中國人依然會繼續生存在精心為他們打造的穹頂之下。tvb now,tvbnow,bttvb: l3 M) a3 q7 j, e" ^0 t%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