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5-1-26 10:04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K, b" j4 t3 ^. v C7 F
$ Y3 S) h0 X- T* v$ J' r5 Q+ [5 ]" w8 htvb now,tvbnow,bttvb練乙錚: 「新常態」:大陸GDP增幅還要跌多少?" C% l: S/ U u2 m; i8 V3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t. [0 z4 i, h$ M6 m
) M& |) t0 Q0 W' H, x公仔箱論壇李克強這幾天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上談大陸經濟,有頗多可留意之處,筆者今天借題發揮。2008年尾,時任總理的溫家寶宣布名為「四萬億投資計劃」的十點刺激方案;翌年3月,國務院再把十點方案中的最後一點擴大,變成「五萬億新增貸款計劃」,而年度貨幣量增幅則設定為雙倍於 GDP增幅。同年,筆者開始留意大陸的人口及勞動力問題,發覺不容樂觀(見2009年9月28日至10月3日的一系列六篇《香島論叢》文章)。長短因素交加,筆者對大陸經濟的看法,自2010年初,從一向的「審慎樂觀」轉作「審慎悲觀」。五年後的今天,「悲觀」二字,有了更多元的涵義。上周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大陸去年出現資本淨流出。看來,「李氏力場」的長期投資向量改動沒有錯【註1】。
) ^" B& \; U7 y( q, q
3 C/ e' q/ j x& \: C2010年起,大陸只參加「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對那個一年一度在瑞士舉行、由西方主導的經濟超級「口水會」失去興趣;畢竟,在「主場」講話,始終比較容易把其他各國與會者的視聽聚焦。因此,這次李氏重臨達沃斯,無疑是要在全世界一片看淡大陸經濟之聲中,對外界發出最強音:「大陸經濟並不糟糕」。
" T$ w/ K W9 b" k4 k公仔箱論壇
; x- P4 ~& R( j: f. U9 W) h5.39.217.76找不出樂觀理由5.39.217.76, U& H' I1 `&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k/ I; H5 J
糟糕不糟糕,當然是相對的。去年全年大陸尚有7.4%的實質GDP增幅,羨煞歐日諸國,便是美國經濟「強力回升」,也只不過來了一個季度的5%,大陸何糟糕之有?然而,即使是跟外國比較,也有另外的面相。大陸GDP增幅從2007年的14.2%降到去年的7.4%,跌了幾乎一半,幅度跟美國從2005年次按危機前的6.5%峰值跌到2008年的-0.9%比較,可謂不相伯仲,都是七個百分點左右。期間,美國發生爆炸性危機而大陸沒有;美國的跌勢急,三年插到谷底然後回升,大陸則七年來拾級而下至今未曾見底。從這個角度看未來,的確是有點糟糕。5.39.217.76+ l9 O" m, X6 {2 ?
tvb now,tvbnow,bttvb3 d+ y1 P6 e7 I0 K# k& ?; m2 O
因此,大陸現時對內的統一宣傳口徑,從習近平到地方黨委,都是要大家擁抱所謂的「中高速增長新常態」,因為慢一點就質優一點。其實,一個更漂亮更完整的說法,溫家寶幾年前已經提出:「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是主動調控的結果。」【註2】但是,這兩個說法都有問題。
& {- y& a6 C8 P2 Y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6 \3 u# ~2 [4 U5 ]5.39.217.76首先,對「中高速增長」是否成為「新常態」,論者還有不同看法。目前財經界主要有兩種觀點,大致上都以GDP年增幅6%為分界線。樂觀派認為,今後若干年裏,大陸的GDP就是下跌,也不會低於6%;6至8%的增長,就是所謂的「中高速」。這一派包括大陸大部分知名學者如林毅夫、李稻葵,以及不少外國投資銀行或基金的經理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5 P4 ?5 a/ _2 K# y
tvb now,tvbnow,bttvb; a8 z, _+ E/ }" ?
另外的悲觀派則認為大陸GDP七年來的跌勢未止,喘定之後,年增幅在6%以下,甚至低見3至4%。這一派包括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那位「末日博士」魯賓尼(Nouriel Roubini)、日本一橋大學經研所的伍曉鷹教授(Prof. Harry X. Wu)、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Michael Pettis、哈佛大學的森默斯(Larry Summers)等(這一派有別於一些不斷預言大陸經濟即將衰退、崩潰、硬着陸的極度悲觀派。後者與斷言大陸不會出現嚴重經濟金融危機的人士,乃一塊銅板的兩個面,因為危機來去無方亦無時,經濟金融商界學界乃至各國央行至今無法確設預測,何可「斷言」?)。
# E9 t. J) ^4 o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j% D& B- {3 b8 ?
那麼,如果「新常態」指的是一種比較穩定的GDP增幅的話,則大前年提出的「保八」,去年提出的7.5%目標值,結果都無法實現,而今明年的走勢,更看不出有足以令人樂觀的理由。如此,怎能說已經到達一個新的「常態」?
, `, U' v/ B) {& C; C, n' w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8 _2 R$ b7 r$ z2 t" B3 i
" }: B2 n2 ?" o9 K)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了解「審慎悲觀」根據5.39.217.760 w$ X0 R! J+ B1 x$ c' R1 a, W/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7 }' r% k
至於溫家寶採取的那種「一切都在估算之內、操控之中」的口氣,並不能反映實況,而不過是一種慣性的全知全能心態在經濟方面的表現而已。如果大陸的經濟管控技術真的到了那麼爐火純青的地步,十個經濟學諾獎也得到了,還怎麼會有「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感嘆?大陸十多年來幾乎所有堪以自傲的成就,從軍備到外交,都是基於三十年來的高速經濟增長(所謂的「硬道理」),試問又怎會甘於把10%以上的「中國速度」主動調低到「中高速」呢?光看這幾年接三連四的各種刺激手段層出不窮試了一個又一個,如上周最新公布的,包括直接提供中短期借貸便利(SLF/MLF)500億(人仔.下同)予商業銀行、計劃興建成本高達1.5萬億而甚似大白象一頭的北京莫斯科高速鐵路等,便知「換檔」是不得已的現實而已,並不是領導人操控之下的優選結果。
7 y* V0 }) ~- t/ z)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 Y5 X! a9 E# t. }tvb now,tvbnow,bttvb誠然,像這種言實不符的說話習慣,並非大陸官員獨有,不過事關重大,馬虎不得。比如說,投資者以為真的到達「新常態」,於是按照目前見到的狀況作了長期投資的決定,誰知道GDP還有好幾年的下調,那怎麼辦?為免落得如此尷尬下場,筆者提議大家知道多些對大陸經濟「審慎悲觀」的根據。為此,筆者將會介紹Michael Pettis和Larry Summers共兩篇深入淺出的文章,各有其清楚針對性。篇幅關係,今天只能簡介Pettis那篇【註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X% f4 l& u" v
tvb now,tvbnow,bttvb; |: K- f* X" u$ M
Pettis哥倫比亞大學出身,曾任職JPMorgan、Bear Sterns等大行金融買賣高管,曾經是南韓、墨西哥等國政府的金融管理顧問,後棄商從學,到了北京大學教授金融課,研究中國經濟。由於他的職業背景,他分析中國經濟問題的時候,會引用金融學中常有、卻非經濟學家習慣採取的觀點,因此常有新意。筆者介紹他的一篇文章,題為Inverted Balance Sheets and Doubling the Financial Bet(筆者試譯為《倒轉資產負債表和金融領域的孤注雙擲》);咋聽嚇倒外行人,但主旨和主要論據可以很簡單扼要闡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7 b9 j9 k/ z8 S& z1 P7 Y
5.39.217.76/ T; J% ~) y( d- a$ i; u7 f
總負債額過高後果
' @3 y) F6 [! a% u0 s+ |7 ?
/ [4 C% L$ F4 a1 t$ @大家記得,筆者本月初介紹過Reinhart & Rogoff的一個實證研究結果:社會適度負債,有利經濟增長,但如果總負債額過高的話,GDP增幅就會下跌;具體而言,如果各級政府總負債持續五年超過GDP的90%的話,壞效果就浮現【註4】。那是利用多國宏觀歷史數據及統計方法得出的規律。Pettis的文章,正好為這個實證規律給出微觀的、具體而微的解釋,不僅有助理解大陸目前面對的GDP增幅下調,還可以解釋為什麼以往的增幅那麼高;兩者原來是一體兩面或一件事的兩個階段,無以分割。
0 a3 }# U$ D5 w9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t. N7 ?% z8 U- ktvb now,tvbnow,bttvb舉一間公司X為例。這間公司借錢投資做房地產或出口製造業的生意(那是過去三十年大陸最利好的兩個行業或部門)。借得的錢(負債表上的項目)的成本就是要付出的利息,得到的款項買了土地或蓋了廠房添置了機器,或者幹出名堂建立了品牌得到很多訂單,這些都是公司的資產。好景之時,資產升值快,一般公司的經營風險隨着降低,市場上的實質利率(反映還款風險)於是下降,負債的成本也減低,公司可以較低利率借新錢還舊債,更可以再借錢擴大經營和投資規模。由於公司的資產升值,以之作抵押品可借得更多倍的款額用以投資(更高的槓桿作用)。由此可見,好景之時,信貸有利投資加速,導致GDP急升(註:投資是GDP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T. O2 D. D) m3 E# V0 v7 H& h# u
. t# |1 g# G' @% {/ f7 Z不僅如此,市場還會出現一個自然淘汰的現象:膽粗敢博的經營者大膽借貸,自然得到更高的利潤,能夠擊敗其他同業競爭者,或者可以通過併購,把他們趕出市場。此時,剩下的經營者更能使投資和GDP增幅上升。市場如是,在大陸那種鼓勵官員催谷GDP的政策底下,各級政府的領導層裏,也會出現同樣的淘汰現象;結果,愈能保官升官的官員,都是膽粗敢博的那種。
. D: Q8 C8 R8 B: G公仔箱論壇
+ Y4 Q) t0 I" J+ |- a問題是,好景不常。假設外部環境變了,出口市場(外國)出現衰退,問題就來了。此時資產價急跌,實質利率攀升,借貸成本上揚,借貸額和投資都急跌,資產的抵押價值下降,槓桿比收縮,公司甚至可能遭到提早還款的要求。此時,GDP增幅就有急瀉的危險。' s6 o8 _; A+ P9 m
: e* F, ~$ Z0 @4 p! U公仔箱論壇在這個例子裏,信貸成本和資產價值在景氣周期裏,無論是上行還是下行時段,都是背馳的(好景時,資產升值,信貸成本下降;反之亦然)。這就是 Pettis說的「倒轉資產負債表」。以信貸支持的投資擴張有一個內設的特徵:好時更好,不好時更不好。這一點有豐富炒樓經驗的香港人當不太難理解。
: x7 `! c0 Z+ P4 @5 ` ]$ |9 Mtvb now,tvbnow,bttvb
1 y# U: H; ^: F* w"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問題不僅僅如此!Pettis進一步指出,經營者於好景之時會犯上高估自己經營能力的毛病;好景其實即是好運,但帶來的業務擴張和高額利潤,卻令公司以為是自己經營得法的結果。尤甚者,放在國家層面看,領導人往往就把好景之時的GDP高增幅看成是政策超正確。產生這個錯覺,後果不得了:當逆境初現時,經營者和國家領導人都會過於自信,堅持「一貫正確」的做法,甚或到了逆境全面顯現的時候,還會出盡吃奶之力加倍使出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絕招」,終於演出「孤注雙擲」。Pettis從自己當過一些國家的經濟管理顧問的經驗,介紹了巴西的事例,說明這個錯覺產生的過程,實足以加深不景氣時的GDP跌幅。
5 [. q3 C* E9 ?( Y' E
0 k5 o3 q8 V7 b g公仔箱論壇可能高報GDP增幅tvb now,tvbnow,bttvb7 F# X7 o4 z5 y6 t& k) Y
; A# C4 i: r- i, T公仔箱論壇大陸領導人到現在還在千方百計創造更多信貸條件,鼓勵更多公司以「倒轉資產負債表」作為打翻身仗的本錢,可見「孤注雙擲」的故事正在重演。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個傾向:在景氣的上升和下降時期裏,資產負債表的倒轉程度不是對稱的。「孤注雙擲」即表明,資產負債表的倒轉程度,是在不景氣時期愈發嚴重。
2 ^* J. d( O5 M, T T, P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W4 a6 \' {4 x3 |0 W
Pettis指出,綜觀近世所有的「增長奇迹」,毫無例外都包括不同程度的極端「倒轉資產負債表」作用,以致在景氣之下的擴張時期裏,經濟表現出乎意料的好,但一旦不景氣出現(例如人口老化、外部市場萎縮等),經濟表現便急速加倍變壞,比預期的更壞更差。他因此估計,大陸經濟形勢逆轉導致的GDP增幅下降,距離完結點還遠,至少還得走兩倍那麼多的時程,即很可能還有十四五年。tvb now,tvbnow,bttvb X& i& v2 \0 w3 H1 W
" X( a1 X. Q c2 u1 V0 v) ]公仔箱論壇Pettis強調「倒轉資產負債表」的景氣下行時期的壞效果,比上行時期的好效果來得更快更深,短期而言,GDP增幅一年大概跌一個百分點。如果我們看大陸去年的跌幅,並沒有那麼大。2013年第4季的GDP增幅是7.6%,2014年第4季的數字則是7.3%,同比只跌了三分之一個百分點。如何解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F3 r+ o( r0 ]
公仔箱論壇, N; f5 F3 P) [2 ^; p& {8 \
筆者認為,去年第4季的7.3%GDP增幅是高報了。如果看2014年末的一系列HSBC大陸製造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正好從稍高於50點榮枯線水準跌到稍低於50。也就是說,去年尾那一段時間裏的工業生產增幅基本上是零。在大陸的經濟裏,工業生產佔GDP的幾乎一半(44%),服務業佔46%,其餘農業等佔10%。如果工業生產增幅是零,而整個GDP的增幅是7.3%的話,服務業加農業的同期增幅就非要差不多15%不可。工業生產增幅既是零,工業所要求的服務的增幅大概也是零。如此,非工業有關的服務業增幅,就必須大幅超過15%了。數據顯示,2007年之後,工業生產的增幅一直都與服務業的增幅很接近;但工業生產這兩年十分低迷,去年第4季增幅跌到零【註5】。在這個情況底下,服務業當中的非工業有關的部分竟然能夠獨善其身,以大大高於15%的速度增長,就很難令人信服。公仔箱論壇: g2 m3 P! E: G
1 F) H& M& X) |4 H( M- J' Ktvb now,tvbnow,bttvb李克強說過,大陸的經濟統計數字很多信不過;莫非去年第4季的7.3%GDP增幅含了「政治水分」?果若是,也沒什麼稀奇。為了京奧觀感完美,毒奶的消息捂住了會死人也還是捂住了;那麼,一個僅含一點水分的數字,也許真的不算什麼。
6 |5 E8 w, E; H# E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u/ ]2 N7 r2 E2 q; o# H; h
《信報》特約評論員公仔箱論壇6 i' `/ z+ f' L' L, @
【註1】筆者2009年談大陸人口問題的六篇文章放在本報網站「信網智庫」http://www1.hkej.com/dailynews/archiveList/archiveId/1;此外,讀者也可以在《港文集》上看到http://hktext.blogspot.co.nz/2009/09/blog-post_2489.html。9 p6 U6 `* ~% a# z `% B6 M
【註2】2010年關於溫家寶的「完全操控論」的報道見《中新網》http://big5.chinanews.com:89/cj/2010/09-14/2532238.shtmltvb now,tvbnow,bttvb4 G" R; T r% ?) x
【註3】MichaelPettis的2015年1月份博客文章見http://blog.mpettis.com/2015/01/ ... -the-financial-bet/;L.Summers(及其合作者L.Pritchett)的2014年研究論文見http://www.nber.org/papers/w20573。
H' T1 v; M. U: @ r公仔箱論壇【註4】見1月8日拙文《政途有險需問米tvb now,tvbnow,bttvb/ c' ?4 `" J' M0 a1 B
量寬無效搬龍門》,連結是http://forum.hkej.com/node/119702,或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nz/2015/01/blog-post_7.html。
0 ]) H% m2 X5 j;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註5】見英文維基HistoricalGDP of China條: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ical_GDP_of_China |